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痕之社会
两位老人用自己的辛苦,给了孩子们一个正常的家。
文/自然
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小雨
照片上的这位老人名叫康淑英,出生于1930年,职业医生。
她的老伴叫郑玉存,军人出身。
康奶奶和郑爷爷是一对退休老人,和大家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
两位老人平静的生活有一天被打破了。
家属院有人从河滩捡回来一名弃婴,胳膊和腿蜷缩在一起,看起来非常可怜,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郑爷爷看到后,抱到家里来。
以救人为本的康奶奶喂药按摩,照料了一段时间,孩子的胳膊和腿终于伸直了。带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被疹断为严重脑瘫。
大家都劝两位老人放弃这个生活永远不能自理的孩子。两位老人一商量,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并为她取名磊磊,希望她的身体能像石头一样结实。
老人收留弃婴的事情被传开了,家里变成了一个救助站。有人悄悄地将孩子放在门口,怀着一丝希望。
不管是怎么来的,来1个收1个,两位老人如同照看孙儿一样的照顾着这些孩子。最多的时候,家里有5个孩子。
这些被抛弃的孩子大多出生不久,身患严重残疾,在父母眼里,已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孩子。或者身世可怜,不被社会所容。
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要为他们治病。节省是必须的,辛苦劳累也是真的。老俩口每天能睡5个小时都是一种奢望。
再苦再累,为了孩子们单纯的小脸,老俩口一直在坚持。
老俩口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碰到了,就给娃一条生命。孩子们有什么错?凭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后果?
“人的一生有两个家,一个是国家,一个是小家。风雨中的孤儿,无家可归的弃婴,都有享受生命的权利。这些被遗弃的孩子需要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应该拥有和他人同样的尊严!”这是郑爷爷常说的话。
“家人都知道,养这些孩子也是过一天算一天,尽最大努力吧,有我们吃的就有他们吃的,如果我们放弃,他们就会没命了!”康奶奶说。
两位老人的善举,持续到生命的最后。在二十几年的时光里,救助了16名弃婴和1名流浪的老太太。
这些被遗弃的孩子,有的养了一段时间后被送进了市福利院;有的在收养过程中被悔悟的父母接了回去;也有的因出生时间短且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离开了人世。
两位老人只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帮这些可怜的孩子。给生命以尊重,为社会减轻些负担。
两位老人毕竟年事已高,儿女们不仅支持父母的选择,而且主动加入照料这些孩子的队伍中来。从哇哇闹着吃奶到悉心照料抚养成人,个中辛酸只有郑家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在老人生病期间,儿女们各自领养孩子回自己家,并不时回父母家帮忙照顾磊磊。二十几岁的磊磊仍像1岁的婴儿,但在家人身边,她很开心。
就连郑家的第三代,在找对象时首先要求对方能接受自己家里领养的孩子。
爱的接力在郑家几代人之间传递,也在这些孩子们中间传递。
留下的几个孩子有的工作了,有的还在上学,有的仍需照顾。他们都已经和郑家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
他们受到精心的照顾,获得生命的尊严和爱,如今,他们又开始向四周传播自己得到过的爱。
爱就是这样,从一个点发着光,向着四周辐射,温暖着所到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