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

裁 缝(中)

2019-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新_4cc0
裁 缝(中)

1

1989年夏季,我参加全区公开调干考试,经过文化课与专业测试、面试等环节,最终被区档案局录取,离开了工作13年的工厂。

档案部门女性居多,自然闲聊话题多是穿衣打扮。女同事们知道我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缝制,各种羡慕。有的同事,还有邻居,买好布料让我设计款式,为其制作。她们非常喜欢我做的衣服,但毕竟业余时间有限,所以有的朋友说,如果我能开制衣店该多好,那样就可以随时找我做衣服了。

老天似乎很善解人意,后来真就满足了她们的所愿。

2003年,当地政府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轮岗制,文件一公布,我毅然决然的递交了轮岗申请,决定回家开制衣店。

我轮岗的消息一经传出,大大出乎朋友和熟人的意料,他们表示不解和遗憾,说在机关干得好好的,怎么说轮岗就轮岗呢,别人都担心自己被领导指派轮岗,怕影响政治仕途,没有主动申请的,可我偏偏自愿申请,在机关干了这么多年,选择这个时候离开单位,着实对我不利。

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多患得患失,当时只简单想利用这个机会,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听说我要轮岗,家人也极力反对,父亲劝说道:“领导还没作出安排,干吗急着主动申请,可不能轻易脱离工作岗位啊。……”

丈夫担心我开制衣店会很辛苦,人过中年,身体都在走下跛路,不想让我再受这份劳累,也劝我放弃申请。

于是,我对家人和朋友表达了自己内心存藏已久的愿望 。我曾多次设想,等退休后,假如身体和眼力都允许的情况下,就开制衣店。现在机会提前到来,我认为是上天送上门的好机会,终于能把婆母传授给我的裁缝手艺找到用武之地,发挥我的爱好和专长,让更多人穿上我做的衣服,还能增加收入,岂不是一件美事。

最终我的选择得到了家人和朋友们的尊重和理解。

2

经过一个多月的市场调查,了解行情,寻找布源,装修店面,小小的制衣店终于在一个金色的秋天开张营业了,我将成为这个制衣店的正式裁缝。

开业那天,我的家人和朋友前来祝贺,为我加油助阵,给予很大的支持和动力。

父亲和母亲不顾年迈体弱,早早来到制衣店,看到置办的有模有样,都感到很高兴。

然后父亲语重心长的嘱咐我:“就担心你这孩子性情急,一但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休息,无论多忙,不能打乱生活规律,要顾惜好自己的身体。再一个,一人难称百人心,万一遇到人家不满意的,或者说话不中听的,千万别上火,沉住气,有话好好说,你记住:砸了招牌是小事,伤了人心是大事……”

“砸了招牌是小事,伤了人心是大事”,我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这也让我想起当初婆母教我裁缝时说的那句话:“自己受点损失是小事,让顾客满意不花冤枉钱是大事。”

两位老人的话就像警钟,每时每刻敲响在我的耳边。

我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用一颗善良的心、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顾客,以认真精细的做工,用心为每一位顾客缝制每一件衣服,不让顾客花冤枉钱,伤顾客的心。

遗憾的是,我握着婆母赠予我的那把裁缝剪,即将开业庆典之时,她却不能前来与我分享这一重要时刻。

婆母于1999年因病去世,距我开业已过去4个年头,但我感觉她一直就在我身边――

当我手拿皮尺为顾客量身时,当我握起剪子裁衣时,当我坐在缝纫机前飞针走线时,耳畔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教导着我,指点着我,这声音源源不断发自于我的师傅,我的婆姆……

在经营制衣店、从事裁缝的过程中,也是我另辟蹊径,见识到不同人不同事、领略到生活不同色彩、从中实现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

自己给自已当老板,自己给自己打工,心想,我只需用心做好每一件衣服,让顾客满意就成,但事实并非只管做好衣服那么简单,期间发生了许多我与顾客的小故事。

3

由于我的朋友、同事、熟人、邻居,早已知晓我会裁缝,所以一开业,人们纷纷前来捧场,订做衣服。

突然面对这么多活,心里有点懵,心话这得啥时候做出来,我火急火燎的先做了几条裤子。当顾客一个又一个对着镜子试穿时,从正面看很滑顺,看不出什么,可从后面看,我一眼看出了毛病,每条裤后裆处都有碎折。

