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艺校园文学教育文摘

我的失败,走不进一群人

2021-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梦中漂泊


小学时,有春游这个校园活动。

也就是一群人到郊外去玩,要自己搭灶台做饭等。

换成一个开朗好动的孩子,或者现在的小孩估计都觉得好玩极了。

不用上课,锅碗瓢盆装起来,到郊外的河边,又能玩水,又能过家家般的做饭菜,多快乐啊。

我是不开心的。这个活动要组队,基本是好朋友跟好朋友。我在学校沉默内向,除了同桌,就不认识别人了,没几个朋友。

我又自觉是个废物,加入队伍中怕拖累他们。因而一听春游,恐惧便蔓延全身。

可我不能阻止它的到来。等自己被剩后,我会看看哪组少个人,费好大劲鼓足勇气问她们,能不能加入。

到了郊外,小心翼翼,她们说什么,我就干什么,特别害怕出错,被她们骂废物。

如果那时有拍照或录像,我的模样,一定是队伍中最紧绷的那个,其他人都乐得开怀大笑。

一群十多岁小孩在外自己做饭,自然各种状况不断。春游多了,老师都知道任务通常难以完成,会有额外的食物备着。

春游,从各方面来看都是繁重学业中的放松活动。

我常想,我这个人天生不懂得过程享受。

用石子搭灶台,找柴烧火,煮面煮饭,在外跟在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有趣的事,我怎么就当成折磨呢。

而且当时并没有人歧视我,我偏要歧视自己,想得太多了,完全是自虐。


我在成长后,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可是没有改变多少。

我仍然害怕团体活动。当然脸皮厚了很多,不怕找不到队伍,活动还是可以笑着参与的。

我不喜欢的是,人太多。对团体没有好感。

有时,我认为人生最痛苦的一件事是,人是群居动物。不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独居者。

因而试图向他人解释偏好时,没办法说出多少“正确理由”。

科学家已经论证了人的属性。而大多数人都清楚一件事,人是害怕孤独的,喜欢陪伴。

我为什么这么异常。


总而言之,我从来不想走进一群人。

可是整个社会是群居型的,是大型交流场所。一个逃避交流,不想与他人为伍的人,不是注定孤独,而是注定失败。

因为一群人永远走得比一个人快。

企业最爱强调团队的重要性。我曾以为只有企业如此。

太天真的我。

其实各方面都是,比如想在网购时有点优惠,你需要进入某些群里。

你可以单独找优惠,但绝对没有在群里方便的多。

我曾经拒绝安装微信。因为破手机没多少内存,我也没有几个朋友。

后来发现你要么与社会完全隔绝,否则怎么都得用微信,还要加入群体中。

我加过不少有主题的微信群,在里面基本是安静分子,很少发言。

不得不说,加入群体是极好的,你能收到不同的信息反馈。尤其是当你想做某事,群里刚好有人知道,提供了建议。

多好,这就是群体的优越之处。

这个时代,可以孤军奋战的前提大概是坐拥百万资产,无惧人生的跌宕起伏。否则,终究要伴着群体前进,它的信息量丰富,能让你少走弯路,且带着你向前猛冲。

我大概是造物主出来的一个失败体验者,即使我明白很多道理,仍然无法真心实意地踏入群体中。

文/怪旅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