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读书/分清这三个点,语文就OK

2022-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槿花等春天

语文教师,被捧为神话至今无法超越,莫过于魏书生老师。

当99%的语文人糊里糊涂地教着语文的时候,魏书生老师这个大明白人首先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了清楚的划分:

“死的东西”、“活的东西”和“似死似活的东西”三种。

“死的东西”即需要学生“记忆的活儿”,就是教材里面的生字、短文、新词、文学常识、以及知识短文、单元分析、书后的语法、修辞、文体知识,也包括文言文的翻译以及诗文背诵。即字词句、语修常。通过知识树、知识清单、竞赛等等方式来完成,这些一点也不难。

“似死实活的东西”就是一些语文知识,固定的。例如说明的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划分层次的方法9种、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6种等像公理公式一样的知识,被称为“似死实活的东西”。这些好像是“钥匙”,学生用这类“钥匙 ”就能打开“一扇门 ”(一类文)这些一次就可以讲明白,讲穷尽,随后就是练习强化的问题。

“活的东西”就是“思维的活儿  ”。就是一篇篇课文的段意、中心、结构分析、以及课后的相关练习题答案。魏老师认为教材后的练习,体现了学习的重点,有一定的梯度、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做这些习题。清楚明白地“把思维要干的活从记忆部分拿出来”。

这种划分方式你认同吗?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魏老师多次强调,要使学生“把活的东西学活、死的东西学死”,这样学生就感到心里有底,就会觉得“语文就那么回事 ”。他主张教学的时候倒过来,最重要的东西紧紧抓住,活题讲活,死题死抓,次要的基本不花时间,主要的抓住,一般大分就到手了,小的零碎的该丢就丢。这样是不是合适点?

我的思考是“活的东西”教学中怎么处理?思维有哪些方面?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活”。这不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也是所有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大概念教学中要求师生抓住核心概念,弄清本质问题,画清概念地图,习得可迁移的、重要的、高位的、具有中心性、可以辐射的大概念,通过单元教学,明确单元目标,以终为始,通过评估任务的具体达成,以每节课的细化强化落实KUD,形成核心素养。

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思维的训练在哪个环节强化?每单元每节的思维侧重点需不需要区分?最重要的是老师如何强化思维训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