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虎父无犬子!一对被世人遗忘的南宋父子,结局何其悲烈!
1115年,15岁的赵桓迎来人生幸福时刻,携手大宋海选的太子妃共入洞房。
千里之外的荒凉漠北,40岁的耶律延禧跪地哀嚎。他不仅败光辽国的大片疆土,连妻儿老小也几乎被屠杀殆尽。
干翻天祚帝的人叫完颜阿骨打,这一年已经48岁了。他带领女真农奴翻身把歌唱,并且出任金朝的开国皇帝。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一场命如草芥的大时代即将来临,万千生灵悉数会被裹挟进去。结局最为悲惨屈辱的人,莫过于赵桓两口子。
因为,赵桓就是未来的宋钦宗。
江西吉水的乡间小道,一群读书学子脚步匆匆,他们正前往汴梁参加国考。
30岁的杨邦乂走在最前面,他是这群人里的带头大哥。几次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反倒成为十里八乡的活地图。
杨邦乂低头看看脚上的新鞋,一步步踏上黄土飞扬的老路,心想这次要是再考不上,就去找个谋生的活计。
当空烈日,暴晒着田间劳作的昔日同窗。
老同学们带着娃娃下地干活,看见杨邦乂路过就打声招呼。曾经亲密无间的少年好友,如今并没有太多共同话题。
今年收成还行吧?凑合。
今年复习的咋样?够呛。
多年没见思聪了,他现在混的如何?
人家是大公子,后浪导演都请不动。
热情而沉重的尬聊之后,杨邦乂背起行囊继续赶路。许多求学时代的旧事浮上心头,还有被人当众捉弄的糗事。
从那时起,杨邦乂才明白人和人不一样。
那年考上县里的重点学校,杨邦乂整日埋头苦读不偷懒。
有个舍友的家庭条件好,每年收租的利息都花不完。他认为拼命学习对脑子不好,邀请杨邦乂来家里做客吃饭。
小杨第一次走进大户人家的宅院,很好奇每个房间为啥都亮着小粉灯,经常参加活动的同学强忍住才没笑出声。
刚吃几口菜,一个个衣着简单的小姐姐进来了。
杨邦乂的脑袋当时就炸了,立马直挺挺站起身来。他满脸通红地冲出包厢,那帮人搂着娼妓笑的东倒西歪。
杨邦乂回到宿舍不说话,越想越觉得耻辱肮脏。他将全身衣服脱下来烧掉,裹着破被单蹲在床上做自我检讨。
这些衣服,是他几个月的伙食费。
那顿饭局,是农村老家的年收入。
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故旧家。酒数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趋还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责。
一个人的心志,往往会表露在取舍之间。
恢弘阔气的汴梁城,将杨邦乂的忧虑一扫而光。
进京路上,他还患得患失般思考人生。和赤膊犁地的同学杵在地头聊天时,双方眼神里都潜藏着一丝丝羡慕。
如果我坚持几年,也能像你这样追寻梦想。
如果我早点放弃,也会想你这样埋头过活。
踏入京都,车水马龙又卷起杨邦乂的雄心壮志:去他娘的,哪有那么多如果,老子这把还是要梭哈!
这一次,杨邦乂考中进士,被分配到溧阳当县令。
他耗费半生时光做赌注,终于捧起大宋王朝的铁饭碗。等拿到手里仔细一看,已经千疮百孔的连条泥鳅都养不活。
宋徽宗为了化解财政危机,采取简单粗暴的明抢战略。各地老百姓穷的吃不起饭,纷纷扛着农具加入盗匪组织。
水泊梁山只是无数小团体之一,溧阳的造反头子连省会城市都霸占了(叛卒周德据府城,杀官吏)。
杨邦乂默默坐在县衙大堂,挑选心志软弱的递刀子选手。
又到了晚餐供应时间,县大牢里的赵明收到八菜一汤。
老赵:哟,今天是啥好日子?
狱卒:你猜。
老赵:你们批准我保外就医?
