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人人都爱你为人称道的美丽,却少有人懂岁月斑斓处最是情深
有时候,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能够看穿我,能够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斓和荒芜。那双眼眸能够穿透我的最为本质的灵魂,直抵我心灵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
❤
我曾在地理课本上看到过“撒哈拉沙漠”,那平淡无奇的几个字却不仅仅是黄沙漫天的一个坐标,它曾因一个异域女子而闪闪发光,成为流浪和自由的代名词。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喜欢着三毛,亦不清楚有多少人对于三毛的了解止于“撒哈拉沙漠”和肤浅的流浪灵魂。
有多少人爱三毛,只是爱自由爱无拘无束爱不拘一格。
可是,在我心中啊,三毛是一个有血有肉而真实存在过的女子,她本身远比她所代表的自由更重要。
因为,她的一生,远不只是自由二字。我不愿意三毛被简单地贴上“自由”的标签引人争相推崇赞美,更不愿意那个一生渴望被爱的女子如此仓促地成为我们追逐远方炫耀诗意的作品。
她追求简单甚于深刻,极其单纯,而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无论是做人还是写作,笔调自然轻快,不经意间说着最在意的人和事。
❤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三毛是个奇女子,更是一个和我们一样平凡而普通的人。
我读《雨季不再来》,听三毛自述自己还是二毛的时候,那些文字不只是浮在眼前,更是潜入心底。
哪怕时代变了,那份少女情怀终究是一样的。我在童年里所经历的趣事和曾拥有过的离奇想法,三毛也曾有过。我在少女时代追求过的虚无缥缈的幻梦和不为人知的偏执,我从她的文字中得知,三毛也曾感同身受。
长大是自由的象征,长大是所有的诠释。
三毛和我们一样,曾将那段有学业压力、父母约束、老师管教的学生时代视为象牙塔,她也曾急切地盼望着长大,她也曾因为渴望一些儿时的玩物偷过父母的钱,也曾不满于老师过分的严格和不公。
但三毛又和我们不一样。
她是一个勇敢而又敢于反抗之人。当老师污蔑她作弊时,她会站出来说:“就算你是老师,也不能这么侮辱我。”一个初二的女孩能公开顶撞老师,她做了太多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她是一个对美有着深刻感知的人。她初看毕加索的画就泪流满面,从中瞥见了生命的张力和美好。
她爱好文字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露心扉,笔下会有那么一对恋人邂逅在巴黎的咖啡馆,因为对于生命共同的体验而热情相拥,哪怕明天不会再见面,着正如电影《爱在》系列描述的灵魂之爱一样令人心驰神往。
她清醒而又通透。她能感知到母亲同样有一个无忧无虑的青春年代,同样有过诗歌与远方,但却为家庭舍弃了太多。她为此辛酸,正如她深知儿时的生活有诸多不如意,但我们也因急着长大而失落了无法再回来的少女时代。
三毛爱的,不过是一段无悲无喜的净水年华。一如她对于幸福的定义: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 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 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
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
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说辍学之前的三毛对于生命满是疑惑,对于生活诸多格格不入,那辍学后的学画习文的自由日子逐渐让三毛变得不再那么忧虑,她的生命因思索和经历而丰盈和自信。
三毛喜欢画画喜欢艺术,她先后从师于三位画家。而这三位老师,无疑是将三毛从忧虑敏感的少女年华里解救出来最关键的力量。
顾福生老师教会她深刻,给她勾勒出更多世界的疑问,虽然没有解答,却让三毛不再沉浸在自我情绪中,而走向更广阔的思考。
而韩湘宁老师则开明乐观,他给予三毛活泼的心。他永远像是丹青水墨画中最亮丽的那一撇,这种亮丽的色彩让人在最灰暗的岁月里都不忍放弃生的希望。
最后一位彭万墀老师性格中却多了一分一板一眼的踏实,正是这种认真给了三毛一份厚重的人生态度。因而,十几年后的三毛说,她依然爱那个读书、画画里的虚拟世界,但相比之下,如今的她更爱真实的生活。
我想,那时候的三毛,更懂得虽然生活中有艺术有文学,但生活本身更重要。因而年少的她爱极了林黛玉,但长大后的她却更喜欢现实、明亮、泼辣、真实的王熙凤。
其实,我们每个人莫不是如此。谁的少年时代没一点多愁善感的偏执,没一点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在后来时光的磨合中,这份有些忧虑的情绪都被真实的生活所包裹。
因而,我们依然真诚,却不再执迷。
所以,我说,三毛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平凡的人。只是,她比我们勇敢,比我们清醒,也比我们对自己更真诚。她值得我们敬佩,却不该被我们过分渲染。
