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烦恼吗?》读书笔记
《还烦恼吗?》樊登
对于两三年换5份工作,樊登的建议:首先要去找一个你能从中找到意义的行业,你能为别人服务,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并获得成就感。
最终能给人带来幸福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归属感,另一个是价值感。能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你就能更开心地去工作,也更容易成为专家。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你可以换工作,但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换工作。遇到困难时稍微坚持一下,挺过去,很可能你就适应了。
作为管理者,你需要掌握一个重要的谈话工具—BIC,B是Behavior(行为),I是Impact(影响),C是Consequence(后果)。BIC的整体含义是:(某个)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持续下去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不过,在谈及对方的行为(B)时,要说事实,而不是提观点。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管理者,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
我们不需要为别人的眼光而活,只需要保证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想换行,你就大胆去换吧!
很多书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比如,《高绩效教练》教给我们通过提问的方法启发员工,让员工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思路。它还提出了GROW谈话法:G是目标(Goal),R是现状(Reality),O是选择(Options),W是意愿(Will)。使用GROW谈话法,你可以让员工自行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确定行动方案。《掌控谈话》的核心是共情和倾听,它告诉我们,怎么做能让别人开心地跟你聊天,并让对方感觉一直是他在把控谈话进程,从而最终让双方的意愿达成一致。《关键对话》这本书能有效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倾听的核心是提问,学会正确地提问,才能让对方敞开心扉跟你聊天。当员工能和你敞开心扉地沟通时,员工才会有参与感,才会自动自发地去工作。
很多人就会找我汇报工作:樊老师,你看这个能不能做,那个能不能做。我一般的回答就是:我不知道,你自己看,你自己选,你自己负责,亏了算我的,赚了算你的。因为作为管理者,你要去替团队承担责任,你要允许团队犯错。
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家讲过一句话: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跟自己的父母都有一战,不打完这一战,你没法成为一个成年人。在这场战斗当中,如果父母赢了,是全家的悲剧;如果孩子赢了,是全家的喜剧。
换工作是最快的学习方法。未来会有一个趋势,科研和教育都是以公司为主导。
为什么我觉得小孩从小读一些小说没问题?因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养成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等他长大以后遇到问题,就会想到通过阅读的方式来解决。 一个人只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其阅读品位最后一定会走向经典,因为只有经典的东西才能够提供永恒的乐趣。
你每天看电视剧,打电子游戏,你觉得自己玩游戏的技能在不断进步,但你的大脑神经元连接建立得很少,只建立了手部动作那部分神经连接,最后甚至不动脑子就可以做。但读书不一样。比如你读武侠小说,读到“郭靖纵身飞起”时,你脑海中会想象那个画面,这需要动用很多神经元连接。在阅读和看电视时,大脑释放的阿尔法波和贝塔波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阅读才能激发大脑的潜力,建立更多的连接,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在如何对待老人上,最起码要做到一件事,就是不记仇。要是结了疙瘩,记了仇,可能这辈子都过不去了。
《六顶思考帽》的作者说,我们看待一个问题有六个角度:戴上蓝色思考帽时,要考虑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最终得出结论;戴上白色思考帽时,要关注的是客观事实和各种数据;戴上红色思考帽时,要考虑感觉、感受;戴上黄色思考帽时,要从积极方面考虑问题,乐观,满怀信心;戴上黑色思考帽时,要用合乎逻辑的批判来表达负面看法,发现问题;最后,还有一顶绿色思考帽,戴上绿色思考帽时,不需要考虑逻辑性,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做出各种假设,提出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孩子以前那么爱看书,为什么现在舍得放弃了呢?是不是没有人跟他讨论新书了?如果他喜欢看书,可以持续给他买书。孩子的学习是模仿式的,他不会听我们说什么,而是会看我们怎么做,然后去模仿。你可以带他一起去看书,去逛逛书店,再跟他讨论讨论书。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多读书,你自己也要多读书。可以跟孩子一起制订一个阅读计划,一起来改变生活和学习的节奏。
不过有一个原则要遵守,就是夫妻俩不要同时训斥孩子。爸爸批评孩子时,妈妈再一起批评,变成混合双打,孩子的感受会非常不好,家里的态势就很糟糕了。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就闭嘴。也不要当面说正在教育孩子的人不对,可以私底下再聊。在孩子面前保持一个人说话就好。
你心中的“我 ”越大, 你的烦恼就越多。
你心中的别人越大, 烦恼就越少。
怎么才能让更多家长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做读书会的目标就是这个。未来的教育,我觉得有一个方向上的转变,重心从学校转向家庭,学校教育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因为人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未来,学生会在一对一的方式下学习,而不是现在的一对多,每个学生都可以有一台AI陪伴他学习。我儿子现在就在跟着AI学奥数,比跟着老师学快多了。这样,同一个班上的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进度,而学校也就变成了负责“启发”和“玩耍”的地方。老师就管布置任务,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完成。有共同兴趣的孩子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一起探索,一起学习。哪个学生准备好参加高考了,就去参加。这样,每个孩子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释放。
每个孩子最终一定是要靠自己的自觉性来实现成长的,意识到人生是要靠自己来学习、掌控、打造的,这样你才能做到不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