狱卒:你再猜。
老赵:猜你妹!等周大哥来了弄死你们。
狱卒:吃完断头饭,我们先弄死你。
老赵:做人要守时啊,这还没到秋后啊。
狱卒:你打劫时也这么讲究吗?
赵明被拖到院子里,趴在地上哀求给自己留条活路。杨邦乂极其鄙夷的看着他,却不得不和这种货色做交易。
邦乂欲诛之,因谕之曰:尔悉里中豪杰,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不惟宥尔罪,当上功畀爵。
老赵一听干掉周大哥还能做官,立马跳起来强烈谴责周德。他从八岁骂到八十岁,连标点符号都不带重样的。
绝大多数小社团,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烧杀抢掠。他们凭借暴力手段破格获取,内心却对官家充满羡慕和畏惧。
那些心志软弱的人,不可能具备义气或者情谊。
杨邦乂承诺带人头兑换职位,当众敬酒三杯感动的赵明稀里哗啦(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越翼日,讨平之)。
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反活动,被一个策反小弟搞得就地解散。立国一百多年的大宋王朝,也被一个书画主席弄得风雨飘摇。
杨邦乂始终在磨砺坚毅心志,直到将心肝挖出来给世人看。
1125年,金朝大军南下攻宋,宋徽宗急忙将公章丢给儿子。
25岁的赵桓一脸懵逼,他还没开始坑爹就先被老爹坑了。在群臣口水四溅的对骂声中,宋钦宗战战兢兢走上皇位。
战或者和都不是问题,摇摆不定就很容易出问题。
提拔李纲决意抗金
跟着李邦彦准备跑路
派出李棁向金人割地求和
亲自前往金营表示俯首称臣
大肆搜刮民财给金国交保护费
二次进入金营谈判沦为阶下囚
第二年冬,金兵攻破国都汴梁。大肆抢掠一番之后,驱赶着徽钦二帝和数万百姓北上(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
没有剧情反转,等待他们的除了凌辱就只有折磨。
赵构扛着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招牌,雄赳赳气昂昂的逃往山东。看到全家人彻底没救了,才回到商丘重组领导班子。
金国发现宋朝冒出新老板,调转枪头又是一番穷追猛打。赵构连夜游过长江,经扬州逃窜到杭州才停下脚步。
那位在北方玩命抗金的老将,从两千人扩充出七十万军民武装,狂写二十四道奏章也请不动赵构回家看看。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背疽发作血流如注,临死前还在高喊:过河!过河!过河啊(见秦岭一白.宗泽篇)。
此时的宋高宗,差点被苗刘兵变赶下台(见秦岭一白.韩世忠篇)。
宗泽死后,宋高宗委托杜充负责北方战务。
杜充崽卖爷田不心疼,一到任就驱散民兵队伍,让他们滚回老家各找各妈(泽在则盗可使为兵,充用则兵皆为盗矣)。
老杜的初心很简单:只有彻底放弃北方土地,我才能早日回到江南安全区,至于失地百姓怎么活关我屁事。
1129年,黄河以北的宋军全面撤退。
一位宋将死盯着滔滔黄河水,仰天悲泣道: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
这人就是岳飞,当年被宗泽从刑场上救回来,一直在抗金前线奋力厮杀,却忘了真正的战场是高端大气的朝堂。
宋高宗对杜充的工作予以肯定,并破格提拔为同平章事。岳飞和杨邦乂等人垂头丧气,在建康城是属狗不理的。
故地重游,是想追寻美好回忆。
死不回头,是在逃避凄惨记忆。
自从北方不再传来消息,赵构内心也不用备受煎熬。他对父兄和亲族的愧疚感,好像随着故土一起被丢弃干净。
对嘛!这才叫新时代新气象!