我眉头不禁拧成个疙瘩,内心顿觉沉甸甸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经过反复琢磨,原来问题出在没掌握好布料的特性。因为当时刚刚兴起四面弹布料,在缝制中很容易走形,将赶出的多余缝头都集中到后裆处,故而导致碎折。

我对顾客如实相告,并坦诚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愿意重新做就重做,不想做,就退还定金。

他们说,还真没感觉出那里不好,穿着行啊,不用重新做。

虽然他们无法看到后面的状况,也感觉不出什么,但我不能视而不见,蒙混过关,欺瞒顾客,让他们花了钱,却穿着有瑕疵的衣服。

最终,我又分别重新缝制,直到我前后都挑不出任何毛病,直到顾客穿着合适满意。

从那以后,我牢牢记住,不管活路多少,都要稳中求好,确保成衣质量。

裁 缝(中)

4

有一位很儒雅、穿戴很讲究、看上去八十来岁的老人,相中了一块深灰色的斜纹毛料,想做条西裤。当我要为其量身时,他突然说:“要不算了,等再考虑考虑。”

我说:“没事,考虑好了再做吧。”

过了几天老人又来店里,盯着那块灰色毛料看了又看,犹豫了半天,还是想做。我又一次为他量身,这次倒是量完身了,但交定金时,他又打了退堂鼓。

老人出尔反尔,让我哭笑不得,心里有点烦。但是,面对一位长者,我克制着自己的不满情绪,好言相送。

没想到过了几天老人再次来到店里,盯着那块深灰色的毛料久久的思量。

这时我意识到,看来老人确实相中这块布料了,可能因为是纯毛料,价格贵,又担心我做不好而犹豫不决。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成全老人。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说:“既然您相中了布料,就放心的做,满意就要,不满意就不要,一切都不是问题。”

他看着我仍然有点迟疑的问:“真的?”

我干脆利落的说:“当然真的了,不会让您花冤枉钱。”

为了让老人彻底消除对我的担心,我说:“这样吧,我先不收定金,如果做得合适满意最后一块付款,如果不合适就不要,您不受一点损失,这样行不?”

老人高兴的看着我,说:“你这闺女真实诚,别价,我不能破了你店的规矩,该交定金就交,我相信你!”

一周之后,老人去店里试穿西裤,他对着镜子前后的看,又蹲下试了试,说:“嗯,感觉挺合适,挺舒服,确实不错。”

从穿衣镜里,看着自己穿着崭新可体笔挺的毛料西裤,老人终于露出放心满意的笑容。

他转身问我:“你知道我为啥不敢做吗?告诉你,几年前我去一家制衣店做了条裤子,明明感觉裆有点紧,老年人喜欢裆深一点,可人家找各种理由搪塞,我不想花了钱还找气生,只好作罢,那条裤子我一穿没穿,扔了可惜,不扔穿着又憋屈,只能押箱底,所以再也不敢做衣服了。这次多亏你的耐心和善解人意,让我穿上了舒服合身的裤子,真该谢谢你……”

后来老人经常来店里坐坐,我就停下手中的活与他闲聊一会儿。如果碰到有喜欢的布料,他就毫不打折扣的订做。他说:“在你这里做衣服,放心,踏实。”

裁 缝(中)

5

有一位老太太想做件外套,她相中了一块驼色羊绒面料,我为她量完身,一一记下尺寸。但她要求我比量的尺寸长短肥廋统统放出一寸。

我再三告诉她,鞋不差丝,衣不差寸,己经根据她的身材都放到了合适尺寸,如果按照她说的做会很肥大,不可体。

她仍坚持说:“你就按我说的做,肥了我又不怨你。”

待我做好后,老太太去试穿,

结果显然又肥又大,看着就不协调。她在镜子里看了又看,脸上现出尴尬的笑容:“是太肥了呵,我唯恐你给我做瘦了,才让你多放一寸,肥了还能往瘦了改,万一瘦了可咋整……”

看到老太太一脸难色,我完全理解她的心理,就如我母亲,有时看我裁衣时,就在傍边一个劲的唠叨:“可别裁瘦了,瘦了横了,肥了用了。”

我赶紧安慰她:“阿姨没事,您愿意改的话,我再改到合适就行,你不用有顾虑。”

老太太眸子里放出惊异的光:“真的?我没听你劝,还给你找了麻烦,你没烦我吧?”

