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2
典雅大气的苏州博物馆
说起贝聿铭,对他的最初印象源于他设计的法国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675片钻石状的玻璃小金字塔,晶莹剔透,优雅别致,十分漂亮。三个紧邻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和蓝天白云、玻璃金字塔的倒影相互交融,把光与影完美结合。在拿破仑大厅仰视,可以欣赏卢浮宫优雅的建筑,让内外相边接,着实创造了划时代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欣赏大师的才华,一直对苏州博物馆情有独钟。今日终于目睹了仰慕已久的博物馆全貌。
午饭时间抵达苏州,来不及用餐,伴随着呢喃的苏州评弹声路过拙政园,穿过用金山石铺设的典雅恬静的步行街,顶着36度的骄阳排队一个小时左右,凭着身份证免费参观博物馆。好在有志愿者端来冰水解渴。真是后悔没有做好功课,否则提前网上预约后就能通过绿色通道进馆了。
一进馆大厅,就激动起来,透过玻璃,庭院里酷似一副清雅幽静的山水画映入眼帘,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粉墙黛瓦、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翠竹疏林,铺满鹅卵石的池塘,构成了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假山用片石来摆放,将浑厚的大石头切片,再高低错落排砌,营造出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粉墙就是白墙,黛瓦不是传统的小青瓦,而是永久不褪色的深灰色花岗石,“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山水意趣,建筑景观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感觉这不是博物馆,而是拙政园似的园林景区。
转过身子,往西厅参观,又是一阵赞叹。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充满了情趣与匠心。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优美的三维造型效果,玻璃屋顶与石屋面相互映衬,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绘画,透过玻璃屋顶,能够看到湛蓝的天空和飘浮的白云。
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成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和展区。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又有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贝聿铭酷爱三角型与光线,“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名言。博物馆也如卢浮宫的设计,光线与空间的结合,透过简单的几何线条来营造光影变化,使空间变化多端,展厅连接处还有园林窗格和天井设计,让景色随脚步变化,随视角变化,让人在移步换景之间,借助光线的忽明忽暗,产生不同的视野与感觉。人在室内也能欣赏室外美景。
��
西部主展区设有吴塔国宝、吴地遗珍、吴门书画、吴中风雅四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有青铜器、瓷器、玉器、竹木、书斋陈设、文具、赏玩杂件、民俗小摆设、织锦服饰、宋画书法等陈品。五代秘色瓷莲花碗陈列在显眼的位置,是国宝级文物,也是镇馆之宝。它构思巧妙,造型精致,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釉色滋润内敛,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博物馆大门,是有人文情怀与典雅气质的精致门庭,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并不是高墙相围,朱门紧闭。它有气派,但又有邀人入内的感觉。整个博物馆建筑低调不张扬,不高于周围的建筑,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将自然融于建筑,创新又能与传统融合,借鉴古典园林的风格,神似而非形似,从而使得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相适应,与苏州的城市肌理相融合,使人于传统中充分感受到苏州的现代,又于现代中细细品味到苏州的底蕴。
博物馆出口就是忠王府,是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整座建筑雄伟壮丽,也是博物馆老馆,与周边园林名胜珠联璧合,妙相辉映。
一个下午,领略了古城苏州的繁华与亮丽,也感受了苏州古城历史沧桑的缩影。文化之旅完美收官。
理相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