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微课:快学、快用、快设计》-一本微课制作的工具书
关于本书
本书算是我见过讲微学习最好的一本书了,区别于很多华而不实的作者,本书作者很有“料”,她基于其多年微课开发的实践和对海量案例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微课设计方法,并展示了丰富的微课案例,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核心内容
当今社会,市场变化越来越快,面对这种情形,每一位企业员工都需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作为企业的培训经理,如何能让企业员工更快、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是其职责所在。而在企业内推动微学习,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什么是微学习?如何玩转微学习呢?看看这本书怎么说。(备注:由于在概念上和实际应用上,微学习要比微课更加准确,故下文中用微学习代替微课)
01
—
微学习成必然趋势
企业培训目前大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从年头忙到年尾,总是只能顾上几个关键岗位和管理层级,大多数员工都觉得学习离自己很遥远
科技的进步,一方面增强了员工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有什么想知道的,直接可以网络搜索;但是,另一方面,员工对于科技的过度依赖,也造成了其专注力和学习力的下降,已经很难长时间专注的学习知识,并且对知识的学习更倾向于直接给予式的。
面对这样的情形,单独的线下集中培训已经不能适应,而微学习,以鲜明的优势,正成为未来培训的必然趋势。
微学习有突出的三大优势:
1.制作周期短
相对于传统课堂要完成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而言,微学习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指向更加明确,因此在课程制作上,往往微学习制作周期更短,更能很好应对快速变化的更多需求。
2.学习更方便
微学习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方便随时随地学习,比传统课堂更加灵活方便。
3.内容更精炼
据相关部门研究,新时代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模式”仅10分钟,这也就要求微学习课程往往要在几分钟时间内讲明白一个知识点,这就促使了,在内容上面会更加精炼。
正因为微学习有诸多优势,使其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选择,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02
—
微学习应用的常见误区
顺应趋势,很多公司开始使用微学习,但是,使用并不代表会用,对微学习的理解不深刻,往往只是照猫画虎,进入一些误区当中。
微学习应用中常见的误区有以下三种:
1.削足适履
就是将原来的内容单纯的转换形式,放到移动终端的平台上,这就像我们最早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的,将长篇大论的文章原封不动地贴进去,或者像,将原来E-learning的内容甚至传统面授的内容直接放到移动学习平台上,只是切换了入口和媒介而已。学员面对一个长达几个或几十个小时的视频,很难有勇气和耐心学下去。
2.五马分尸
想要把课程“微”化,就简单的将原来的内容直接切分后放到移动终端的平台上,这一类,就像是很多院校的“精品视频课”,如《市场营销一》《市场营销二》......《市场营销十三》。这样的做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大家应该都有切身体会:要么根本看不下去,要么,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3.博取眼球
这种误区是一些技术狂热者,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大量使用动画等效果,故事性和趣味性很浓,也很能吸引学员注意力,但是看过之后,除了轻松愉快,却什么也没记住,只有了“微”,而没有了“学习”。
以上这三种误区,在很多公司都能见到,这样的使用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微学习作用的发挥。我们要迈出误区,但是,正确的是什么呢?怎么才算是真正的微学习呢?
03
—
什么才是真正的微学习
判断什么才是真正的微学习,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两方面:内容和形式。
1.内容:选题独立、聚焦应用
微不等于浓缩,也不等于节选。在内容上,必须选题独立,而不是“剪”,不应该是把一个整体切成诸多小块。微学习课程应该和微小说相仿,在一个较短的篇幅内完整的展示一个故事。如果内容不够独立,学员难以掌握并形成记忆。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微学习不是消遣娱乐、怡情养生,它的本质,是要发挥促进企业绩效的作用。所以,微学习课程必须聚焦应用,连接企业的绩效需求和个人的实际问题。它必须是针对一个明确的群体的一个明确任务中存在的一个明确问题的,这样学员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学,以及能学到什么。
2.形式:方便、快捷
“微”并没有在时间上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比如少于多少时间就叫微,大于多少时间就不叫微。是否是“微”的形式,其实判断标准很简单,就是:能否使学员方便、快捷的学习。
符合方便、快捷标准的学习形式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容,从以下四种形式中选择即可:
现场面授微课:针对学员有一定集中度,并且需要示范或操作、反馈的内容,如安排在晨夕会、班前会、班后会或午间学习等不影响工作的短时学习,一般用时15-45分钟。
微课课堂/网络教室:针对学员较分散,有一定理解难度的知识、理念、方法等内容,如《怎么做好理财规划》,选择通过在线平台实时授课与互动的学习方式,一般用时30-60分钟。
互动课件:针对一些如实际上岗的模拟操作、指导学习者如何使用软件的录屏教程等内容,如《Excel快速制作表格》等,利用Articulate Storyline、Lectora Inspire等软件制作的互动课件,一般用时5-15分钟。
移动自学视频、动画、H5、图文、图片等:针对一些操作型的技能、实用窍门、直观的工作流程,如怎样系领带、如何计算年假等,通过视频、H5等方式,方便在手机上直接学习,一般用时5分钟。
04
—
微学习在企业中有哪些具体应用场景?