我赶紧说:“怎么会呢,你跟我妈一样,总怕瘦了,老人都一个心理。没事,您放心,我会给你改好的。”

老太太也是实在人,她说:“是我的原因,让你多费功夫,钱看着收就行。”

我说不会另外收钱,只要改到合适满意,怎么都值。

过了几天,老太太穿上修改过的外套,照着镜子,满脸笑开了花:“这下合适了,记住了,以后就听你的,哈哈哈。”

说罢付了钱,直接穿着外套开心的走出小店。

裁 缝(中)

6

关于价位,我始终采取明码标价,且不打价。因为我很讨厌打价,即耗费精力时间,又伤脑伤神。

我也体验过打价的无耐和烦恼,有时“拦腰砍”竟然还买贵了,让人没有底。那时就想,如果我是卖家,就定到合理价位,决不打价,省去好多麻烦。

我结合自己的做功、布料成本以及用时等因素,分别按高中低档明码标价,一但确定好,不会随意变动,即对得起顾客,也对得起自己的劳动和手艺。

刚开始,很不被人看好,并且难以接受,说现在哪有买东西不打价的,好多大商场都打价,何况小小的制衣店。

我依然坚持不打价,既然明码标价,公示于众,再打价没有任何意义,为此还引发出一段小故事。

一位中年大姐,要订做一件真丝缎唐装,几次打价未果,最后她也量身定做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当她去店里试穿时,扣上扣子竟然有点紧。我很纳闷,一般量过的尺寸不会有太大出入,怎么就做瘦了呢?

这时她对我说:“瘦就瘦吧,去20元钱就拿着。”

我觉得就算去20元钱,让人家穿着不合适的衣服,她虽然愿意,但我内心很过意不去。我告诉她,如果同意,重新为她量身制作。

她说不用,现在穿着不行,可以瘦下来再穿。她越是这样,我越是于心不忍,心想,不能因为顾客的宽容,就心安理得让人花了钱要件不合适的衣服。

我非常诚恳的对她说:“大姐,如果你信得过我,我再重新为你做一件,就按你说的,便宜20元钱,但不是因为你打价才便宜,是因为我没做好拖延了时间而免去20元钱,作为对自己过失的惩罚。如果愿意,十天之后你来取衣,不耽误你过春节穿。”

这时,大姐用异样的眼神盯着我足足有一分钟,一脸的不自然,我也用一种不解的目光看着她,心想怎么了,难道这样还不行?

只听她说:“哎呦――俺那妹妹啊,你叫我好没脸面,我实在也不忍心骗你了,怪我有眼无珠,不识好呆,实话对你说办,不怨你,怪我,和你打不下价来,心里不平衡,就使了个招……”

她顺手掀开毛衣,我立马看到里面套了一件鸭绒坎肩,哦,原来如此啊……

可我怎么也生不起气,也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反而内心很感动,大姐如此诚实,将自已的小心思勇于坦露,我倒感觉她很可爱。

这下我终于放心了,按原价收了款。后来大姐每做衣服都来找我,还为我引荐顾客。时间长了,我们还成了不错的朋友,她还会对我说说心里话,一切自然而然,舒心愿意。

渐渐地,去店里订做衣服的顾客,看好布料就确定做,我每每提醒一下:“看好价格了?”顾客很爽快的说:“看好了,知道你不打价。”

随着越来越多顾客对我的信任,上门定做衣服的人也越来越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顾客对我做功认可的同时,也逐渐认可了我不打价的做法,省时、省力、省周折。

裁 缝(中)

7

谁都知道我店明码标价,做衣不打价,但我却为了一顾客破了例,因而,他成了我店唯一特殊优惠的顾客。

有一位年轻人前来光顾,我以为是他本人要做衣服,让我意外的是,他用手托起一块碎花棉布,憨憨的看着我说:“这块布挺好,挺柔软……”说罢放下布又朝向我,欲言又止的样子。

看到这情形,我问:“有什么事吗,尽管说。”

年轻人吞吞吐吐的告诉我,他母亲瘫痪在床好几年了,人也胖了很多,原来的衣服都穿着瘦了。去商店买,回家一试不合适,得来回倒腾着换。无意中路过这里,就想给母亲做件衣服,问我能不能上门为他母亲量身定做,只要做的合适,贵点没事。