二十多岁时,一向热爱新鲜事物的三毛要去国外“镀金”,跑到西班牙留学,后辗转各国旅行。留学期间也留下许多文字,比少年时的文章多了几分明亮与释怀。
她曾写过一篇安东尼的文章,这个意象的表述,代表着三毛不再有少女时代的多愁善感,她将用自己的流浪来告别自己过去的生活,因为“安东尼,我再也没有春天了,昨夜风雨来时,春天已经过去了。”
这表明,三毛因为对美过分敏感而获得的寂寞将一去不返了,三毛多雨的春季也过去了,三毛更愿意热情而真诚地去寻找生命中的夏天。
她去流浪,不是为了邂逅生命中不曾遇见的美景,而且为了寻找可以依靠的橄榄枝。
❤
如果有来生
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
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三毛像我们一样,也经历了初恋的芬芳而爱而不得的错失,遇到了情投意合的知己却转瞬间与未婚夫天人永隔。
但是,生命总有一份姗姗来迟的爱意,那是独属自己的幸运。
该如何描述荷西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
初识只作乍见之欢,日后惊于久处不厌。荷西是三毛的盖世英雄,是她一生惊鸿一瞥的最大幸福。
初见时,只一眼便彼此心动。我常常会想,一见钟情到底是不是爱。曾经怀疑,毕竟相爱应该建立在共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可爱情是如此奇妙又不讲道理的事情,大概第一眼就心动的人,真的没法做朋友。
我更愿意相信三毛和荷西都心动了,只不过那时候的三毛年长一些,未曾把这份心动当爱情。毕竟荷西只是一个高中生,而彼时的三毛正值最亮丽的青春韶华。
“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
“我的愿望是拥有一栋小小的公寓。我外出赚钱,Echo在家煮饭给我吃,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事。”
那一面之缘后他们定下六年的约定,不论当时三毛心中怎样想,荷西却真的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六年后,三毛说她想去撒哈拉沙漠,荷西二话不说,消失了一段时间。自己一个人去撒哈拉寻得一份职业,等着陪三毛在无边的沙漠共度时光。
荷西放弃自己钟爱的潜水事业,陪三毛来到沙漠,这是一份真挚的爱情。真诚除外,我认为最重要的,还在于一份懂得和了解。
他一直知道三毛想要什么,因此他寻遍沙漠送给三毛一块骆驼头骨,他是真正了解她的人。
他也一直包容三毛,三毛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喜欢折腾喜欢新奇的事物,骨子里又有一些特立独行。结婚时由于沙漠没有花,三毛就找来一束芹菜代替,他爱着这样真实的三毛。
谁不想要一个荷西?
是那个知道真实的你仍然愿意默默守护在你身边的人,是那个一眼喜欢上你六年不变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你付出又了解你心中所想的人。
张爱玲说:对于女人来说,爱就是被爱。
我从不曾怀疑三毛一开始对荷西只是感动,但那些实在不重要。年轻的时候,我们向往怦然心动,后来才发现平凡日子里的不离不弃更令人心安。
因为被爱,所以我更爱你。
也因为太爱,失去时更痛。
❤
如果有来生,
我希望所有的相遇都化作永恒。
荷西还是走了,挚爱潜水的他将生命永远留在大海深处。
对于三毛来说,荷西是她除父母之外惟一的依赖,兼之三毛真性情又敏感,这份沙漠深处绽放的爱情是她一生最绮丽的花朵,黯然枯萎她怎能不独立神伤?
她与世俗格格不入,是爱情给予了她心安,是荷西给了她一个不再漂泊的理由。但如今,这份橄榄枝也被折断。三毛在尘世中最大的情感依托消失不见,这对一个过分探求生命内核而感到孤独的人来说,是及其可怕的。
但三毛的伟大又在于,她深知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没有权利死亡的。她爱着爸爸妈妈,也了解他们为自己操劳的心,因此,她处于左右矛盾中。她明明深深陷入在失去爱人的悲痛中,又想让自己坚强起来不让父母担心。
她明确表达过死亡于她是更好的归宿,却又说:只要父母一日健在,我就不能先去。
最终三毛选择了自杀,安宁平和地自杀。传奇人物的死亡总能引发一阵阵地推理,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也是一种解脱,她终于不用在思念和尽孝中辗转反侧。
总有些人对自杀嗤之以鼻,认为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太过脆弱。但是,亲爱的朋友啊,岁月斑斓处最是情深。诚然,人生有无数个可以开始的理由,但若是对生命足够真诚、对生活无比热忱、对命运十分通透之人来说,用力活一次已经足够。
生命最绚烂的日子也不复再来,还有一种深情叫,你走后,繁华尘世于我实在无所留恋。
那个想要成为拾荒者的纯真女孩,那个四处流浪漂泊却传统到骨髓的女子,那个敢爱敢恨永远自由永远善良永远美丽的可爱女人。
永远都在。在我想起她的每一个日子里,都会觉得生活如此多娇,生命虽短暂却也值得我们毫无保留地用力活一次。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我们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