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后

正念的奇迹:以慈悲之眼观照

2018-04-14  本文已影响32人  下班之后

引言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名叫《正念的奇迹》,在早期读过《全新思维》一书之后,其中一个能力叫意义感,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意义感,在读完本书后终于找到答案:我们时刻拥有全然觉知的正念,就会让我们保持清醒,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得心平气和,从而拥有幸福感,远离分别心。

而且这本书不是直接讲佛法,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给我们带来启发,书中还提供了具体的修行工具,可以用于提升我们意义感的能力。

后来在樊登读书会听到樊登老师也讲过此书,给我了启发,让我也有勇气把这本书用讲的方式推荐下,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持续练习我的普通话与表达能力,同时训练叙事能力,第二个是为全民读书大背景下为喜欢读书的人多提供一个阅读渠道。

关于一行禅师

《正念的奇迹》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是一行禅师的一封用越南文写给朋友的长信,一行禅师是一位越南人,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社会服务青年学校,推动“入世佛教”,指引年轻人以慈悲精神切实地投身社会运动。

后来一行禅师被驱逐出越南,来到了法国,在这段黑暗的岁月里,他写信给朋友并鼓励大家。

一行禅师希望提醒他们要遵循最基本的守则:即使身处最困难的境地,也要随顺呼吸,修持平静的正念。

《正念的奇迹》虽然被称为研究佛法的书,但是他有很大的特殊之处,因为它强调的基本修行方法清晰简明,让所有读者可以立即开始自已的练习,这本书关怀的对像不局限于佛教徒,因为人的“呼吸”这个动作很难归为任何一种宗教教义,这个理念与《全新思维》中意义感所提到的人类的根本未必是宗教,而是精神这个观点很一致。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陪孩子玩

书中举了几个日常生活中修习正念的例子,如陪孩子玩,如果有孩子的朋友们会有这样的感受,总觉得有了孩子之后属于自已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会把一天的时间分割为几个部分,如一分部用于上班工作,一部分用来回家做家务,一部分用来陪孩子,剩下的时间才是自已的——去读书、学习或出去玩等。

这样会你会发现如果把时间这样划分的话,总会觉得每个时间段都是一个任务,做家务也特别不情愿,陪孩子也不是发自真心,总想着后面属于自已的时间——如读书、学习或出去玩,我们就会发现每个时间段都让自已不开心,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每段时间当做自已的。

如果用《正念的奇迹》的方法,现在试着不再去分割时间,把上班的时候当做自已的时间,做家的务的时候想着这个时间是我自已的而不是做家务的时间,陪孩子的时候,想办法把时间看成我自已的:我和TA一起在玩,感受TA的存在,并且想方设法让自已对我们在那段时间里做的事感兴趣。

结果你就会发,你自已拥有了无限的时间给自已。

因为这样做让我们没有了分别心,一旦没有了分别心每个时间段都会让自已都感到快乐。

洗碗

书中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洗碗,洗碗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甚至我们都会说,情愿做饭而不愿意洗碗,每次饭后洗碗,我们都会把它当作一件苦差事。

按照一行禅师的说法:洗碗时,人们就应该是洗碗,也就是说,洗碗时,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这个动作很关键,看似简单,“我正站在这里洗碗”这个事实,是不可以思议的实相。当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已,随顺自已的呼吸,觉照到我的存在,觉照到我的心念与动作,我不会像个被浪花左拍右击的瓶子一般,毫无觉知的被抛来抛去。

我在因缘和合里的这个时间里就应该洗碗,而不应该因为下个时间段的事情,让当下的事情有了分别心。

吃橘子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吃橘子特别细致,他每次都会轻轻扒开橘子皮,然后把每一片橘瓣都细致的分开,总要将橘瓣外表的白色经络扯得一干二净,然后轻轻的放进嘴,再慢慢咀嚼,轻轻咽下。每次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会拿这个细节说笑,在《正念的奇迹》里看到一行禅师的说法后,我突然对我的这个前同事充满了敬意。

书中一行禅师举了一个例子:禅师和吉姆一起去美国旅行,当他们坐在一棵树下,分吃一个橘子,吉姆掰了一瓣橘子放进嘴里,在还没开始吃之前,又掰好另一瓣准备送入口中,他几乎意识不到自已正在吃橘子,禅师对他说:“你应该把含在嘴里的橘子吃了。”吉姆才惊觉自已没有正念之中。

