用清单打败唠叨,为孩子赢得时间

2017-09-19  本文已影响9人  空气边缘

先来看两个场景:

场景一:

:孩子你快起床!要不然迟到了!

:孩子你快穿衣服!要不然没时间洗脸刷牙了!

:孩子你快洗刷!要不然没时间吃早饭了!

:孩子你快吃饭!你怎么这么慢!

:该带的书都放书包里了吗?

:水壶带了吗?要记得喝水啊!

:你就不能快点吗?

:你总是拖拖拉拉!

:和你说了多少遍了,你就是改不了拖拉的毛病!

……

场景二:

提前给孩子列一个早晨起床清单,贴在墙上。

1、起床

2、穿衣服

3、刷牙

4、洗脸

5、喝水

6、吃饭

7、检查书包

8、换鞋

9、出门上学

于是对话变成这样:

:起床啦,请赶快把那9件事做完。

:才做到第5件,中间不要分心。

:今天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任务,很好,明天继续努力,看能不能再快一点。

比较以上两个场景,差别在哪里?

一个是唠叨,一个是鼓励。

一个要把每件事都说两遍,一个只要说一句孩子和大人就都明白。

一个是吵吵闹闹的早晨,一个是井然有序的早晨。

一个是一天糟糕的开始,一个是一天的美好开始。

一个是总也做不好,一个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

一张清单,打败了唠叨,更为孩子赢得了时间。

一张清单赢得的时间,可以让孩子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开始一天的学习,有机会去关注当天的学习计划,可以让孩子有机会去思考面对的问题。

一张清单赢得的时间,可以让家长少一些焦虑,有机会去更多地关心孩子遇到的问题,有机会去给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陪伴。

以上的比较还只是在父母和子女的范围内,如果家里再有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情况将更加复杂,多人的唠叨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一场景在很多家庭重复出现。

作为家长,该说的当然要说,但说完把要说的写下来,就可以避免变成唠叨老人。因为下次再想唠叨的时候,只需要一个行动孩子就能全明白:把上次说的话拿给他看,一句话都不用说。

一个没有唠叨的家庭里会腾出多少欢乐的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