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外面那么乱,我还是继续杀鱼吧: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局限?

2018-08-18  本文已影响14人  果小松

担心了“杀鱼弟”好几天,听说,最近他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状态逐渐好转,希望他能够珍惜,失而复得的健康。

杀鱼弟的经历,和他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

这些天我也在思考,原生家庭到底对人影响有多大?我们该怎么走出来?

下面的故事,告诉了我答案,应主人公的要求,所有人名都使用化名。

01

我叫李清北,今年30岁,有一对可爱的儿女,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工作也步入正轨,状态稳定。

在外人看来,我生活美满,但只有我知道,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走过多少弯路,挣扎过多少次。

我出生在一个小康之家,父母都是国企职工。他们通过考学从农村来到城市,深知知识对命运的重要性,所以给我取名“清北”,希望我能进入高等学府。

虽然最终没能如二老所愿,考入清北,我还是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也算是成为亲朋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为我的成长,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物质生活,我也很感激,但我心中,还是有小小缺憾。

他们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父母一样,对孩子的标准是“吃饱穿暖”,除此之外对精神世界的关注,是一片空白。

我小时候,每次生病,父母除了带我去医院,总是会劈头盖脸一顿责骂,比如不听话衣服穿少了,晚上没盖好被子等等。

有一次,浑身无力,头疼欲裂的我,刚刚被训斥一顿后,转头看到旁边一个小孩,在母亲怀里说:“妈妈我难受。”

她的妈妈用额头碰碰她的额头,紧紧抱着她,轻声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我们再坚持下,等爸爸拿到药,好吗?”

这种场景,我只在梦里体会过,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02

从小到大,父母最喜欢对我说的三句话是:

别白费功夫了,你做这个有什么用?

叫你去做就去做,你问这么多干啥?

你就是异想天开,你这样肯定不行!

他们希望我学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学会被动忍耐。

他们希望我不要质疑权威,学会听话

他们希望我不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要自己尝试,因为,在他们看来,我的努力都是徒劳。

如他们所愿,我渐渐丧失了个性,开始变得被动,顺从和不自信。

在同龄男生忙着打球、恋爱、打游戏的时候,我只会坐在教室刷题。

老师和亲友都很喜欢这样的我,但是,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03

我的转变,开始于工作中。

我发现,同龄人的世界,原来可以如此色彩斑斓。

和我同组的Jacbo,从小喜欢电吉他,周末和三五好友组队,在Live House演出。

隔壁桌的Cherry,香港大学毕业,小小年纪,已经有周游多个国家的经历。

还有带我的导师David,桌上有张世界地图,出差去过哪里,就在哪里贴一个星星,在我看来,那就是片璀璨的星空图。

而我,也在努力融入到新环境里。

真正让我觉醒转变的,始于David对我的第一次辅导谈话。

那是个周五的下午,David拿着笔记本,微笑着走过来,“到会议室来一下。”

“好的”,我拿起本子,有点紧张。

David看着我,笑着说:“不用太紧张,就是和你聊聊最近的情况,你来公司这段时间,感觉怎么样?”

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都挺好的”,再顺带把周围人都夸一遍。

David听我说完,点点头,坐直身子,看着我的眼睛,“对,大家对你的反馈也都不错,不过,作为你的导师,我觉得,你可以做得更好。”

我更紧张了,这是要开始批评的节奏。

David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解释说:“你不用太紧张,你的总体情况挺不错,如果能留意以下几点,相信会有很大突破。”

“我希望在后续的工作中,你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敢于质疑,勇于尝试。”

“比如,下一次,我给你分配的事情,我希望你能主动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对我提出的方案也多多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质疑,而不只是简单的被动执行。”

那天的谈话,持续了一个下午,把我从入职以来的工作,重新梳理了一遍,我敞开心扉,把自己的顾虑、困惑、担心统统说了出来,最后才发现,很多事情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我以为,默默做事就好,但其实,公司需要的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尝试的人。

一个声音在我心中响起:“你需要开始改变。”

04

这些年,我总能感觉到,原始惯性思维对我的影响,每当我想努力尝试时,童年的那句话,总在我耳边回荡:“别白费劲了,你这样肯定不行!

每到此时,我总是用另一个声音强势回击:“不试试怎么知道?”

包括现在,和父母沟通时,他们时常会有意无意,说出类似的话,童年时期的我,只会低下头,转过身,暗自伤神,可现在不同了,我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处于深受其困,却不自知的状态。

有句话说得好:打开鸟笼的门,让鸟儿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人们总认为,笼中鸟才是最不自由的那个,但谁曾想,囚禁别人的人,自己何尝不是被囚禁?

每一代人的经验,都具有所处环境的局限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到这种局限性,努力开拓视野,打破思维定势。

如何打破这种定势?唯有闯荡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开拓自己的生活圈,才能不再受限于原生家庭的局限。

当记者问起,康复后的 “杀鱼弟”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时,原本计划等结婚后,出去找活干的小孟,最终改口:“爸爸,我还是先在家里杀鱼吧,外面那么乱,万一被骗了咋办呢?”

小孟,你未来的路,还很长。


上一篇:《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的层次线》

有点意犹未尽?请移步专题:《松鼠心理会,知识嘎嘣脆》

我是果小松,在娴静和活泼间,来去自如的女子,关注心理学在情感解惑、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应用,欢迎关注交流。

齐悦大型梦想社区第14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