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任双目被剜,尚能打动道德真君,比干被剜心,为何没神仙相救?
杨任双目被剜,尚都能打动道德真君,比干被剜心,为何没神仙相救
不忍看到纣王劳民伤财建造鹿台,姜子牙选择了间接的软抵抗,直言上谏纣王后,选择了水遁,投下桥去。
这一幕,恰被上大夫杨任遇到。得知姜子牙是为了天下黎民苍生而谏,杨任在替姜子牙鸣不平的同时,一腔热血,来到了纣王面前。
与姜子牙的经历差不多,一番谏议后,杨任也激怒了商纣王。
纣王为了以儆效尤,令人剜去了杨任的两只眼睛。
双目已失,杨任被搀扶下楼后,忠心难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一道怨气直冲上天。
“源易缘”注意到,《封神演义》中,杨任的忠心和怨气打动了青峰山紫阳洞的清虚道德真君。
道德真君是元始天尊的12金仙弟子之一,也是参与到封神大战中的,阐教实力派玉虚二代弟子之一。
接受到杨任冲天的怨气,道德真君命黄巾力士三阵神风后,将杨任救起,带回了自己洞府。
与《西游记》唐僧师徒的遭遇不同,被带回洞府差不多都面临着被别人饱餐一顿的威胁。
杨任被带回到紫阳洞中后,却有了更好的造化!道德真君从葫芦仙丹里取出了2粒仙丹,放在了杨任眼睛中。
在道德真君的仙家妙术之下,杨任的眼睛里长出来两手,而手心里,又生出了两只眼睛,可以上观天庭,下观地穴,中识人间万事。
“源易缘”在以往的“封神”系列文章中曾解读过,清虚道德真君因何出手相救杨任的原因。
比如:杨任忠心不灭、阳寿不绝,属封神榜之人,与道德真君有缘,是西周伐纣名将之一等。
《封神演义》里,还有一位人人皆知的大忠臣——纣王王叔,商朝重臣比干,也曾为了商朝的国之大计,直言相谏纣王,要以国事为重,远离酒色和奸佞小人,惨遭迫害。
“比干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常常直言劝谏,后纣王怒而摘其心。”
比干在中国的历史上,后来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谏臣极则”等。
就是这样的一位忠臣,在《封神演义》文学作品里,却留下了一个有趣的典故。
姜子牙为了报答比干的伯乐相识之恩,在离开朝歌之前,知道比干将有大难。
于是,他送给比干一个“锦囊妙计”:一旦被纣王剜心后,要一言不发。
比干被姜子牙的符印玄妙之功,护住五脏后,见到一村妇在卖无心菜,好奇地问了一句:菜无心能活,人无心,会如何?
得到妇人的回答“人无心,即死!”的回答,比干吐血而亡。
“源易缘”注意到,论忠心、地位和影响力,比干各方面都不比杨任差,为何却没有神仙出面相救呢?
通读《封神演义》,“源易缘”认为,这与比干的造化和阶级立场有关。
封神神话里,比干是商朝的“护国重臣”、“国之栋梁”。因此有: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的说法。
三界封神大战,最重要的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西周武王上位,推翻无道的纣王。
如果比干不死,恐怕又会给封神大任带来更大的阻力。
因此虽然比干是个好人、忠臣,但阶级力场不同,阐教的神仙,谁敢出手相救。
阐教的神仙不救,碧游门下的截教弟子也眼睁睁地看着其死亡吗?
这就和比干的性格有关。比干王叔忠心天地可鉴,却也得罪了纣王身边的宠妃苏妲己和奸佞小人。
就连处处和姜子牙作对的申公豹也有害比干之心,商纣王后来更是沉迷于酒色之中,没把比干王叔当成贴心人。
这也让截教门下的弟子有些为难:到底是救好,还是不救好!
因此,除了姜子牙相救比干后,三界神仙再无人出手相助。
更重要的一点,杨任和比干相比,两人虽然都是封神榜上之人,但杨任还有参与封神大战的任务在身。
比干后来受封“文曲星君”,又因其一心为国,无私公正,被民间尊奉为“文财神”;而杨任则封为“甲子太岁之首”!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国神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