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往事93 葵丘会盟
郑文公向齐国请求结盟,标志着周惠王的抗齐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也就在这一刻,周惠王自己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鲁僖公七年闰十二月,周惠王去世。
就这样,他留下一地鸡毛,自顾自地走了。什么天子之位、太子之争,一切和他再无瓜葛。接下来,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周惠王去世给一个人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危机。
这个人就是太子郑。
新机遇:他终于媳妇熬成了婆,可以转正了,理论上讲,他已经是下任周天子了。
新危机:想成为正式的周天子,他还需要跨越最后一步——登基。
可别小看这一步,朝堂宫闱,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别说有事一石可激千层浪,就是无事也能平地起波澜,搞出点事情来。
纵观中国历史,有多少太子最终止步太子,无缘天子大位。他们有的倒在了等待的路上,有的输在了登基的最后一刻。
太子郑也有过等待的煎熬,幸好他挺过来了。如今当他面临最后的考验时,他再次忐忑不安起来。
因为父母的宠爱,弟弟王子带的野心已经越来越膨胀,实力也越来越强,这个节骨眼上,他很有可能会动手发难,抢班夺权。
为了稳妥起见,太子郑选择秘不发丧,隐瞒了周惠王的死讯,然后立刻派人通知齐桓公,让他想办法助自己一臂之力,安全上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6365412/b4d37ed5ce662bf1.jpg)
收到太子郑的告难,齐桓公不敢怠慢。
鲁僖公八年正月,齐桓公、宋桓公、卫文公、许僖公、曹共公、陈国太子款和周王室使者在洮(tāo,音滔)地(在今山东鄄城)会盟,再次发表声明支持太子郑:如果谁敢窜出来搞事情,一定让他早登极乐,灰飞烟灭。
诸侯们又搞联欢,让郑文公馋得眼红,他再次请求结盟,希望齐国人能带上自己一起happy。
有了诸侯的站队,太子郑感觉腰杆直了。他终于顺利跨越了最后一步,妥妥地坐上天子宝座,成为名符其实的周天子,是为周襄王。
大局落定,周襄王这才对外公布了父亲周惠王的死讯。
襄王定位,郑国请盟,齐国人的霸业节节高升,如日中天。
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盟国之间的关系,重续旧好。第二年夏天,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大会诸侯,参加此次大会的诸侯有齐、宋、鲁、卫、郑、许、曹七国。
不但如此,新任天子周襄王为了表达自己对齐桓公的感激之情,派使者给齐桓公颁发了一项特殊荣誉——天子赐祭肉。
相传天子赐祭肉,只赐给同姓诸侯或是二王之后(夏和商的后代),其它异姓诸侯一般都没有资格。
如今,齐国却能以异姓诸侯得赐,其风光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齐桓公能得此殊荣,除了有扶立之功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齐国人的强大实力。
时代变了,周天子也不得不顺应潮流。
周天子如此殊荣,让齐桓公受宠若惊。当他见到使者后,赶紧准备依礼走下台阶,行跪拜礼接受祭肉。
这时,赐肉使者宰孔发话了:天子有令,让我代为传话:伯舅(指齐桓公,因齐国是周王室的异姓诸侯,互有婚姻,所以称之为伯舅)年事已高,居功至伟,特加赐一等,不必下阶受拜。
齐桓公心中甚喜,天子赐祭肉,而且不必下阶受拜,这待遇可谓宠冠天下,无人能及了。可是,一直以来自己举的都是尊王大旗,今天有众多诸侯在场,自己岂能托大,在众目睽睽之下,不下阶受拜,辱没天子。
所以,他连忙回答:天子之威近在咫尺,小白如果贪求天子之命,不下阶拜受,恐怕自己都会跌落下阶,使天子蒙羞,小白哪里敢不下阶拜受?
说完,他走下台阶,跪拜,再登上台阶,接受祭肉。
到了秋天时分,诸侯们在葵丘盟誓,发表了一个联合公报。据《孟子·告子下》记载,当时的盟约有五条:
1、 诛杀不孝之人,无易树子(不废嫡立庶),不以妾为妻;
2、 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3、 尊老爱幼,不怠慢宾、旅之人;
4、 官不世袭,职不兼任,合理取士,不枉杀大夫;
5、 不乱筑堤,不禁止邻国来采购粮食,有赏必告(报告盟主)。
大会还约定,凡是参加盟誓的国家,盟誓之后,不计前嫌,重归于好。而且此次大会,由于大家的互相信任,不歃血而盟成。
毫无疑问,对齐桓公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至此,他的霸业达到了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