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者心动

为家长表明教育的决心,为社会塑造健全的人格

2018-11-12  本文已影响19人  星月社

梁家沟小学位于子洲县西北25公里处,为马蹄沟学区下辖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我校现有小学生46人,幼儿15人,来自周边6个乡镇。其中享受义务阶段住宿生生活补助38人(含建档立卡28人),占比82.6%;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15人(含建档立卡10人),占比100%。

家庭贫困是我校大多数学子的标签,虽然受惠国家两免一补的政策,但因发展条件制约及家庭成员自身的健康状况影响,多数学生家庭收入堪忧,甚至部分学生一年没有新衣服穿,秋冬时节竟没有可换洗的衣物,长时间留守在学校。

为了保障贫困学生的生活质量,为了践行教育公平的深度贯彻,给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不让学生因家庭情况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我校各年级班主任结对帮扶所带班级贫困生,及时观察学生的情感动态,走访调查贫困生家庭,制定相关帮扶计划,解决贫困生入学的后顾之忧。结合近一年来我校的扶贫举措,现予以总结如下:

1、借助互加计划,丰富艺术课程

互加计划是上学期主管教育的那梅副县长针对乡村学校课程艺术类课程无法开足,特从上海引进的网络课程项目。该项目是利用线上老师讲课、线下老师辅助的双师课堂模式,整合了全国优秀网师的课程资源,在农村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教师专业不对口、无法兼顾艺术类课程的发展瓶颈。我校从上学期4月份引进互加计划以来,学生由刚开始的羞涩、内敛害怕与线上老师互动,到现在的勇敢、积极的与全国小朋友分享。

前段时间韵律舞蹈组织开展“百校同跳一支舞”的活动,我校利用以独居陕北特色——窑洞为拍摄背景,录制了一段《说唱中国红》舞蹈视频,有幸入选“百校同跳一支舞”的精彩视频;我校六年级李宇丹同学在阿福童财商上画的个人规划思维导图被沪江教育(互加计划为旗下的扶贫项目)首席教育官吴虹及河南省督学金锐的点赞;在上海举办国家进口博览会期间,互加计划特开设“一路一带画敦煌”系列课程,我校四年级学生白芸、朱宇航所绘的敦煌壁画图案收录在《乡村娃娃望世界》金曲MV中。

我校的学生由于家庭普遍贫穷,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日子,就连现在的孩子也没有丝毫出逃的迹象。之前你问他们长大以后要干什么?有的学生会说“拦羊”、“种地”、“揽工”……因为家庭的贫困,自个儿又学得不好,他们只能有这样很无奈的选择。结缘了互加计划,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和原来大不相同。

“老师,我以后可以成为舞蹈家吗?”这是五年级潘楚楚同学问我的问题。原来就算心里想但不敢说,怕老师和同学们嘲笑。但现在不怕了,因为互加计划让他们变得自信、自强、自立。斩断贫困的根源就是让贫困生勇于造梦、敢于追梦,看得见外面世界的精彩,才能有想走出去的念头。

2、课余义务辅导,时常谈心谈话

我校学生大多数为寄宿生,为了便于管理,学校晚上会有两节自习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会适时辅导学生完成好课辅书籍。不同于外面的补习班,我校的辅导不收任何费用。因为我们深知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作为教师,理应为学生的学习负责,如果有偿补课就违背了从事“教师”这份职业的初衷。

在语文阅读题型中,总是会有审题不细、答题不全的问题发生,我校科任教师在发现此类问题后,要求他多读几遍题型,一问一答,在短文中找准关键词,然后再围绕问题找到可以参照的答案。阅读题不难,这是我经常在辅导时说的话,我们的思维不能局限于完整的句型,要学会善于总结知识点。

