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心理读书

一位父亲的“和光同尘”——《心经》有感

2025-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浮生长乐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126期“和”主题,本文参加短毛碎组织的简约派之好文共读活动】

张爱玲的《心经》写的是个父女畸恋的故事。

很多人说,在这段关系中,父亲和女儿是共谋,但我不这样看。

假如能够像穿书小说那样,穿进《心经》中化身先知,那么,我会用科胡特的话告诫许峰仪——

用“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给女儿以父爱。

再对许太太说——

女儿的事,你这个当妈的还是你多操点心吧。

养育她,满足她,爱她;限制她,拒绝她,给她以规则。

01

许多人将这段“不伦恋”的责任扣在小寒头上,认为她充当了一个“引诱者”的责任。

他们的证据源自三个方面:

一是小寒对父亲的主动亲近。亲昵的埋怨——

你瞧你,连外衣都汗潮了,也不知道你怎么忙来着。”

亲密的动作——

小寒轻轻用一只食指沿着他鼻子滑上滑下。

小寒绕到沙发背后去,待要走,又弯下腰来,两只手叩住峰仪的喉咙,下颏搁在他头上。峰仪伸出两只手来,交叠按住她的手。

二是她对龚海立的欲擒故纵,不只一次地吸引异性,以验证自己的女性魅力——

小寒道:“今儿你是双喜呀!听说你跟波兰……订婚了,是不是?”

海立道:“什么?谁说的?”

小寒拨转身来就走,仿佛是忍住两泡眼泪,不让他瞧见似的。海立呆了一呆,回过味来,赶了上去,她早钻到人丛中,一混就不见了。

同学段绫卿说她,“也不是第一次了”

父亲说她,“来一个,丢一个,那似乎是你的一贯政策。”

三是对母亲的排挤与嘲笑。

许太太说,我三十岁以后,偶然穿件美丽点的衣裳,或是对他稍微露一点感情,你就笑我。他也跟着笑……

小寒自己忏悔,她将她父母之间的爱慢吞吞地杀死了”。

但是,假如我们仔细梳理故事情节,就会发现,这些只是表象。

小寒的恋父情结,源自父亲的主观故意和母亲的刻意忽视。

02

首先,诱惑者不是女儿,而是父亲。

当许峰仪染着情欲的目光看向女儿时,就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十二三岁的青春期,正是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有好奇心,有性幻想。在小寒进入这个阶段时,父亲就成为了一个妥妥的诱惑者——

峰仪道:“事情是怎样开头的,我并不知道。七八年了——你才那么一点高的时候……不知不觉的……”

要知道,父亲本该是家庭中引领孩子进入规则的人。

所以,许峰仪所谓的“并不知道”、“不知不觉”,根本不能作为借口推脱责任。

段峰仪并非新派人,他对“阳宅风水”有研究,会“闹着说不喜欢上海,要搬到乡下去。”

中国自来有“女大避父”的传统,他怎会不知道?

而对小寒来说,父亲是权威,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她在心理上发生了“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有四种方式,其中一种是情欲型。

当产生这种认同时,会身不由己感受到性吸引和性冲动。

小寒,不过是无意识认同了父亲对她的情欲投射。

其次,小寒对异性的欲拒还迎、又推又拉,深层根源是“不伦恋”造成的冲突外化。

父亲对她就是这样又推又拽。

一面通过小寒的崇拜依赖,确认自己依然年轻、有魅力。

许峰仪对女儿的迎合看得很清楚——

“你怕你长大了,我们就要生疏了,是不是?”

峰仪笑道:“你若是喜欢他,你也不会把这些事源源本本告诉我了。”

同时,并不肯将责任揽在自己肩头——

峰仪低声道:“没有你在这儿比着她,处处显得她不如你,她不会老得这样快。” 

当然,许峰仪的矛盾挣扎也是真的,但他的表达充满始作俑者的欲擒故纵和故作无辜。而他做出的挣扎痛苦、拔脚要走,也在将错推给女儿背负。

他有良心,他矛盾,他挣扎,于是,女儿成为承担主动的那一个。

于是,小寒推开母亲,她扯住父亲,她不长大做孩子,她还要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有魅力,证明自己正常,证明自己不是没人要,非要赖着爸爸。

再来说许太太,貌似,她是被伤害的那个,但她一点也不无辜。

父女间的亲密流动着欲的张力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七八年。

她推门看见女儿的脸埋在丈夫的肩膀上,一条手臂兜着丈夫的颈子,这样亲密的姿势,也只是微笑望了他们一望,“自去整理椅垫子,擦去钢琴上茶碗的水渍……”

这么明显,她说自己有感觉,却不敢相信,是太单纯,还是太懦弱?