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微学习还远远不够,怎么把微学习在企业内真正用起来,才是重中之重。
要让微学习在企业中用起来,就必须找到哪些场景需要用微学习。
我们观察企业,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要持续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员工的能力。针对这两方面,以下几种场景正是微学习可以大显身手的:
1.针对公司内部员工:
实时绩效支持:给员工提供即需即查即学即用的自助学习工具,比如优秀员工的成功案例集、各种产品的介绍手册、工作方法技巧课程、工作流程图清单等。
O2O混合学习:提升集中培训时间效率,将知识性内容等制作为课前学习材料,以及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课后任务跟踪等。
2.针对公司的客户:
通过微学习材料,辅助提升客户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了解,如在企业应用APP中加入产品介绍、理念引导、使用帮助、延伸学习等精心制作的微学习课程,即可起到客户服务的作用,也对营销有一定帮助。如iphone手机中有一个软件叫“提示”,里面用图文的方式教用户如何使用手机的更项功能。
05
—
如何制作微学习材料?
找准应用场景后,就需要制作微学习材料了,书中分两步介绍了微学习材料的制作方法:内容制作和工具的选择。接下来,我分别来介绍:
1.内容制作
微学习材料内容制作分三步:精准聚焦、套用结构、填写内容
精准聚焦:微学习材料虽然简短,但也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时间成本,必须目标明确,需要三轮聚焦,即聚焦学员、聚焦任务和聚焦问题
聚焦学员指明确该学习材料的目标学员,细分群体;聚焦任务指明确该学习材料对应的工作任务和场景,增强针对性;聚焦问题指明确目标学员在完成该任务时遇到的常见问题和错误,明确“痛点”。
举例说明,在制作一门《校园招聘研发类人员该怎么面?》的课程中,制作人员进行三轮聚焦,聚焦学员为:研发部门业务面试官,聚焦任务为:参与校园招聘第一轮面试测评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并协助判断其学习能力,聚焦问题为:如何有效提问及如何准确判断。通过三轮聚焦,精准地定位了目标,为之后学习材料的制作垫定了基础。
套用结构:微学习材料旨在帮助学习者从“不知”到“知,再从“知”到“行”。要完成这一飞跃,内容结构的设计必须符合成人学习和大脑认知的规律,作者提炼出一套简洁有效的结构,取名KFC。K即kindle,指激发学员的学习意愿,F即facilitate,指引导学员完成学习过程,C即consolidate,指强化学员进行应用。
常用的KFC结构如下:
K激发:故事/现象/情境;提问/测验/调查
F引导:案例分析;提问讨论;现场体验
C强化: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以上面讲的《校园招聘研发类人员该怎么面?》这个课程为例,套用KFC结构,呈现如下:
K激发:现象-好面试和坏面试的区别
F引导:案例-某研发工程师的面试过程
C强化:练习-判断哪些是有效提问
除了标准的KFC结构,为了更方便非专业人员制作微学习材料,作者分不同场景,给出了可以直接套用的七种课程结构:
任务型课程结构:场景-流程/步骤-方法/要点-总结+练习
问题型课程结构:痛点-解决方案/窍门招数-总结+练习
变化型课程结构:为啥变-变化点-变化趋势/影响/应对方法-总结+练习
技巧型课程结构:场景/问题-要点-总结+练习
知识型课程结构:场景/问题-知识要点/应用指南-总结+练习
工具型课程结构:场景/问题-特点/使用效果-使用方法-总结+练习
产品型课程结构:
面向顾客:你需要-我就有/我还有-他证明-总结
你应该-我就是-他证明-总结
面向销售员:它赚钱/它好卖-它是啥-它咋卖-总结+练习
填写内容:接下来依结构进行内容的填写,分两步来做,即:
4S方法精炼干货和运用比例图方便理解
4S方法:即分类、选择、总结和摘要。首先对内容按流程、工具、类别等单一维度为主线进行分类,然后选出必须要涵盖的内容,剔除“早知道”“做不到”的内容,其次对内容进行归纳整合,使文字即概括又整齐,最后做好内容提要,设计整体和要点的记忆线索,比如用诗句、顺口溜等方式,方便记忆。
比例图:比指的是通过类比、对比等方式辅助理解,例指的是举例子的方式辅助理解,图指的是图示、数据图表、实物图和包装图等图片辅助理解。
2.工具的选择
书中按电脑端和移动端推荐了很多制作工具,大家可以都下载试试,看看比较喜欢使用哪种,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这些工具,我们并不需要全部都熟练掌握,对于绝大多数制作者来说,最好还是从比较熟悉的PPT开始,以PPT为基础,完全可以轻松转化为视频、图文、H5甚至互动课件等不同形式的微学习材料。
最后,基于对本书的理解,我个人总结出在企业中微学习的常规开展步骤(见上图):
首先,要找准对内和对外的应用场景;其次,运用作者提供的三步法完成内容制作;最后,选择合适的形式和工具。
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在没有形成系统的微学习开展模式之前,两种快速开展微学习方式:
从N到1的破:是指将企业中已有的课程、体系、手册化为微课。
从0到1的立:是指将企业中问题、经验、变化制作成微课。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Little-learning,我会不断推出关于职场学习的精品书籍解读,与大家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