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念,决定养育的成败。
一天,朋友来我家吃饭,同是小学生家长,就聊起孩子学习问题。当我们在吐槽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各种新鲜事的时,朋友说到“小孩天生不愿学习,需要父母督促和管教。”听到这句话后,我心里突然戈登了一下。我并不意外朋友这么说,他只是吐吐槽,想表达进入小学后各类作业和习惯养成,都需要花费父母大量心力。但这句话的背后让我突然领悟了,为什么那么多的小学生家长都如此的焦虑?这个重点或许就是在于一个观念之差。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博士提到,“孩子天性乐于合作,追求成长。”换句话说人的天性是愿意与人为善、乐于求知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这句话一直深刻的记在我的心底(后续我会说到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来仔细说明这个观点)同时在回想自己童年种种记忆,和跟孩子相处时,观察他的行为表现上都得到了大量经验的证明。
当我们的观念是孩子天性不愿意学习,学习是痛苦时,这个观念对我们养育孩子是具有极大的杀伤性的,首先我们在潜意识中跟孩子传递了,学习是件痛苦枯燥的事情,你要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去面对。更重要的是当父母这么想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偏向于严厉的管教、或使用强硬态度来逼迫孩子学习,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挫败或者沮丧时,父母很容易把他当成孩子的问题,看成孩子懒惰或是贪玩,下意识的批评或惩罚,而看不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这也容易让我们忽略孩子的努力,或是把他看成父母严厉教育的成果,但又有谁愿意把自己积极成长的本性归功于他人批评教育的功劳呢?这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没有人愿意为别人而活着。
更要命的是,当我们看不到在行为背后孩子真实的本性时,我们常常会跟一个假想的孩子作战,这个假想孩子也许来自于我们的儿时,父母或老师对待我们的方式,从而形成的一些观念,但他并不真实,起码这些观念已经不属于这个年代。这些方式不仅会破坏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会损伤孩子的内驱力,孩子不会主动跑过来告诉你说“最近的学业太难了,让我很挫败。或者我在学校不开心,我想通过游戏让自己开心起来。”即使有时会这么说,但往往也会被我们忽略,严厉的批评让本就陷入在负面情绪中的孩子越陷越深。
“孩子天性乐于合作,追求成长”如果我们认识到这才是孩子本性时,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会截然不同,我们也不用那么焦虑的去批评去纠正,陷入跟孩子力量争斗中。而是心怀一份好奇,他是怎么了?是在学校里有不高兴的事情发生吗?是作业太难让他感到挫败吗?是饿了渴了?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给他更多拥抱和亲密感呢?我该如何去支持他,排解掉他内心的不良情绪,让他重回积极和快乐呢?这份好奇心帮助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和探求问题本质,而不仅停留在表层的行为问题上,下意识的一通批评,说教。有时批评的确能改变孩子的行为,但那些真正导致孩子问题的本质原因呢?只会躲进更深层的潜意识中。试着理解和倾听他,更好的成为他的支持者,和成长伙伴。
也有朋友会问,教育孩子我们难道就不该严厉吗?我看过这么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坚毅》当我们准备去培养一个坚毅的孩子时,我们常常会和严厉这个词联想起来。书中有两个孩子的例子,其中都阐述了培养坚毅孩子的两个重要的元素,第一个元素是“理解”,倾听孩子心声,真正的去理解孩子,而非夹杂父母自己主观意识的评判(无论在游戏力或P.E.T.中都会强调“倾听”,父母需要做一个解码器对孩子行为进行正确的解码,而倾听的要点就是保持无我状态)。第二个元素就是“支持”,给予信任和关怀,让他内心得到真正的安全感。相比之下在具备了“理解和支持”之下的严厉,更像是“轻推”(游戏力中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的一种技术),帮助孩子坚定决心,给予他力量和勇气面对内心的恐惧,突破无力感,渡过重重难关。
一个观念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决定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我知道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但试着在我们开始发怒或者要去批评之前,像个侦探一样去思考下是什么掩盖了孩子的天性,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他恢复快乐和积极呢。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去观察孩子的状态,就是通过孩子的眼睛,我们能看到什么,会有沮丧或畏惧吗?还是带着高光,炯炯有神,闪闪发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