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上门为他母亲量身,并且不会额外收款。

年轻人跟我讲,他是一名下岗工人,父亲早年去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两次患脑血栓而瘫痪在床。因请不起保母,也无法出去打工挣钱,于是在家里开了个面包房,一方面靠买面包维持娘俩的生活,一方面在家照顾母亲。

我环顾了一下房间,陈设简朴,收拾的干干净净,虽然有个患病的老人,却没有一点异味。

我将视线落到这位卧床的母亲身上,难怪年轻人很难为母亲买到合适的衣服,凭眼看,她胸围至少也要在三尺七八左右。

在年轻人的帮助下,我俯下身为他母亲量身,她用呆滞的目光盯着我,我对她笑着说:“您儿子要给您做新衣服了,高兴不?”她便一个劲地对我痴痴的笑。

回店的路上,我内心很感慨,年轻人很孝道,很不容易,我想只收成本费,甘愿为那位母亲免费制作衣服,以此表达对年轻人深深的敬意。

但年轻人拒绝了我的好意,说如果这样,他就无法再来为母亲做衣服了,只要母亲穿上合适的衣服就很开心了。看到年轻人那么执着,我又总想对这位孝子表示一下心意,最终,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我按八折优惠。

后来年轻人每换季和过春节,都来找我给他母亲做身新衣服,我都按八折收费。

虽然我少挣了钱,但我开心的很。那位年轻人让我领略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给予我许多感动,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并且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使之更加明快通透,从这个意义上说,远比单纯挣几个钱的收获重要得多。

裁 缝(中)

8

有的顾客也找我做零活,诸如改衣服,换拉链,撩裤腿脚等,因我一个人既裁又做,活路一件接着一件,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比如撩裤腿角,用专用机器撩分分钟的事,我用手工一针一线的缝,得花半个多小时的功夫,因此,除了亲戚朋友,对外我一律不收零活。

后来有人在宿舍区开了一家专门收零活的门店,女店主特意找到我,说有零活就介绍到她的店去。对此,我欣然答应,这样以来,既解决了我的苦衷,又给她增加了顾客,何乐而不为。

但特殊情况,我会特殊对待。

有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两位穿迷彩服的建筑工人来到店里,我迎上前去打招呼,其中一位将施工帽遮挡在后面,很难为情的看着我:“姐,我……”,他刚要说什么,又腼腆的低下头。

这时另一位工友帮他说话:“这位兄弟在工地上干活,从墙上往下跳,哈哈,裤裆裂开了,离俺住的地方远,没法换,想麻烦姐给缝缝……”

一看这状况,我当然不能将此介绍到收零活的店里了。我从橱子里翻出以前做坏了的裤子让他去里间替换下。就在接过那件裂缝的迷彩裤时,一股难闻的汗臭味直冲鼻腔,我差一点发出呕吐声,赶紧走进制衣间,强忍着,唯恐再弄出声音让人难堪。我皱着眉头,憋着气,对着裤缝来回缝了五遍。

这位兄弟要付钱,我不但没收,就连刚刚他穿的那条裤给了他。我又从橱子里拿出一条给了陪他一起来的工友。我对他们说,这是做坏了的裤子,就是后裆折子多点,放着也就放着,不如让他们当工作服穿,还发挥点作用呢。

这俩位兄弟同时瞪大眼睛,满脸惊喜。

这两位建筑兄弟意味深长的对视了一下,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他们是打听着过来的,听路边人说我不收零活,就又顺着路人的指点去专做零活的小店,但人家一看这情况拒绝了,才又折回来找我缝,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我这么爽快的给缝了,俩人一个劲的说谢谢。

我很郑重的说:“别人的我可以不收,你们的我收,出门在外打工很不容易,应应急,我愿意。不仅如此,凡是你们工地上的师傅有缝缝补补的活,尽管找我,并且无偿为你们服务。”

俩位年轻师傅激动的不知说啥好,心怀感激、一步三回头的离开小店。

后来,真有师傅找我逢补工作服,不过,都是洗得干干净净的,好像还闻到了衣裤上有点香香的味道。在为他们服务的同时,我感动于他们对我的尊重和善解人意。

有熟人曾问,给这些干建筑的人缝补衣服,还不收费,图啥?