宋高宗刚刚成功地麻醉自己,就被金兵的大嘴巴子抽醒了。
宋军撤离中原三个月,完颜宗弼挥鞭南下饮马长江。宋高宗命令杜充死守建康,自己带着群臣家眷撒丫子跑路。
绍兴、宁波、舟山...宋高宗穿过人山人海,一直逃入茫茫大海才稍作停歇,他的心情也随着孤舟日夜漂泊不定。
乱世生灵贱如草,只有心志能将人划分出三六九等。
金兵围攻百里之外的乌江,杜充躲在建康城内瑟瑟发抖,更不许岳飞外出救援(充性酷而无谋,士心不附)。
直到金兵一路杀向建康,杜充才慌忙派遣宋军迎战马家渡。宋金交战还没分出胜负,有些人就提前崩溃了。
陈淬率军死战,王燮坐视不救。
陈淬全员战死,王燮率军逃跑。
杜充按兵不动,直接投降金国。
岳飞孤立无援,退守城北钟山。
金兀术没想到南宋大本营如此脆皮,更没想到南宋降臣竟如此不要脸皮,他还没有发力就齐刷刷跪倒一片。
户部尚书李棁、直学士陈邦光投怀送抱,打着横幅欢迎完颜将军入住建康(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率官属迎拜)。
金兀术趾高气扬的策马入城,却看见道路中间直挺挺站立一个人,高举着无比鲜红的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嘿,这老东西还挺有骨气(惟邦乂不屈膝)!
伤口汩汩冒出来的鲜血,一点一滴渗入脚下的黄土地。
杨邦乂时而有种眩晕感,时而又被疼痛撕扯清醒。十四年乱世为官的生涯,或许让他看清韭菜们的无奈命运。
贵族当家,多少还有收割周期。
盗匪当家,往往只会连根抢夺。
胡虏当家,抢完还要铲平地皮。
杨邦乂想起赶考路上的老同学,他们顶着烈日在田间常年劳作。辈辈儿孙供养着大宋官家,却没人顾及他们的死活。
北方已经血火连天,南方别再重蹈覆辙。
既然你们见人就跪,那就让我扛起信念。
来吧!有什么套路就尽管使吧!
金兀术说服不动他,就派人许以高官厚禄劝降。邦乂以首触柱础流血,曰: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
第二天,金兀术请李棁和陈邦光等人吃席。共同探讨如何才能降服杨邦乂,好给南宋君臣竖立一个投诚榜样。
杨邦乂刚被带进来,就指着那两位骂道: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
刘团练害怕惹恼金兀术,拿出纸笔写下“死活”两字,并恐吓杨邦乂说:若无多云,欲死趣书“死”字!
杨邦乂二话不说捡起毛笔,当场写出一个大大的死字,宴会厅里顿时鸦雀无声(金人相顾动色,然未敢害也)。
金兀术端起酒杯打哈哈,还没开口就被杨邦乂怒怼道: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
完颜宗弼是阿骨打的四儿子,在金国战功地位无比显赫。他连大宋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哪里受得了这种刺激。
宗弼大怒,杀之,剖取其心。
杨邦乂的心肝被挖出来时,宋高宗正在大海里移动办公。
敬佩?感动?羞愧...,没有人知道赵构的心理活动。但是面对如此惨烈的真实案件,不制作宣传材料太可惜了。
金兀术没能做成的事情,宋高宗干的很漂亮:赠直秘阁,赐田三顷,官为敛葬。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
然并卵,赵构还是不愿意上岸,南宋的软骨头还是那么多。
杨邦乂只活到44岁,前30年都在忙着复习备考。老天让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或许就是为打磨出坚毅的心志。
他用生死取舍展现出心志的力量,虽然不一定能扶起心志软弱之人,但必定能加持心志坚毅的铮铮铁汉。
比如:文天祥、陆秀夫、杨继盛、谭词同...
杨邦乂的现存史料不全,写到此处就算人生落幕。但是就他的刚烈大气而言,与当下知名度着实不太般配。
本篇相比往期人物较短,秦岭一白近期带娃更新又慢。我不是拆分篇数的专业选手,还是加入杨再兴略微心安。
《宋史》记载有四位杨再兴,杨邦乂的儿子和岳飞部将都叫杨再兴,现有史料也不足以证明此二人是同一人。
排族谱的活计交给考古专家,我们先来看看杨再兴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