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日记#195 吃一堑长一智,必须要吃堑吗?
今日启发问题:“一个认知到底是怎么改变提升的呢?”
<问题说明>
一个爸爸很发愁,他的女儿10岁上四年级,眼睛度数就快400度了,而且近年来以每年50度的速读增长。照此推算,孩子要变瞎了啊,着实让人难过。
为了恢复视力,爸爸让女儿一下学不是先写作业,而是要在户外玩一小时。回到家写作业的时候,坚持三个20原则(连续看书不超过20分钟,看书20分钟后向20英尺外的地方眺望20秒钟)。
可惜,让人最难过的还不是度数增长的速度,而是女儿不以为然,一点不注意。连续看书不停下来,眼睛离书还很近,保护视力的笔也不按规矩使。爸爸多次耐心说明这样做后续的危害,只要在家也常常盯着女儿的用眼习惯,但依然对女儿不起作用。最后,让这个爸爸很无语,“好像这眼睛是别人的眼睛啊”。
孩子护眼的事并不是个案,对于成年人不也一样么(知道刷手机不好,还不是抱着手机照样刷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磁石对于认知的思考
磁石反思这件让人揪心的事(谁做父母谁知道)。孩子一方面并没有真正明白不护眼的害处,只不过是大人告诉她正确答案,但她并未理解,就像好好学习这个话爸妈说过千万遍了,孩子知道但也照样该玩玩;孩子另一方面呢,虽然眼睛读书有点高,但暂时也不影响她读书和玩耍,并未体会到害处的严重性。
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这背后是很深刻的人的认知问题。磁石认为认知的形成至少有两个阶段:
一、新的知识进来必须和个人旧有认知相结合,才能形成自己新的认知。
否则即使听到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也对于这个人基本没什么用。科普的作用其实就是在做新的知识和旧有认知有效结合的工作。同样的知识,有的老师讲得让人蒙圈,但有的大V却讲得深入浅出,就是这个道理。
二、只有亲历经历过新的知识,认知才会被大大加强。
这也是很多人鄙视学院派的道理,说有些人只是书呆子,只会纸上谈兵。从认知和精力关联的角度讲,他们这么说是对的。人是很奇妙的生物,是活生生的活出来的,而不是被代码堆起来的。即使从大脑的角度看,左脑负责的理性逻辑思维虽然可以被机器替代,但右脑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创造力、感性是无法被替代的。这样看来,同样的知识,进到不同人的大脑里,实际上都被个性化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