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忧伤,慢慢地成长——一个成年人眼中的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
童年是什么?
童年是混沌初开时屡屡犯错的顽劣与天真,童年是睁大好奇的双眼看世界的兴奋与困惑,童年是满脑子的怪异想法却遭大人无视和压制的挫败和孤独,童年是父母长辈细细呵护和频频责骂中的蹒跚前行、成长。对,没错,童年就是前行、成长。成长中自然少不了无邪无忧的快乐,但成长更伴随着孤独、挫败、忧伤、恐惧,甚至死亡的考验。
惭愧得很,最近这十多年来,很少读小说。七月下旬的这个双休日,惮于高温酷暑,足不出户,躲在家里读了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竟然十分喜欢,甚至读出了沈从文《边城》的味道。清新的文字、舒缓的叙述、纯美的意境,一个叫桑桑的男孩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成长过程。这六年,桑桑的世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少男少女之间纯净美丽的友情,经历家庭厄运的少年与困境抗争时的悲怆、坚韧与从容,固执、孤僻却善良的垂暮老人的大爱以及老人和孩子们间的温暖互动,给难成眷属的两个有情人充当信使过程中感受着大人们之间充满诗情画意和离愁别绪的情感纠葛,在自身遭遇死神的考验时对父子亲情及生命的深切的领悟——这是少年桑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也是少年桑桑成长的最初启蒙。
《草房子》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苏北水乡农村一个叫油麻地的村庄。小说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有个性鲜明的主人公,秃鹤、纸月、杜小康、细马,还有白雀、蒋一轮、秦大奶奶,但每个章节又都相互关联、交叠,由全书的主人公桑桑串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温婉曲折的乡间故事,一幅纯净美丽的水乡画卷。
在太多复杂的人间世事中,桑桑经常陷入困惑与茫然。有些能懂,更多的是不懂。“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但是,在父亲的眼里“没有是非观念的”桑桑就这样长大了。直到1961年8月的一个上午,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最高一幢的房顶。第二天一大早,一只大船,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处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草房子》被定位为儿童文学作品,标注的适读人群是11-14岁的孩子。但它却深深打动了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我,让我不止一次湿了眼眶。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集合了更多的真与善,爱与美,因为它除了具有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外,更有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儿童文学对于成年人的意义,除了它本身的文学审美价值,更让成年人得以借儿童的视角反观自身,回望自己的童年,梳理自己的成长轨迹,为成年人提供一个纯净美丽的精神家园。每个人都有一个像桑桑的油麻地一样的故乡,有着像桑桑一样天真、欢乐与孤独、忧伤并存的童年。桑桑在小学毕业那年离开了寄托了他所有的欢乐和忧伤的油麻地,告别了油麻地小学那一幢幢金色的草房子。油麻地在桑桑的心中是永远的,在桑桑迷蒙的泪水中,油麻地一幢一幢的草房子,连成了一大片的金色,存入了桑桑永久的记忆中。作者借桑桑的眼睛,在淡淡的忧伤中回望遥远的的故乡;我们,读者,在作者静美的文字间遥望回不去的的童年。
油麻地是故乡,是童年,油麻地的草房子见证了桑桑的成长过程,也承载了走出了油麻地的人所有的乡愁。作者笔下的那一幢幢的草房子,“在乡野纯静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但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那是我们永远也回不去的童年。
阅读之所以美好,除了文字本身给予的美感,还有沉浸其中的愉悦。就像这个酷热的下午,空调将40摄氏度的高温挡在了窗外,而清新舒缓的文字,扑面而来的浓郁的苏北水乡气息以及桑桑等水乡少年曲折感人的成长故事,则给心灵吹进一股温润的微风,激活柔软,唤醒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