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如何思维》第八章10.17
第八章 判断:对事实的解释
推理的目的——(得出)合理的判断,
有文化的人——(具有)良好的判断,
1.判断具有的三个特点:
(1)辩论 (2)界定问题 (3)作出决定获取经验
2.判断产生的三个要素:
(1)疑惑
条件:完全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事物都很难产生疑惑,只有情境暗示了模糊的各种不同意义才能产生疑惑。
启示:所以这也提示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方面了解各类事物,这样就能产生疑惑,以便更好地去判断做决策。
例子:比如日常生活中买了新房要装修,我们需要提前了解一些装修知识或咨询过来人,以避免在自己寻求装修公司时人云亦云,无法识别装修公司套餐中的陷阱。因为你具备了一些装修知识,所以你会产生困惑,也就更好的判断这家装修公司的套餐到底是否适合你。
(2)选取证据
两类证据,一类是事实,一类是法律。
首先是“事实”:明显的不一定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证据往往是那些细小而隐蔽的。这就需要靠我们已有的良好的判断能力。当我们不断地判断各种不同复杂情况的事情时,我们的判断力在已有的基础上又会得到提高。因此,这应该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这成长过程中,成长的是我们的洞察力和辨别力,而这些能力又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
其次是“法律”:也就是决定一件事情必须选取适当的原则。适当的原则可以代替习惯,防止人们作出片面的判断。但是什么原则才算是适当的原则?这就需要慎重的选择主题即通过后来的事件确定其正确或证明其错误,也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地增进自己的判断能力,成为稳健的思维者。
(3)决定
通过分析事实,选取恰当的原则综合判断,作出决定。这个决定又会为之后的判断提供范例,也就是说判断的能力又增加了一步。
所以,判断力是在判断作出后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提高的。
二、观念
1.含义:这是与判断相关的概念,指在判断中的某项因素
2.如何产生:立刻被接受的“观念”不是真正的观念,而经过被怀疑,被检验和调查后仍然可以成立的“观念”才是真正的观念。因此,这样的观念才能够在判断中承担上文所说“法律”的作用,作为判断的工具。
3.观念的分类:
(1)逻辑的观念:像一把可以打开锁的钥匙,以观念为基准来指导行动,可以避免“瞎胡闹”的尝试。
(2)特殊观念:许多智慧字眼暗含隐匿的观念和不可捉摸的活动。如说做事很实在,潜台词也就是暗含隐匿的观念可能是:你做事不懂变通,死板。
(3)习惯性使用观念,观念就可能会失去它的理智性质。
三、分析和综合
1.三者关系:
通过判断,使事物得到分析,整个过程就是综合。判断过程中整理思维的过程就是分析,整个分析的过程又是综合。所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判断是分析和综合产生的必然条件。
2.原因:
所以日常教学们,我们直接抛出分析和综合的内容,学生就无法获得判断的能力,也就是说真正的推理活动无法建立,所以组织思维的方法就无法建立,也就是说学生依然不知道如何思考,判断力无法提高。因此,学生以后不仅遇到类似的情况无法解决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的分析和综合内容也会忘记,能力也没有提高,知识也没有增加。
3.启发:
这让我想到考编,考教师资格证的科目如果只靠背诵词条、概念而不去理解这些内容是如何产生的,那么下次学生在实际中遇到这种情况依然无法解决,而且过不了多久考过的内容全部忘得一干二净。
总之,判断是对事实的解释,也是一种能力,最终的结果是获得分析的过程和综合的思考。判断是高级思维能力增长的前提,无捷径可走,必须要通过产生困惑——选取证据——作出决定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范式,然后进一步生成更加高级的判断力,从而促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