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训练精英群散文成长励志

追随者

2019-06-13  本文已影响1人  洪一念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是一种信仰。

在文字面前,我是一名虔诚的追随者。

01

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我遇见了师父。

师父是一位比我大10岁的小大人,他刚从大学出来,在我们学校担任代课老师。

师父酷爱文学,每次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除了课堂里的内容,他还会延伸到一些课外的相关知识。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师父就会举办一场智力比赛。这种比赛,很多题目都是课外知识的累积,每次遇到比较困难的题目,就会有一种很强的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师父会在比赛结束后,进行一次深度的教导:我们的比赛,还会继续。如果你们想要在以后的比赛中,拿到冠军,就要在平时注意积累知识。多看书,多读书,把看到的知识记起来,不管你是记在笔记本里还是记在作业本里,最重要的是要记在脑子里。

“多读,多看,多记。”

我把师父的话,听进了心里。不曾想到,也就在那个时候,我便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师父在离开学校之前,送给我三本《少年文艺》。在《少年文艺》里,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字,让我感受到生活中的更多乐趣,于是,我的心里默默地喜欢上文字。

02

一个学期后,我开始有了一个梦想的雏形:写出可以让人喜欢的文章。那个时候的自己,总是觉得,文字让我激情澎湃,满心欢喜。可以描绘出青春的憧憬,可以勾勒出未来的蓝图。

从文字里获得的快乐,我称之为“养料”。快乐是“养料”,梦想是“种子”。有“养料”的滋润,“种子”长势极好,不惧风雨,无惧严寒。

我开始写出成篇的文章,在每次考试中,作文的得分都不会太差。

如果种子可以持续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便会长成一棵大树。可是生活总是喜欢考验每一个人,顺境不会太长久,逆境却是经常有。

离开学校的时候,我还只不过是个孩子。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梦想的承诺。但是,这颗梦想的种子一直都存留在心底的某个角落,不曾枯萎。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开始蔓延,开始成长,开始在心里形成一股力量,一股支撑着我不忘初心的力量。

在国外的那段时间里,图书馆是我最常出现的地方。翻阅着一本又一本国内作家的书籍,竟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文字,突然变成心中的一种温暖,这种温暖有一个名字,它叫:乡愁。

03

因为心里对这份乡愁的崇敬,我开始做一些旁人认为有点傻的事情。

每次回国,我都会寻找一些叙述家乡故事的书籍,然后再带到国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好书:《奇人趣事》。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有着独特魅力的本地人,他们里面有草根人物,有艺术家,有书法家,有医学奇才……

看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是震撼的。因为,我们身边的这些奇人,文字都将他们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么有乡土气息的书籍,我应该推广给更多国外的宗亲。

抱着这样的想法,一到国外,我便到处去寻找家乡的公会。以唐人街为起点,我开始满城去搜索,当时的网络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不会使用百度,更没有高德地图,完全就是凭借自己手里拿的一张地图在模凌两可中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同安公会,也找到了厦门公会。可惜的是,位于牛车水的厦门公会进不去,后面又辗转到同安公会。当我把书籍递给公会的人的时候,自己有一种完成使命的感觉,我把国内的那份乡音分享给海外的宗亲,希望他们可以感受到来自家乡的问候。

问候是亲切的,是温暖的。这份问候,来自于朴实生动的文字,来自于赤子之心的本土学者。而我,志愿成为这份问候的传递者。

石火光阴,一个转眼,便是十年。

心中那颗梦想的种子,伴随着自己对文字的百般不舍,渐渐地开始从岁月的泥土里破土而出,呈现萌芽状态。

当你开始重新拿起笔的时候,你的梦想就会再次被点燃。经过两年的努力,我重新找到写文的勇气和灵感。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这句话用在文字的身上,最合适不过。没有任何舍弃的理由,因为它一直陪伴着自己的成长。

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感情遇到挫折的时候,生活遇到纠结的时候……我用文字梳理了自己的情绪,理清了头绪,写下日记,砥砺前行。

现在,我依然拥有和文字交集的机会,做着和文字相关的工作。时间证明,现实很骨感,梦想也会很丰满。只要你不放弃,希望一直都在你的手里。

当文字融入到生活的时候,它已经不仅仅是梦想那么遥远,它是一道光,照耀着我们的生活。

因为热爱,所以追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