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教育的选择
下面是我昨天看的一本书,这本书我读得最多的是第二部分教育,在此写一点记录和心得:
1. 高中和高考,是为了给人的未来进行分类
这点我是同意的,大学里所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只有考取到那个分数才可能学会,两个高考成绩相差悬殊的人去到同一所大学,他们在大学期间的成绩和未来,未必与此有关。
问题只是,大学的资源有限、名额有限,社会上好的机会有限,所以,才有了种种的考试和资格要求来把人进行区分。得到了,人生就是一番新天地,得不到,未来得到好机会的概率就会变小。
但也有例外,调查发现,对于家庭资源较多,以及有资格选择名校却没有选的孩子来说,未来的前景并不受多大影响。
所以,到底要为高考付出多少努力,可能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和父母的学历背景有关,和家庭资源有关,和孩子禀赋有关。
总之,资源越多,孩子未来的选择越多,越不必为高考付出太多,因为无论怎样,都有比较光明的未来在等着他们,那个时间,可以做许多让孩子开阔眼界或是得到快乐的事情;而家庭资源越少,孩子未来可能的选择越少,为高考付出或许就是值得的,因为,如果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孩子仍然回到现有的生活和圈子里,而如果取得了很理想的成绩,或许就实现了一个家庭的跃升。
2. 早教的意义
先说书中观点:刻板学习没意义。
这点和我的认知一致,我妈妈看到一些炫耀小小孩子读书识字的视频就会给我看,还惊叹人家孩子怎么这么厉害!
我总是不以为然,而且不屑且气愤,我很厌恶这种给小小孩子强行灌输刻板知识还出来炫耀的做法,这明明是拔苗助长伤害孩子,怎么还反而出来炫耀?!
但我妈妈不听,她依然认为这些孩子很厉害,是小天才!
我和作者的观点相同:让一个3岁的孩子去学习认她5、6岁就可以轻松认识的字,或是去刻意学习那些随着成长自然而然会掌握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
书中提到了一个实验,几十年前的德国,有人提出给幼儿进行早教,好在政府没有马上实施,而是做了一场涉及数百家幼儿园的调研,其中一部分是以教授知识为主的幼儿园,另一部分是以玩乐为主的幼儿园。
跟踪发现,这些孩子们刚刚到小学的时候,确实早教组的孩子们在成绩上占有优势,因为那些内容他们都学过;但是四年级开始,这些优势便消失,而且被玩乐组的孩子们迅速反超,而且一直领先。
更糟糕的事,受到一两年早教的孩子们,不仅成绩普遍落后,而且在社交、人格方面存在更多问题。
经过这项研究才发现,对孩子过早的教授知识,是对孩子一生的伤害。在该玩的时候没有尽兴的玩儿,而被要求和束缚,自由探索玩耍的天性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释放的孩子,几乎影响了一生的发展。
我的一个小侄女,今年一年级,我哥说她现在上学很轻松,因为老师教的东西她在幼儿园都学过了,常常说太简单,听老师讲的都知道。
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一年级的课程本就简单,但孩子在刚刚接触学校,需要养成一些专注、认真、谦虚、探索等重要习惯和品质的时候,因为这些内容自己全知道,便认为没有必要再听课,难免会出现溜神、自满、对老师所讲缺乏耐心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幼儿园讲了小学一年级甚至更多的课程,那孩子们上小学时的那前两年听课的时间该做什么呢?怎样形成对老师的认同和尊重?会到了二年级老师讲的内容因为还没有学过就开始专注了吗?
这些都是我很疑惑的问题,所以,我不喜欢一切管束幼儿所谓“知识”的拔苗助长式的做法。
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到了那个层次,自然就懂得了,为什么要提前在该玩的时候去教这些没意义的事情?
而且孩子存在的个体差异,天性禀赋不尽相同,实在不应该进行无谓的比较。
不过,我也不认同对孩子放任不管,因为城市里的家庭环境相对单一,我理解的“早教”,是一种启蒙,尽量给孩子创造接触不同环境和氛围的机会,不给孩子设置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给她种下喜欢这个世界、喜欢分享、喜欢探索、常怀好奇之心的种子,我想更为重要。
3. 工业品、工艺品,与艺术品
这是三个对应的社会角色的概念。
工业品,顾名思义,廉价,大批量生产,很容易被替代,这对应的是没有自我主见的,随波逐流的大多数。
工艺品,价值高,量少,往往放在精致的橱窗中,但说到底仍然是可以标准化生产的一种“商品”,虽然漂亮,但有明确的价格。这对应的是相对少数的社会精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目标,精心打扮,待价而沽,比如一块名表,或者一件高档的实木家具,即使贵,但都在一定的预期范围之内。
艺术品,无价而独一无二。当然,现在的许多所谓“艺术品”也都是在商业化的运作中等待着好的价格被买走。那么这里我想作者的本意可能更接近“收藏品”。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纪念价值,与众不同,有独创的价值和意义。这对应着更少部分追求某种境界的开创者。
再回到第一部分,我们的教育,本不是为了把人人都变得优秀,自古便如此。
社会如同生活,不需要那么多的艺术品,相反需要最多的是低成本的工业品,不需要多么漂亮、多么与众不同,它们只需要具备最基础的功能,满足我们生活的基本需要。
再高一点的追求,或许就是由“普通”变得“精致”,我们不满足于吃农药灌溉的蔬菜,而要求“有机天然”,我们不想要随随便便的几块木头打成的书架,而要求贵重精致的实木,我们不要普通的一千块的电视机,而要更清晰的4k索尼……但是,这些所有的加起来,可能也不如那有些人家里的一幅画。
拥有艺术收藏品的家庭,就更少了,如同称为收藏品的人一样。
如果人人都能拥有,自然也不再是奢侈品或收藏品。
教育的意义,虽然有一部分是希望这个世界更好,但不可否认,更重要的是希望这个社会继续平稳的运转。
4. 美国的教育阶层
令许多人所惊叹向往的那种精英式的美国教育,前提条件往往是你本来就属于”精英“这个阶层。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隅。
如果这个世界都是精英,谁来管他们的衣食住行?谁来为他们建桥铺路?谁来为“精英”的生活服务?
当然,所谓的“精英”,其实也不过是为统治者而服务。
书中描写了美国的教育中深深体现“因人而异”的四个阶层的教育。
第一个阶层,往往是贫民家庭的孩子,老师只讲对与错,强调服从,不容任何质疑,不存在尊重与为人师表的概念。
第二个阶层,平民家庭的孩子,有点类似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老师的素质有所提高,除了对与错外,开始注重孩子们的演算、推理与逻辑,也就是要具备一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然以考试为主。
第三个阶层,就是我们最常了解到的“精英”阶层的教育,一般是出身中产家庭以上的孩子,未来他们常常被寄予上名校,从事“金融、医生、律师,以及咨询“一类的工作,他们从小学便会开始独立研究课题,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个阶层,是社会的统治者和财富的最大拥有者,他们从小学习的没有对与错的概念,而是决策、推演结果、以及担当和负责。
可以想见,这从小被种下的不同的教育根基有多么深,又将怎样影响孩子的一生,当然,从出生的时候,很多孩子的一生就往往被注定了,教育,是让她们的未来走向本该有的位置。
所以,教育没有对错,而是思维和选择,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就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大多数人所需要的,并不是什么阶层的跃迁,体面的生活,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