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只有方寸,却什么都能装得下
这是我的文集 观书有感 的第一篇文章。我在这里记录自己读书之后的点滴感悟。前路漫漫,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合格的读者。
今天的书是《主角》,作者陈彦。
01 / 渊源
我是陕西关中人,从小到大,自然少不了秦腔的耳音。城市里的公园、广场、城墙根、市集,农村的婚丧嫁娶,都能听见戏班子的唱腔。秦腔的唱腔粗犷豪迈,唱的人憋足了气息大声吼,一旁的伴奏,拉二胡、拉板胡、敲鼓的人也是用足了力气,身体也跟着颤动起来。
戏唱到到高潮处,周围一圈观众鼓掌叫好;到悲情处,演员观众一同落泪,气氛低沉。我小时候虽听不懂许多唱词,但总是被这种气氛打动。
《主角》这本小说讲述的,就是秦腔名伶忆秦娥年近半百的人生历程。她从一个小小的放羊女娃,成长到名冠中外的秦腔艺人,其间投射出秦腔的起落沉浮,以及从旧时代到新时代的风云涌动。忆秦娥之外的众多配角,也勾勒出一幅纷杂、真实、深刻的众生相。
02 / 主角:万人誉之,万人毁之
忆秦娥老家在九岩沟,她的本名是易招弟,因父母希望生一个儿子得名,后改为易青娥,最后是剧作家秦八娃让她改成了忆秦娥。十一岁那年,忆秦娥的舅舅胡三元,看她一直在家放羊没有出路,就提议带她去宁州的剧团学戏。
经过胡三元等人的指导,她通过了考核进入剧团。但是后来胡三元出事,忆秦娥受到牵连,被安排去了伙房帮灶。忆秦娥是一个简单,实在、憨厚甚至有些笨拙的人,没有怨言地去厨房帮灶,但是有空仍然练功唱戏,身上的功夫一点没有落下。甚至比正式学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楚嘉禾还要出色。
才华如处囊之锥,忆秦娥在烧火的时候也不忘踢腿练功,被剧团看大门的老艺人苟存忠看到了,惊觉这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便收她为徒。忆秦娥一边帮灶一边学戏,苟存忠还叫来另外三位师兄弟帮助忆秦娥学戏。剧团里的人,对于主角的争夺从未停歇,忆秦娥的身份,反而帮助她避开了风头,安心学到了很多,第一出戏就是《打焦赞》。在苟存忠身上,忆秦娥不仅学到了唱戏的方法、技巧,也从他献身舞台的经历中,第一次开始明白“主角”究竟意味着什么。正如苟存忠所言:
“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
一天早上,忆秦娥早起练功,终于被围观的人发现了她的一身好功夫。剧团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能够左右主演的命运,但是这一次,忆秦娥终于有充足的理由登台演出,《打焦赞》一炮而红,接下来,《杨排风》、《游西湖》、《白蛇传》纷纷让她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忆秦娥终于在宁州秦腔界独领风骚。
从宁州唱到了省秦,忆秦娥始终不与人争抢,甚至连主角的位置也不稀罕,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但让那些凭借勾心斗角生存在省秦的人气急败坏的是,忆秦娥看起来傻里傻气不争不抢,却什么都有了。主角的位置,单位分的房子,干部儿子与艺术家的先后追求……凭关系更早进入省秦的楚嘉禾看不下去,对忆秦娥百般诋毁。
忆秦娥把戏唱到了北京城、中南海,唱到了欧洲、百老汇,楚嘉禾的诋毁也越来越过分,说她帮灶期间被厨师侵犯、选择伴侣嫌贫爱富、私生活混乱、上位是凭借私人关系……忆秦娥也曾心灰意冷、迷茫困顿,甚至出逃到家乡的寺庙里寻求清净,但是每次困境,都是她对于秦腔的热爱和责任感和贵人的指点让她难以彻底离开舞台。她享受了多少赞美,就承担了多少诋毁,“秦腔小皇后”的背后,有无数的中伤和冷箭,都成为了忆秦娥的阅历中的一部分,并未将她击垮,甚至丰富了她的人格。
秦八娃是一位民间剧作家,与《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很相似,都是民间智者的形象。他不仅为她量身定制般的写戏,更用一份对于人生的达观多次帮助忆秦娥看清了人生的方向。最严重的一次,忆秦娥被折腾得苦不堪言,秦八娃奉劝她,“单纯,是应对复杂的最后一剂良药”,在忆秦娥不解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对待她时,秦八娃说:
