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mysql

缓冲池 buffer pool的解释

2022-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名字是乱打的

背景,通常情况下,我们为了减少数据库压力一班都会加个缓存机制,先从缓存查,查不到再从数据库查,那么我们的数据库也不想老读磁盘,如何优化呢?那就是也加个缓存也就是这里的buffer pool了,缓存页数据与索引数据,把磁盘上的数据加载到缓冲池,避免每次访问都进行磁盘IO,起到加速访问的作用。

一 .buffer pool是什么?

咱们跟别的不一样,咱们先说结论,再分析为啥。

二 .buffer pool的设计思想

2.1 什么是预读?

磁盘读写,并不是按需读取,而是按页读取,一次至少读一页数据(一般是4K),如果未来要读取的数据就在页中,就能够省去后续的磁盘IO,提高效率。

为什么我们觉得需要预读呢或者说预读为什么有效?

因为数据访问,通常都遵循“集中读写”的原则,使用一些数据,大概率会使用附近的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局部性原理”,它表明提前加载是有效的,确实能够减少磁盘IO。

2.2 InnoDB的缓冲池设计的思路?
2.3 InnoDB是以什么算法,来管理这些缓冲页呢?

通常情况下这类缓存一般使用的都是LRU算法,比如我们操作系统、redis的数据淘汰,但是我们Mysql在原LRU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增强;

2.4 怎么知道数据页是否被缓存?

数据库中有一个** 数据页缓存哈希表**我,用表空间号+数据页号,作为一个key,然后缓存页的地址作为value
表空间号+数据页号 = 缓存页地址

2.5 free链是干啥的?

作用:帮助我们找到空闲的缓存页
描述:是一个双向链表,链表节点是空闲的缓存页对应的描述信息块(空的缓存页)
记载进free的时机:

2.6 什么是脏缓存页?

被更新过的缓存页,数据和磁盘上的数据不一致,所以是脏缓存页
脏缓存页的数据是要刷到磁盘上的

2.7 flush链表

是一个双向链表,链表结点是被修改过的缓存页的描述信息块(更新过的缓存页
作用:帮我们找到脏缓存页,也就是需要刷盘的缓存页,如果更新了缓存页,会把该缓存页加入到flush链表中
和free链表一样,也有一个基础结点,链接首尾结点,并存储了有多少个描述信息块
最后要把flush链表上结点对应的缓存页刷盘,后台线程会在MySQL不怎么繁忙的时候,找个时间把flush链表中的缓存页都刷入磁盘中,这样被你修改过的数据,迟早都会刷入磁盘的;缓存页从flush链表中移除,加入到free链表当中

image

三.buffer pool数据淘汰策略的设计思路

3.1 普通Lru有什么问题?

buffer poll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在普通LRU基础上做了一些优化,尽量让真正的热点页可以在buffer pool里存活时间更长

3.2 buffer poll 优化LRU算法,解决预读失效做的优化

他讲Lru数据的页链表,分成两个部分,新生代和老年代

具体方法是:

3.3 buffer pool 增加“老年代停留时间窗口”机制解决缓冲池污染问题

MySQL缓冲池加入了一个“老生代停留时间窗口”的机制:

3.4 buffer pool 优化的重要参数
3.4.1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3.4.2 innodb_old_blocks_pct
3.4.3 innodb_old_blocks_time

参考:

  1. https://blog.csdn.net/shenjian58/article/details/93268633
  2. https://www.cnblogs.com/wasitututu/p/1361260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