我想说,从我懂事起,就对建筑工人存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每当路过建筑工地时,看到他们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劳动,感觉他们生活非常艰辛,总要驻足朝着他们劳作的身影望一会儿,内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升起怜惜和敬意。所以能为他们服务,感觉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

裁 缝(中)

9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羞愧难当,自责不己。至今想起来都感觉脸上发烫。

我进了一块杂灰色的毛呢,根据自己的喜好,先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大衣,做好后挂在模特衣架上,并标好价格。

有一天上午,一位年轻男子走进店,用一种很欣赏的眼神看着这件大衣,圆领,马蹄袖,全是用黑色软皮镶边而成。他看了一眼价格,笑着说:“我相中这件大衣了,觉得老婆穿上一定很好看,等让她来穿穿试试,如果合适就买下了。”

就在同一天下午,我的一位同行朋友,特意去店里找我,看到衣架上的大衣,同样发出赞美声。她一看标价直呼“太便宜了”。她说像这样的毛呢帶镶边的,还带马蹄袖,工序复杂,肯定用时用料多,价格就要比普通款式贵。

她建议我上调价格,起码比原价上调一百。我采纳了她的意见,但我只上调了五十,于是撤换了价码。

隔天傍晚,那位年轻人携妻子来到店里试穿大衣,果然象他所说,妻子穿着很得体,很漂亮,具有欧式风格,完全符合她优雅端庄的气质。

当年轻人按上次看到的价格要付钱时,妻子在一傍小声说:“不是这个价了,涨了……”

那年轻人瞟了一眼改后的价格,很不满意的说:“难不成看我们诚心要买了,就故意调高价格了?”

当时我的脑子全混了,向他们解释吗,怎么解释?一五一十的说朋友给我的建议如何如何?

我一时语塞,没做任何解释,尴尬至极,无所适从。

那位年轻人很不爽的看着我:“看着挺实在个人……”

他丢下半句话,拉着妻子头也不回地大步迈出小店。

我站在案边,发了好长时间的呆,脸上火辣辣的烫……

回到家,丈夫端上饭,我却一点味口也没有,满脑子是年轻人不满的眼光和丢下的半句话,自己就像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自责、懊恼。

我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给丈夫,他听后,宽慰道:“没啥大不了的,咱根据情况调价格正常,不过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免得造成误会。”

我自责的说:“重要的是把人给伤了……那年轻人很爽快,很实在,相中了也不打价,倒是我,朝令夕改,就觉得很对不住人家……好悔啊,改它干吗呢……我若再碰到那人,恨不能……”

“你若再碰到那人,恨不能将那件大衣送给人家。”丈夫没等我说完,接过话茬。

我惊讶的看着丈夫:“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我这样想?”

丈夫笑着说:“你那点小心思还不了解,你只有这样,才能去掉这块心病……别再自责了,搞得心里很难受,你又没说一句伤人的话,只是事赶事碰到一块了,倒是那小子,不明真相把你伤成这样……”

无论丈夫怎么宽慰,我内心始终对那年轻人怀有愧疚感。真希望有一天碰到他,将那件大衣无偿送给他爱人,弥补内心的愧疚。

后来那块毛呢也都订做完了,我把那件大衣收好,对自己说,就是再好看,也不会穿它,如果穿,就像穿上了耻辱,会浑身不自在。

转眼就是夏天,因有位顾客要穿着新衣参加婚礼,所以我要加班加点赶制,晚上丈夫在店里和我做伴。约十点钟,听到外面有人进了店,丈夫与来人搭讪:“看看吧,看有相中的没。”

只听有个声音说:“知道这里做的衣服好,老婆总想来看看,可惜春节前看中一件大衣,没买成,回去老婆好埋怨我……”

我的神经突然被这话触动到,一步迈出去,不容分说,从橱子里取出那件毛呢大衣,双手端给那位年轻人,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给你,送给你爱人……”

年轻人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到了,他诧异的看着我,再看看我手上的毛呢大衣:“这是……”

这时丈夫将大衣接过去放到案子上,对着小夫妻俩从头至尾解释了一遍,并且也说了我当时的心情如何如何。丈夫对年轻人的爱人说:“看来你和这件衣服注定有缘。”

那对小夫妻,自始至终很专注的在听,时而用热切的眼神看着我。

说实话,虽然内心一直盼着能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但我觉得及乎不可能,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已经丧失了信任,他们不可能再踏进我的制衣店半步。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竟然来了,真是天意。

那年轻人取过那件大衣对我说:“姐,说句真心话,就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这么称心如意的毛呢大衣。上次我不了解情况,有失敬意,请你原谅。这样吧,就按上次最后的标价买下,我们就很满足了。”