在数学题解题技巧上也是一样,我们学会运用公式,这是需要他们记住的一点,数学学科切不能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比如一道题中可能出现我们的学生没见过的动植物或者是信息化产品,他们的脑袋中就没有相关的印象。虽然说信息化课程打开孩子们通向世界的窗口,但如果不是我们有心搜索,不是每一种事物都能被我们见到。所以我们在课后辅导时会找一些身边可以替代的事物,这样学生在以后的答题时就会有一个大致答题方向。

课余辅导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它俨然成为我们的学生比较重视的反思程序,通过“回炉再造”查漏补缺,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有了更深的感悟。只有学以致用,学习到的才不是死知识,才能为他们走出大山打好必要的铺垫。

贫困生中会有很多特殊家庭的孩子,比如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等比较敏感的人为因素,经常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学生,因过度溺爱很容易染成张扬跋扈、不懂感恩、粗话连篇等不良习惯,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的善意规劝、徐徐引导。

每一位学生的前途都寄予国家振兴的希望,每一位贫困生都关乎一个家庭是否真的能摆脱贫穷。我们的每一位班主任都在竭尽全力保护着这颗牵动未来的种子能够健康的生长,每一个无端的举止都伴随着一次真心实意的谈话,外加上一段时间的追踪。

3、助力贫困学生,对接社会力量

仅凭帮扶教师一个人的微薄之力,毕竟是杯水车薪。老师可以嘘寒问暖,也可以单独补课,更可以为他们做心理疏导,还可以为他们过生日……但仅凭个人之力,有些时候真的是有心无力。我校白校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心疼他的孩子——这帮也许不太完美,却与他朝昔相伴的学生们,更心疼他的伙伴们——这支携手共进的教师队伍。

我们的教师能够选择乡村学校,就已经是很大的奉献了,更何况他们已经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份事业当中,为了帮扶这些学生,他们舍弃了课余时间,为了让每一位帮扶学生都能放心学习、安心生活,已经是24小时待命了。

他想要联合社会力量,让我们的教师不再为此受累。为此他想到了共青团子洲县委,他的学生刘伟时任团县委书记,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学校独特的人文环境,他邀请刘书记一行参加2017年10月13日在我校举行主题队日活动。至此,以团县委为主导的社会扶贫由此展开:

2017年11月30日,对于暑假家庭受灾严重的5名贫困学生,每人发放500元助学金额;年12月11日,我校收到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提供的美术包;12月18日,我校收到由壹基金提供的温暖包。

2018年4月份,我校陆续收到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及爱心人士寄来之前收集的学生“微心愿”礼物;6月2日,来自北京的爱心企业家来我校参观,并对家庭极其贫困的李宇丹家庭进行了走访,给学生家庭带去了一袋面粉及一桶食用油;9月21日,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子洲县医院联合组成的爱心队伍,自带设备为全体师生提供免费提供健康检查服务。

特别感谢共青团子洲县委,对接来自社会各界的扶贫力量,让我们的贫困学生不再受制于家庭环境,让我们的老师能够抽出身来,致力提高贫困生学习质量,提升贫困生德育品行。

4、深入学生家庭,家校牵手共育

每一次家访,都是一段时间内对于学生在校表现的反馈。我校在2018年度夏、秋两季分别由白校长带队,前后共计8位教师走访31人/次,涉及18位享受义务阶段住宿生生活补助的学生,及10位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的幼儿,慰问物品折价为1500元。

每一次家访,都会遇到很多热心的家长,他们会拿出好多好吃的来款待我们,跟我们家长里短的聊天。今年上学期毕业的六年级高浩浩同学,从小有些智力障碍,听说我们来家访,他一早上翻越了3、4次山头,只为了早点见到我们。听家长多次提起班主任黄老师对他的种种好,我们还觉得没有给他教更多知识而感到羞愧,但家长却连连感谢,在家长看来,我们教会的他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现在上二年级的杜兴宇同学,学习成绩名列,刚开始住校的时候,他总是哭着想回家,问他“为什么不住校”?他总会说“想奶奶”了。经过家访才知道,杜兴宇同学父母均有智力缺陷,连独立生活都是问题,这孩子从小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回去之后班主任刘老师告诉他“天气凉了,让奶奶每天接送,会让奶奶着凉感冒的,要自己学会独立生活”,他心疼奶奶,这学期开始住校,再也没有哭闹过。

