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江湖专题之琅琊阁武侠江湖专题之琅琊阁凌风特许馆武侠江湖专题之欲上青天揽明月

琅琊令之故|江湖往事

2017-09-24  本文已影响57人  醉死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那一年我来到江南的时候,身上除了一把长剑,还有一腔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

春寒料峭的江南,似乎比家乡更多了几分生气。

就连热腾腾的馒头,也要贵上半文钱。

怪不得师父经常说,行走江湖最重要的不是行侠仗义,而是填饱肚子。

作为一名剑手,在江湖中谋生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毕竟我从十四岁开始学剑,在岭南剑派练了十年剑法。

所以,在比划了几招之后,我便成为了钱塘帮的一员——每月十两银子的花红,如果遇上大买卖则赏钱另计。

对于这种待遇,我已经相当满意了。

一个月除去各种开销,省吃俭用下来,也能剩个三四两银子。

估计不到半年,我就能换一把上好的长剑。

现在看来,当时还是江湖经验太少,才会有如此幼稚的想法。

加入钱塘帮半年以后,我总共领到了六十两银子。

其中有两成,孝敬给了上面的香主——这是江湖一向的惯例。

日常开销又花掉一半多,再加上酒钱和药钱,最后几乎半两银子不剩。

一年以后,我的长剑早已破损不堪,身上更是增添了不少伤痕。


在江南一带,一向是帮会林立,势力冲突不断。

在一次争夺地盘的冲突中,钱塘帮被太湖帮所击溃,导致了整个帮会四分五裂。

我与大部分帮众一样,趁机脱离了钱塘帮。

出道一年多,我依旧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剑手。

剑法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长进,但实战经验却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我也通过了红旗镖局的筛选,成为了一名红旗镖师。

与钱塘帮相比,红旗镖局可谓是天壤之别——铁剑红旗震中州,江湖中几乎是无人不识。

红旗镖头余不足,更是江湖上第一流的剑客。

如果对上余镖头的那一柄铁剑,我估计连十招都接不下。

能成为这样的高手,自然是每个剑客的目标。

有这样的高手押镖,对底下的镖师来说,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镖师的收入不菲,但都是拿命拼回来的。

一个月出两三趟镖,顺利的话,每个镖师能分到近百两银子。

如果出现什么意外,轻则伤残,重则性命不保。

幸运的是,我在红旗镖局干满了三年,还是四肢健全,性命无虞。

不过三年期限已满,我还是选择退出了镖局。

刀口舔血的日子,并非人人都能甘之若饴。


离开红旗镖局之后,我又在江湖上辗转了好几年。

或许是天资不足,又或许是际遇不佳,我始终未能跻身于一流剑客之列。

我在东来阁担任护卫的时候,也曾向洛阳的“书生万户侯”蔡侯请教过。

他说,要想成为第一流的剑客,除了天资和机遇之外,更重要的是剑道上的追求。

我无言以对。

在剑法上面,我确实下了不少苦功。

然而我练剑的目标,只是为了自保与生活。

从默默无闻的钱塘帮,到声名远播的红旗镖局,再到如今江湖第一的四喜帮。

我面临的对手越来越强大,所享受的待遇也越来越优渥。

如今身为四喜帮江南分舵的客卿,我一天的花费就不下二十两银子。

我身上的佩剑,出自江南最好的铸剑师之手。

即使遇到五岳剑派的高手,我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不过这一切,都和剑道没有任何关系。

于是,我选择加入了四喜帮。

既然不能成为一流剑客,何不如加入江湖第一大帮,方能有与他们交手的机会。

或许,这才是我的剑道。

江湖百战身名裂,向故乡、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完)

武侠江湖

琅琊令第二十六期: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