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尔教育婚姻育儿

什么才是育儿的真相?

2017-02-11  本文已影响84人  偏要叫肉卷

《孩子是个哲学家》的英译名为《What Our Children Teach Us 》,这既是一种启示,又是一个可笑的悖论。越是有责任感的家长,往往越会穷尽一切地教导孩子,我们认为“给予”是最直观的表达爱的方式,却忘了“学习”才是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向孩子学习意味着我们愿意俯下身和孩子平等相处,也意味着我们的权威将要经受无数次质疑。每一个父母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巨大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即使我们愿意迈出第一步,那么然后呢?看着面前那个傻乎乎哼着歌的小不点,我实在想不出能从她身上学到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意大利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孩子教会大人的第一课就是:活在当下。

这不只是“陪孩子玩时不看手机”那么简单,它要求我们全心全意地陪伴。当孩子重复第一百次跳跃、画第五百朵小花时,他们依然能够得到和第一次同样的关注。这很难。孩子的每一次冒险和创新于我们而言不过是无聊的重复,于是我们开始走神,计划不久之后的午餐,顺便想起下周还要约见的那个秃顶客户。这时,孩子便开始像禅师一样教导我们了,他们用频繁的发问和歇斯底里地喊叫不断地把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拉回现实,告诉我们:这一刻才是最重要的,当下,比过去和未来更加美好。

成人和孩子的差异大概源于彼此不同的时间感。成人世界的时间是线性的,始终指向目的地,出于对时间的焦虑感,我们时常需要一个完满的日程表和月总结,来提醒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做了什么。相比之下,孩子的时间更像一个圆圈,周而复始,没有指向。他们在无限延展的时间中领悟和放空,从而成为一个更具灵性的生命。这样的时间理论恰好和不久前上映的电影《降临》不谋而合,或许在某个多维空间里,时间本来就是非线性的,我们行色匆匆,不过是因为低等愚钝罢了。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姥姥家的一个场景。那天下午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很是无聊。我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口的小院里,望着头顶的一角天空,听着远处广播站传来的声音,突然有种身处天堂的感觉。周围既嘈杂,又安静,渐渐的,我的思想也开始随风消散,那大概就是所谓的冥想状态吧。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时间像是被从我生命中抽空了,或许很长,或许很短,但当我重新回到现实的时候(那种感觉极为强烈),我的世界的确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现在偶尔翻看朋友圈,我也会不时责备自己没能给女儿创造一个多彩的生活。我们这一代父母懂得享乐,也更愿意在孩子身上消费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兴趣班、儿童剧、游乐园、电影院……似乎周末一旦闲下来,就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不负责任。这样的心情我也有,但我更清楚,这里面更多地掺杂着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焦虑,和对亲子时光的逃避。每当我犹豫不决时,我就会想到多年前的那个下午,和儿时无数次的无聊时光。正是那些放空的日子拉长了我的人生,让我能够真正去思考一些东西,也同时让我学会了与寂寞为伍。

说到兴趣班,我不禁想到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一次接女儿放学回家,几个小朋友纷纷拿着自己的绘画作品给家长看。其中一个在外面上艺术课的小朋友家长看了自己孩子的画,本来很满意,但一看到我女儿的作品,脸色便瞬间沉了下来。我女儿虽然没在外面报任何课程,但她每天在家都会花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加上她的艺术感觉很好,所以作品确实要好于那个小朋友。而那个小朋友的母亲显然认为,她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双倍的时间和金钱,理应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这样把一件孩子原本很高兴的事情,活生生地变成了挨批评的导火索。在《孩子是个哲学家》中,译者张晶在译后记中写道:一旦父母们意识到育儿是以“牺牲”自己作为代价的,“付出-回报”的想法就会作祟,所有的“牺牲”转而又以“期望”的形式压到孩子身上。

说得通俗一点,父母在孩子身上投资多少金钱,就是让孩子背负多大压力。两千块钱的补习班和两万块钱的补习班差距并不在于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和标准。可孩子毕竟不是物品,教育也绝非一场投资,一旦父母的“图报”心理无法得到满足,一场亲子间的恶战便在所难免了。爱是博大无私的,出于爱的教育也同样是不求回报的,当我们发自内心地为教育“买单”时,孩子自然会用最伟大的成就去回报父母。

经济上的“牺牲”尚可弥补,更可怕的在于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心理”牺牲。在“非诚勿扰”上曾看到一些女嘉宾提出婚后和单亲母亲同住的要求,表面看似孝顺,实际却是在用自己的幸福去补偿母亲的“牺牲”。不难想象,这些单亲母亲在离婚后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女儿身上,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在她们放弃自我的同时,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愧疚和自责转移到了女儿身上。这样的共生关系势必会使孩子无法顺利投入到另一段感情中,即使有幸步入婚姻的殿堂,最终也会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陷入悲剧。

经历过母乳喂养的妈妈都知道,需要适应“断奶”过程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母亲本人。断奶意味着孩子与母亲的第一次告别,也预示着孩子的逐渐独立和渐行渐远。而在他们自由探索一切未知的新奇时,父母的内心却开始了一段不平坦的旅途。婆婆奶粉比例冲调得不对,女儿偷吃的三块小点心,都会成为我们毁掉美好一天的理由。我们越想掌控一切,就越发现自己的无能为力。

“我不能对每一件事负责,我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自责、担心最坏的情况和想象灾难发生上面。我要天天以我最好的状态去面对生活。”皮耶罗·费鲁奇在书中这样写道。“当我激励我的孩子向我希望的方向发展时,实际上是在阻止他们成为自己。同时我也阻止了我自己成为自己,因为我不再活在自己之中,而是活在我的孩子之中,从而失去了我的自我。”

孩子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影响。在这一点上,父母往往拥有意想不到的能力。在《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中,皮耶罗·费鲁奇描述了这样一件小事。一次,他带儿子埃米利奥去杂货店买东西,埃米利奥好奇地问爸爸店主的名字。作为成年人,费鲁奇认为不该用一些私人问题打扰正在工作的人。但他突然意识到,这种想法其实是在将自己儿时的胆小怯懦以一种新的不易察觉的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于是,经过一番心里斗争后,费鲁奇试验性地向店主发问了。事情的结果是,店主不仅愉快地回答了他们,还顺便开了几句轻松的玩笑。

这件事的意义不在于费鲁奇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而在于他能够以一种更加客观的崭新视角去重新看待身边的一切。当你愿意跳脱出自己的偏见去拥抱真相时,世界也会为你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所以,育儿的真相并不是教育他人,而是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你的一切完美及不完美,最终都会以一种禅宗的方式,在孩子身上加倍呈现出来。

孩子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迷失,也能使我们重生。是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我们的内在节奏,让我们的生活陷入不可收拾的混乱当中;是孩子使我们性格中的黑暗面暴露出来,将我们原有的神经官能症无限放大;也是孩子束缚了我们的自由,像黑洞一样吞噬着我们的时间和生命。

当然,同样也是孩子,让我们摘下社会角色的面具,重新做回本真的自我;让我们重温自己的过去,理解我们如何成为现在的模样;最重要的是,他们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完美,并给予了我们加倍的宽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