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17读《孟子》二

2018-05-17  本文已影响61人  香巴波大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 梁惠王上》

    能是一种心态、态度;为是一种能力。人在儿童时,经常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理想,天马行空,在成年人看来,就像是一个童话。所以,很多大人就用一种否定、打击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热情。这种心态上的泼冷水,对孩子的成长伤害巨大。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能力不断的增加,但心却在缩小,越来越小,理想在萎缩。孩子的肉身在不断长高、长大,技能在不断的提升、熟练,内心却成为侏儒。这就是武志红说的巨婴,看似牛高马大,内心脆弱不堪,巨大的婴儿。这让我们成年之后面对世界的时候,总是问自己行不行,总会先看自己行不行。却忘记我们可以一直成长、成长,成长的心态让不行也行。

    面对茫茫宇宙和无尽的未知,什么最重要?现在看来心态更重要。知识和技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或淘汰,甚至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局限。心态——更准确的说没有任何偏见、欲望而明白的心,却是面向未知唯一的法宝。在武威的亲子阅读培训课上,有一个情景剧是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弹琴时的手势诸多要求,最后搞的孩子都不愿意弹琴了。雪师说,如果我是家长,我会这么对孩子讲:如果你不用老师的手势也能弹出一样美的旋律时,你就可以用自己方式来弹奏。课后,雪师解释说,弹琴是孩子与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不在于弹的好不好,而在于弹琴时候的那种心情,更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信。而我们现在很多家庭或许是缺乏智慧,或许是急功近利,孩子对弹琴有兴趣,就给孩子学琴。各种细枝末节的要求,各种未来成功的畅想,最后搞的孩子丧失了对弹琴的兴趣,再也不想弹了。过于强调技能的实用性,忘记了学习技能本身的心情。这是我们当前家庭教育的弊端之一。

    最近因为亲子阅读和家庭文化建设,我也在思考“素质”教育意味着什么?素质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多学会一种技巧,而是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尽可能让更多的孩子产生自信。如果只是应试教育的话,那么那些不善于考试的孩子无疑就受到了压抑。随之而来的是他不再相信自己能,总会看到自己不行。久而久之会自卑,不自信,敏感、内向。不善于考试的孩子可能有音乐、绘画、写作等其他天赋,信心不破,他的天赋迟早会发光。

    对于像我这种属于教育残次品的中年油腻男来说,在追求人生梦想的路上,确定了一个方向的时候,我也要问自己我能坚持到底不放弃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