不过是一种合理化防御罢了。

通过合理化,为自己的逃避做出貌似合理的解释。

不必承认自己母职缺位、懦弱无能,不必面对丈夫变态、女儿畸恋,可以维持家庭完整的表象。

毕竟,这个家在外人眼里,“太幸福,太合乎理想了。”

她在“凉棚底下捉花草上的小虫”“修剪盆景”,做养尊处优的许太太。

实则,心知肚明自己才是有资格制止的人。

但她选择退让,在女儿挤占她的位置,嘲笑她年老色衰时,她的退多么不负责任。

小寒得知父亲和段绫卿同居后口不择言,她说了两句话:

一句是承认自己的资格,“我不管,轮得着你来管?”

另一句是继续否认事实,欲盖弥彰,“你犯了失心疯?”

所以,将母女关系扭曲为“雌竞”对手的罪魁祸首是许峰仪,而许太太当然为帮凶。

本文

03

现在说回文章标题,在这段关系里,真正的既得利益者是许峰仪。

不是因为小寒的存在,许峰仪才把许太太当成隐形人,而是,他贪婪自恋,以自我为中心。

他需要活力,害怕衰老,于是,完成了一个“女儿养成计”。享受女儿的爱慕、崇拜,也和小寒同样享受在电影院被当成恋人的误会——

小寒道:“上次有一个同学,巴巴地来问我,跟你去看国泰的电影的那个高高的人,是你的男朋友么?我笑了几天——一提起来就好笑!这真是……哪儿想起来的事!”

众人都跟她笑了一阵,峰仪也在内。

他需要小寒满足内心需求时,耐心细致。许峰仪骨子里是充满控制欲,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从客厅开门一事可见端倪——

“单为了客厅里另开了一扇门,不知跟房东打了多少吵子!”

因此,他和女儿之间的关系,看似是小寒占据主动,其实不过是他故作无辜的有意为之。

一旦许峰仪发现段绫卿这个更好的替代品,立刻变得干脆利落、抽刀断水——

绫卿符合他的审美,外表与小寒相像;能真正满足他的情欲,而不必面对伦理困局。同时,选择他,放弃了龚海立,更证实他的魅力——

许峰仪道,“……她不爱我到很深的程度,她肯不顾一切地跟我么?她敢冒这个险么?”

于是,挥挥衣袖,说走就走。

他淡淡地道:“我是极其赞成健康的,正常的爱。”

许峰仪当然知道女儿的痛苦,但他半点没有怜惜,连装都懒得装了。

小寒哭道:“你看不起我,因为我爱你!你哪里还有点人心哪——你是个禽兽!你——你看不起我!”

她扑到他身上去,打他,用指甲抓他。峰仪捉住她的手,把她摔到地上去。她在挣扎中,尖尖的长指甲划过了她自己的腮,血往下直滴。

女儿脸被划出血,伏在他的腿上啜泣,都没让他多点耐心,与之前的温柔判若两人。

“峰仪把她的头搬到沙发上,站起身来,抹了一抹裤子上的皱纹,提起皮包,就走了出去。”

如此干脆,不过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这个替代,并不是说,许峰仪心里爱着小寒,迫于身份,只得转移。如果是这样,他不会如此无情。

替代,指绫卿不过是一个更合适的控制对象,能满足他自恋的青春少女。

许峰仪基于对段绫卿的满意,立刻拍拍屁股走人,扔下母女两个,直接同居去了。

许太太说,“不让他们去,又怎么样?你爸爸不爱我,又不能够爱你。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

一切的矛盾在许峰仪处合理解决。无爱的妻子,错爱的女儿,轻松抛诸脑后,自己轻轻松松进入一段风流人生。

结语

在许峰仪的情爱字典中,没有对错,不争输赢,允许一切发生,果然是风轻云淡,和光同尘。

可惜,那只是他独自的欢乐,一个人的“和光同尘”,无限痛苦留给了别人。

女儿或将终生被困伊莱克特拉情结的永夜,妻子则是在忍耐中活着的提灯人

张爱玲以《心经》为名,说的也许是堪破和放下。堪破许峰仪的爱之虚妄,堪破许太太的“装傻”假象,是求而不得中被迫放下,是欲望破碎后的"诸法空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