我为这对年轻夫妇还能再次光顾制衣店而心怀感激,仅凭此,我也得表示出极大诚意,执意将大衣赠送给年轻人的媳妇。

但他们拒绝接受,坚持付全款。几次推让,最终,年轻夫妇按改后的标价,愉快的买下这件失而复得、称心如意的毛呢大衣。

裁 缝(中)

10

正当制衣店刚刚有了点起色,我突然接到单位通知,轮岗停止执行,要求返回岗位。从此,我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去店里为顾客做衣服。

在长期与顾客接触中,有的还成了我很好的朋友,她们非常愿意找我唠唠嗑,特别是遇到心情郁闷和心结时,总愿意来到小店,跟我说说心里话。无论多忙,我都会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就像用心做衣服那样,用心倾听,用心抚慰。我认为这是她们对我的信任,光凭这份信任,我已经得到太多太多了,这比一味的挣钱更加令我珍惜和看重。在我心目中,她们不仅仅是我的顾客,更像我的姐妹,我的家人。

有的顾客曾问我:“城里有好多开制衣店的,都不长趟,而你仅用业余时间做了这么多年,为啥?”

我一时没有做出任何回答,但在内心进行了一番思考,为啥?

是的,没错,开制衣店是为了挣钱,但我从来没给自己设定一天或者一月做几件衣,挣多少钱。我只考虑当下如何将一块布料,经过自己的精工细做,为顾客缝制舒适可体的成衣,收取相应的报酬,即对得起顾客,也对得起自己的手艺和劳动,换言之,凭良心做,赚良心钱,顾客感到物有所值,我内心感到坦然踏实。

对我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热爱,我热爱裁缝,换句话说,我热爱生活,我追求美好,而裁缝正是能更好的美化生活,给自己和她(他)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是我做裁缝的初衷和意义――

每当精心做完一件衣服,展示在摸特衣架上时,我犹如欣赏着一件件艺术品,陶醉其中;每当看到顾客穿着可体的衣服,站在穿衣镜前,看到美美的自已而绽放出满意的笑容时,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每当看到一位位顾客取走称心如意的衣服,高高兴兴地走出小店时,那是我最开心最欣慰的时刻。

――而这种内心真正的快乐,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更无法用金钱可换来。

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善良与真诚。

开业初始,有做同行的朋友为我献计献策,比如要学会微笑服务,要好话不离口,就是再丑陋,也要把人夸成花,总之要见啥人说啥话。

对朋友的指点,我心领神会,但我并不喜欢那样做。为了招揽生意而故作机械的微笑,刻意奉承,夸张推销,不是我的做事风格。我感觉无论做什么,都应如同做人,保持本真,尊从内心,顺应自然。只要做到真诚对待,充分尊重,正常交流,自然随缘就好。

在与顾客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善良与真诚,是人世间的无价之宝,虽然高贵却谁都能够拥有,就看你愿不愿意拥有。一但拥有了善良与真诚,便拥有了一种无形的财富;一但具备了善良与真诚,便具备了真正的处事之道;一但选择了善良与真诚,定会收获温暖与美好。

裁 缝(中)

11

就在制衣店经营到第八个年头,一切进展的风生水起,我也越做越得心应手,父亲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从2009年开始频频患病住院,以至于小店经常处于关门状态。

有的顾客见我开了店门,前来订做衣服,但是我再也无法专心干活,总是心猿意马,牵肠挂肚,时常跑神,不是剪错了衣料、计算错尺寸,就是将粘合衬压在了布的正面,缕缕出差错。

2010年年底,父亲因肺部感染再次住院,并且当时病情非常严重,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父亲才转危为安。

我差一点就失去了父亲,那种痛彻心扉的滋味,让我清醒的意识到:如果父亲有个三长两短,我将永远生活在自责和愧疚之中,挣多少钱,也弥补不了心中永久的遗憾,并且也会丧送我对裁缝的那份热爱。

我断然做出决定:放弃裁缝店。大年三十做出选择,大年初二正式关门停业。

我如释负重,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踏实感和轻松感。

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才得以有大把的时光陪伴照顾在父母身边。2011年5月我提前离岗,更加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的侍奉二老。

――亲情难买,我拥有;陪伴父母,我富足;放弃裁缝,我值得。

两代人的“裁缝”情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