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梅 || 说烟瘾2018-10-20
朋友几个同行,一起坐高铁外出。火车上禁止抽烟,喇叭里一遍一遍地广播着,乘务员在车箱里也走来走去,多次提醒。大家都是守规则的人,因而其中一个烟瘾颇重的朋友一直坚持忍着。但车在小站停一分钟时,他便赶紧走出车门,点上一支,狠狠地抽几口,然后迅疾奔回车厢。如此反复几次,经过几站,总算抽完了一支烟。
终于到达目的地,我们一起下了车。一走出车门,这位朋友心花怒放,赶紧掏出一支烟来,悠悠地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开心说道:“终于可以抽一只完整的烟了!”看着他舒服的样子,我们在一旁笑得嘴咧得好大。
朋友烟瘾不小,他自己说,早起第一件事,一定得抽上一支,才能开启这一天的生活工作模式,两天三盒烟还得省着抽。说这话时,他的嗓子不争气地唿噜唿噜喘起来。看来,烟瘾这件事还真的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
生活中,常遇到这种抽烟成瘾的人。若论起成瘾性吸烟者如何使烟瘾得以维持,有人会用能缓解压力来解释,有人则是为了舒缓情绪。但有的人的吸烟成瘾却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性欲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弗洛伊德把性欲即力比多的发展分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五个阶段。处于口唇期阶段的孩子用口唇去认识世界,愿用嘴巴去咬舔。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受到阻碍或停滞,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比如喂养不到位,父母禁止孩子咬东西等,那就会在成年后去寻找补偿,表现为很多行为特点都聚焦于嘴巴与口腔,这就补偿性心理。比如吸烟,用嘴巴吮吸的快感补偿了他婴儿时没有得到的满足,把安全感的寻求转化到了吸烟上。生活中常见的话痨也是如此,一直说个不停,就是通过大量的表达来满足自己嘴巴的愿望。
如此成因的,很难愿主动去放弃自己的烟瘾。但如果某日,这类吸烟成瘾者真的下定决心要戒烟了,想从心理上客服对烟的依赖,则首先须明白自己心理上的依赖,做好心理上戒除依赖的准备,好的办法是选择一些有益健康的替代品,如用嚼口香糖、吹口哨来替代。
以上是从因果论角度来分析吸烟成瘾。还可以从目的论角度来分析是什么使得吸烟成瘾得以维持。对立统一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且离不开它的对立面,消除了问题的对立面,问题也就会消失。我猜想,吸烟的那个动作、神态是否让吸烟成瘾感觉很酷,更能满足自己像个男人的自尊?顺着这个逻辑,提升自个的自信心就是戒除依赖的当务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