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语文惠书屋

《论语》讲堂留影324

2025-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酒扬波

2025-3-21 三百二十四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语音整理

本章是孔老师对卫公子荆的赞美。在孔老师看来,为政者应该在自己的生活条件上要知足,对自己的仁德则要知不足。

先来说公子荆。他是卫国大夫,《春秋世族谱》考证,“荆,字南楚,献公子。”也就是卫献公之子。当时鲁国也有一个公子荆,所以在本章里孔子加“卫”来区别他们。吴公子季札在游历中原时,曾与公子荆见过面,对他颇为赞赏,称他为君子。一同被季札称为君子的还有蘧伯玉、史狗、史䲡、公孙文子和公子朝这些人,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卫国的君子比较多。

为什么孔老师在这一章里,专门表扬公子荆呢?因为当时的卫国,整个贵族阶层生活奢靡成风,生活上也大多放荡不羁。而公子荆出身贵族,生活上却自律简朴,不追求奢华,故而受到了孔子的推崇。

这里我们注意一下,在春秋时期,诸侯之子一般都称“公子”,诸侯的孙子一般都称“公孙”。

我们来看文本。“子谓卫公子荆”,不是孔子当面对公子荆说,而是谈论公子荆。“善居室”,“居室”就是自己家。意思就是说公子荆把自己的家营造的很好,也就是说他擅长齐家。因为我们知道春秋时期读书人的志向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位公子荆应该已经走到了第二步。虽然春秋时期社会生产越来越发达,物质财富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开始精益求精。但是在孔子看来,过于强调对于物质的追求,并不能称为“善居室”。

孔子在赞美公子荆的时候,把它分成了三个阶段。“始有,曰:‘苟合矣。’”就是说,自己家刚有一些财力,进行简单装修,这公子荆就说,差不多了,可以将就了,“合”有差不多、凑合的意思。

“少有,曰:‘苟完矣。’”“少有”,不是没有,“少”通“稍”。家庭财富增加了一些,家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这时候,公子荆说,完备了,这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添置任何东西了。

“富有,曰:‘苟美矣。’”等到家里的财富越来越多,公子荆说,生活足够美好了,用具太华美了,这已经超出了他的目标和追求了。

孔老师在这里实际上就是倡导贵族阶层的生活简朴一点,要管理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知足才能够常乐。现在我们也常说,幸福是什么呢?并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要求的少,在物质上更容易满足。

孔老师这样的要求在贵族阶层生活奢华方面相互攀比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确实显得有点儿清新脱俗。因为毕竟当时那个时代,贵族的整体生活质量是比较高的,和平民百姓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在满足自己个人欲望的同时,更要关注一下百姓的生活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