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外界的误解》【723】
大家好,我叫王丽娟,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如何面对外界的误解》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这是一句很委屈的话,孔子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就是我侍我奉我的君王,一切都按照礼数来行事,但是别人以为我在谄媚。
孔子内心对君王当然不是谄媚的态度,而是尊敬,尊敬,是孔子认为作为一个臣子一定要有的态度。
《论语》第十篇《乡党》全是讲孔子待人接物的,到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孔子见到君王是是什么样子的,如何鞠躬,如何跪拜,鞠躬完如何往后推,这些细节动作,在其他人看来可能真的觉得恭敬得的有些过分,觉得他也太夸张了,太殷勤了难道就不能把领导当做普通人去对待吗?
但是孔子认为不行,这是君臣之礼,是一定的遵守的。
《樊登读书》的主编慕云五老师是樊登老师的大学同学,有一次,我俩走在大学校园里,迎面遇见了将德明校长,我见到校长,下意识的想躲开,慕老师见到校长以后,立刻站直,鞠躬说:“校长好,”结果把校长吓了一跳,因为在现代的校园中,很少有民国范的学生,毕恭毕敬的向老师鞠躬问好。
很多人不在觉得礼是重要的事情,莫老师是在献媚校长吗?完全不是他只是在用最朴实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尊敬,正如孔子说:“事君尽礼,人以谄也,”只是做到事君尽礼,内心有本分就够了,别人会怎样评价,会不会以为你是在献媚,无关紧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儒家在后期被很多人职责,被社会逐渐抛弃,尤其在战国时期,儒家的声音已经变得很小了,孟子甚至认为自己如果再没有强烈的态度,在不论战,儒家就消失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家事君尽礼,的流程太多,太复杂,话费太大,受到了大家的反对。
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以孔子的这句话中理解儒家对礼的初衷,这些礼仪可能过于繁复,不淘大家喜欢,但他们做这些绝不是为了谄媚君王,而是为了表达内心真正的尊敬,是谓“事君尽礼。”
从前几句话中很明显的能感受到在哪个时代,孔子对于礼仪的重视和感慨,不管是哪个地方的礼仪,孔子都有赞同与反对,同样也有自己独一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