一个橘子有很多瓣,如果懂得好好吃橘子,哪怕是一小瓣,你大概也会懂得好好吃下整个橘子,但是,如果你连其中的一瓣都不会吃,那么你是不懂得吃橘子的。

后来吉姆因为反战入狱,禅师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他:“还记得我们一起分享的那个橘子吗?你在那里的生活就是那个橘子,吃了它,与它合为一体。明天,一切都会过去。”

记得在一个节目中看一个名人的采访,这个名人曾经因酒驾被罚坐看守所6个月,他说最痛苦的时候,是每个白天看牢房里的那个小窗子,因为那个小窗子让他有了分别心,不能让心守在当下,所以让心里有了痛苦的感受。

日常的正念偈语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正念就是随顺我们的呼吸,正念就是我们用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行禅师在书中也也给出唤醒自身正念的心法:行走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行走;坐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坐下;躺下时,修行者都应当对此有觉知。如此修习,修行者能能观照内心,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然而,仅仅对身体姿势保持正念是不够的。

我们应当觉知每次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想与感受,觉知与我们相关的一切。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人们通常认为在水上或在稀薄的空气中行走才是奇迹,在书中禅师认为真正的奇迹,即不是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气中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每一天我们都置身于奇迹中,那些连自已都未认知的奇迹,如蓝天、白云、绿草、孩子黝黑而充满好奇的眼睛——那也是我们自已的眼睛,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

所以,如果想真正保持清醒的觉知(清醒的觉知,就是“对当下的实相保持的清醒的觉知”,我们在这里都将用“正念”这个词进行指称),就如前面所说陪孩子玩这件事上,如果我们在陪孩玩的时候,我们如果忘了把这个时间当成自已的时间,那我们就会失去这些时间。我们会希望这个时间快些过去,也许会变得不耐烦,觉得自已的时间浪费了,因为这个时间就是我们自已的时间。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拥有“无限的时间”,就是我们陪孩一起玩时,对“这是我的时间” 保持清醒的觉知,可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在这样的时间里被其它事物分心,一旦分心我们就有了分别心,就会心绪难平感到痛苦,所以我们需要时刻在日常生中开始修心正念,而不是只在禅修时。

有觉知的呼吸

因此正念即是方法,同时也是目的,即是因,也是果。

当我们为了修持定力而修习正念时,正念就是因。

但是,正念本身就是有觉知的生命:正念的存在就意味着生命的存在,因此正念也是果。

正念把我们从无知无觉,心念散乱中解脱出来,让我们充分地活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所以正念能让我们真正的活着。

呼吸可以防止心念散乱,是一个自然且极为有效的方法,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呼吸才能保持正念。

呼吸是连接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让你的身心合一,不论何时,心念一旦游离不定,你可以用呼吸作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比如我们情绪不稳时,一般都会很自然的用深呼吸来平息我们的内心。

轻轻地深吸一口气,觉知到你正在深呼吸这一事实。

现在呼出肺里所有的气,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都保持觉知。

禅师在书中说:当一个普通人有觉知的呼吸时,他就已经开悟了,为了维持长时间的正念,我们必须不断的观照自已的呼吸。

如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保持正念,假如你身边有个朋友,他不说话,他只是观照他自已的呼吸,那么你也可以毫不费力的保持正念,但是如果你身的朋友说话,保持正念变得的有点困难了。

如果你在心里想:“希望这家伙别说话了,这样我才能专心”,那么你就已偏离了正念。但是如果你心里这样想:“如果他想聊天,我会回应,但是我会继续安住在正念中,觉知我们正在一起的事实,觉知我们所说的话,我还是可以继续观照我的呼吸”。如果你能生出这样的心念,你就会继续安住在正念中。

这样的情形下修习正念比独处时要困难一些,但是如果继续修炼,就能锻炼出功力,修持更深的定力。

就如有一首民谣这样唱:“最难莫过于在家修道,其次在人群中,再次之就是去寺庙里。”

如上所说呼吸是工具,呼吸本身亦是正念,尽管把呼吸作为工具加以运用,能让人们受益非浅,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这些益处当作目的本身,他们不过是我们正念觉醒的副产品而已,我们通过有觉知的呼吸学会在行、住、坐、卧以及工作时,甚至在洗手、洗碗、拖地、喝茶和朋友聊天时,都在练习禅修。