“谁让你要当主角呢。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因为你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牺牲、奉献和包容。有时甚至需要有宽恕一切的生命境界。惟其如此,你的舞台,才可能是可以无限延伸放大的。”
在赞美声中当主角容易,在毁誉参半的人群中当主角就需要有更高的生命境界。后者承担的更多,获得的舞台也更广阔。
03 / 俗世奇人:不愿平庸,必有代价
在《主角》勾勒出的众生相中,有为了出演主角费尽心机的楚嘉禾,有为情荒废一生的封潇潇,有在经济大潮中另寻生路的龚丽丽、米兰,有对忆秦娥爱到畸形但又本性难改的刘红兵……无论结局怎样,每个人物的人生都生动地在书中展开。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最终难以与更强大的风气、潮流相抗衡,沦于人潮。
但是有两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向世界妥协,在他们身上充满了戏剧性,也饱含着理想主义的可爱和执拗。
一个是忆秦娥的舅舅胡三元,另一个是忆秦娥的第二任丈夫石怀玉。
在胡三元眼中,可以与他的生命相提并论的事,恐怕只有敲鼓。他出彩,是因为敲鼓;他惹祸,还是因为敲鼓。敲鼓是他吃饭的手艺,但是因为他的暴脾气,几乎每次出事都是他因为对方敲错节奏等事由,敲掉了别人的门牙,为此也没少进公安局。
他无时无刻不在苦练自己的鼓艺,在剧团就用鼓敲,在房间里就用手指在书上敲,即使在监狱里也不曾停下。当敲鼓在一个崇尚流行音乐的时代不再受欢迎的时候,他才会感觉到绝望。敲鼓的信念、习惯已经成为了一种指望、寄托。
胡三元漂泊多年,最终回到了老家九岩沟,和忆秦娥的父亲易存根撑起了皮影戏的摊子。虽然清苦,但却是他眼中的美差。
石怀玉是一位画家,狂野、不羁,在都市寻找不到自己心中的艺术,便躲进秦岭深山潜心创作。直到听了忆秦娥的戏,认为忆秦娥的戏,透着秦人的风骨、魂魄,堪称秦人艺术之精华。石怀玉就陷入了对忆秦娥的迷恋,难以自拔。最后如愿成为了忆秦娥的丈夫,从忆秦娥的身上获得了许多艺术灵感,也让忆秦娥难得地体验了爱情的滋味。
但因为他为了和忆秦娥的“二人世界”,第一次给忆秦娥患病的儿子吃了安眠药,第二次由于他的拖延,忆秦娥的儿子从窗口摔下身亡,石怀玉无颜再见忆秦娥,只身一人躲进秦岭。几年后,石怀玉的画展被美术界称赞,是真正画出了大秦岭的魂魄,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正是忆秦娥的裸体在秦岭的天地间。
尽管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忆秦娥听到消息觉得自己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去画展上用墨水毁了这幅画,石怀玉当晚自刎于此画之下。石怀玉久居秦岭深山,远离烟火、充满灵气,赤子一般地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自己多年的心血、象征着两人美好过去的结晶被毁,他难以接受,只好已死明志。
《主角》里现实因素很多,但是这些充满着理想主义的生命,让这本书有了寻常现实之外的况味。在多数人顺从现实去生活的时候,另外一些人还相信着自己的道,直到生命终结,都保持着挣扎和追求的姿态。
04 / 戏剧:旁观别人,也反思自己
戏剧诞生在民间,舞台上演的也都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看戏剧,看到的是戏剧化的现实生活,也看到生活中真情实感、美丑善恶。看一场戏,是在与演员对话,与演员塑造的角色对话,更是与自己的对话,自己的思绪、心情暂时地交给了情节、人物,在那些时刻,戏剧丰盈了我们的内心,教化了我们。
当忆秦娥无法忍受俗世纷扰,逃到寺庙,当主持听了她的戏,就决定让她带发修行、离开寺院,主持告诉她:
“唱戏更是度己度人的大功德。”
一辈人的生活智慧、一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人之情、物之理,无一不能成为戏剧的唱词,看戏是娱乐,更是接受教化;演戏是愉人,更是布道、修行。
注:《主角》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