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之处不留声

2024-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Serene夏秋声

102

      今晚的谈话说到了曾经学过的一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

      记得起初在课本上看到的时候,还不明白其中的奥义,只是机械的己记忆着“这句话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怎么想起来的呢?

      不知怎的就进行到了关于认知领域的话题,三石说,“可以去看看星际迷航的纪录片,认识了宇宙、星球之后,就会意识到人类的渺小。领略了宏观事物,对于微观就显得不奇怪了。”

      木子突然想起来,先前看一个讲座知道了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果总是因为其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不一样而咄咄逼人,那很大程度上就是地理知识的匮乏。因为许多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受地域环境影响,所以造就了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如说,南北方饮食差异,主食种类上,北方重面食,南方重米饭。当一个人对地理有了了解之后,并不会因为异样而作出“一定要比个高低甚至是鄙夷的姿态”。

      其实这里指的就是地理知识延伸下的宏观的世界观的形成,中国何其大?而陆地更是;陆地何其大?而海洋河流更是;海洋河流何其大?而地球更是。但是,若跳出地球再看,不过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站在太阳系的角度去看,不过是银河系中的分支,世界和宇宙相比,微乎其微,更何况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万物了,放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浮尘。

      我们的历史,在银河系中重复上演。这或许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