“洗碗时,你也许会想着待会儿要喝茶,因此尽快地把碗洗好,好坐下来喝茶。但是,那意味着你在洗碗时,根本没有活在当下。在你洗碗时,洗碗应当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任何事情,一举一动都要秉持正念,一举一动都是仪式和典礼,当然用仪式或典礼这些词有些重,在这本书里禅师是想通过这些词,让我们理解“觉知”是件生死大事。

正念日

按刚才所说,每天、每时、每刻,人们都应该修习正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所以在这本书里一行禅师给大家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在一个礼拜中留出一天,全身心的修改正念,并把这一天称之为正念日,刚才我们也说过正念只是一个词,还记得我们在《全新思维》一书里意义感里有一个方法叫给自已一个安息日,每周抽出一天时间让自已回归宁静,不要工作也不要回复邮件,也不理会语音信息,手机也关掉。大多数西方宗教都有一个安息日——每周的第七天,这是祈求宁静、进行反思和诚心祷告的一天。

其实无论你的信仰是什么,请试着做一做,请注意这些行为不必非要与宗教相关,非宗教的安息日同样可以让我们再次精神焕发。

如果你很难将一周一次的安息日或如一行禅师所说的正念日坚持下去的话,可以考虑另一种方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日常行为作为短暂的安息时刻”。无论什么时候,比如开门时或去接电话时,“稍微停一下,用心呼吸三次 ,然后再打开门或者接电话”,这个时间虽然很短,却是忙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刻。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给自已定期找一个日子作为正念日,在这个时间里花半小时洗个澡,在正念中慢慢洗,洗完的那一刻,你会感到轻松且焕然一新。

洗完澡,你可以做做家务事,例如洗碗、打扫、擦桌子、拖厨房地板、或整理书架上的书。不论做哪一样,轻松从容地去做,安住的正念中,不要为了赶任务做事。要下决心以放松的状态,全神贯注地做每一项工作。享受你的工作,与它合一,如果做不到这些,正念日将变得毫无意义。

如果你在正念中做每一件事,就不会再觉得工作令人头疼。就好像禅师们,无论做什么事,举手投足,都会不慌不忙,非常沉稳,没有丝毫勉强感。

午饭时间,为自已好好准备一顿饭,在正念中煮饭、洗碗。早上清理房间,下午在正念中沏上一壶茶,坐下来好好品尝。给自已充裕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喝茶时,不要像那些在工作间歇囫囵咽下咖啡的一人样,要不疾不徐、虔诚而恭敬地喝,就好像它是地球绕着旋转的中轴,和缓地、平稳地朝着未来行进,而不是匆匆忙忙地奔去。过好真实的这一时刻。这一时刻,就是生活本身,不要做未来的俘虏,不要烦恼你未来要做的那些事,不要想着开始或摆脱什么,不要想着“离开”当下。

结束语

在这本书里一行禅师特别强调用呼吸的方法来保持正念,修习正念,正念只是一个称谓,在书中一行禅师还讲了32个正念练习的方法,建议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买回这本书看下并练习下,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帮助。

在本书讲解结束的时候,做个小广告,我很久以前注册了域名叫《下班之后》,一直想在业余时间做点什么,因为喜欢阅读并在最好朋友的影响下开始有了健身运动的习惯,所以就创建了这个品牌叫《下班之后》,理念是:下班之后,唯读书和运动不可辜负,所谓下班之后也只是一个称谓,就是想让大家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做点对自已或认为对自已有意义的事。

对于我来说有意义的事就是做个下班之后这样的品牌能给大家带启发,带动身边的人有阅读和运动的习惯。

我讲书的目的也很简单:

  1. 练习我的表达能力和普通话,因为普通话不好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扰。

  2. 通过讲书,提高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如果只是单纯的阅读一本书很简单,如果阅读完再写些心得会将是一个提高,发果阅读完一本书,同时能写出心得,还能讲出来我个人觉得又是一个提高。

希望大家能给我鼓励,谢谢大家的支持,下本书再见。


根据录音整理于:2018年4月14日星期六
下班之後:唯讀書和運動不可辜負
网址:http://www.xiabanzhihou.com/
QQ/微信:398860626
录音:http://m.ximalaya.com/share/sound/76975213

正念的奇迹-推荐海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