六年级李宇丹的愿望是做互加计划的一名老师,被互加计划的安妮老师亲切地称为“互加计划最小的员工”。今年上学期家访,她家是最贫穷的。家中姊妹众多,她的父母为了供养她们上学,新修不起一间象样的房子,就连一些文具和服装都是爱心人士赞助的。通过互加计划的课程让她获得了快乐与满足,得到了尊重与自信。

通过家访活动,让我们见证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看着十几岁的孩子给我们端茶递水、帮奶奶打理家务时,让我们感觉肩上的担子越发沉重;通过家访活动,也让我们了解了“穷人不穷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些家长用一辈子的心血供孩子上学,只为让孩子的出路更好一些;通过家访活动,更让我们明白了教育对于穷苦人家的重要性,“育人高尚、成才光荣”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使命。

5、聚焦周末留守,凸显人文关怀

我校的学生都是穷苦出身,以种地为生的很多家长,在农忙季节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接送他们的孩子,只能委托学校来照顾;以打工为业的家长有时外出数月不归,学生在学校一呆就是数周,有时是数月,甚至是在寒、暑假才能与亲人们团聚。

五年级潘楚楚与四年级潘琪琪为亲姐妹,她们已经好几周没有回家了。她们俩家境不好,由于母亲存在智力障碍、奶奶年迈,她家附近又没有寄宿制学校,在她7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才找到梁家沟小学——这所离家近又能住宿的学校,只上了一年幼儿班就走入了小学阶段。她们想念奶奶,却不能经常回家,因为她们家距离学校往返差不多100公里,父亲是一个人骑摩托车寒来暑往供养他们读书。冬天快来了,外面天寒地冻的,他们担心频繁接送浪费钱,还怕父亲有危险。

记得去年他们父亲在外打工时,遭遇车祸差点保不住性命,最终上天怜悯卧床休息数月,那段过往其实是隐瞒着他们姐妹俩的。“不管结局如何,不要苦了孩子们。为了孩子们,我要好好活着!”就这样奇迹发生了,他站起来了,可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伴再也没有站起来。

生命本身无比脆弱,但正因为心有牵挂,才能在灾难面前变得强大。我校像潘楚楚姐妹俩类似家境的贫困生有十几名,也许有时候把他们留在学校,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扶。有的学生周末回家吃不了一顿饱饭,来学校后的第一顿饭吃的是狼吞虎咽,白校长就看着心疼,对他说“孩子,吃饱了吗?没吃饱那儿还有呢”。

周末本来是全体师生休息的时间,但因我校仍有家庭特殊的学生留校。为了留住乡村教育的希望,白子义校长常年坚守在这里,为这些苦命的孩子们留住那些可贵的欢声笑语。食堂管理员景彩云开学至今没有回过一次家,为留守的学生把好食品安全关,既要让他们吃饱,更要让他们吃好。

两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两天中,孩子们可以睡到七八点起床,整理好床铺、梳洗打扮一番。白校长陪着他们早读,陪着他们吃饭,陪着他们做游戏,陪着他们完成好周末作业……他知道孩子们想家,那就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那个在乡村学校工作了30多年,却依然有一颗仁爱之心的“大家长”,用48小时的表达着对于贫苦子弟的怜爱与柔情。

乡村教育是一份丰功伟业,它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给予乡村孩子一个圆梦的机会。精准扶贫对于学校来说,就是运用一切教学资源,为学生的未来保障护航,要让他们不在生生世世扎根于黄土,像被风吹起的蒲公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只有真正的走出去,才算真扶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