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写到老的故事人物每天写1000字

扶苏如果不死,能否撑起秦朝?

2018-07-22  本文已影响90人  小李飞刕

先请相关人物依次出场吧:

【男一号】扶苏......

【男二号】赵高.....

【男三号】蒙恬......

【男四号】项羽......

【群众演员代表】刘邦、陈胜、吴广......

秦始皇巡游过程中一命呜呼之后,赵高联手李斯伪造圣旨,勒令扶苏自杀。于是后人唏嘘,秦朝忘于扶苏之死。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有本文的讨论主题。

假如扶苏没有冤死,能否撑起秦朝呢?

为了从务实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看看可能继承大统的扶苏应该处理好哪些事宜。

第一、谋划皇位。

我们无法得知扶苏是否精通先秦历史,特别是帝王之道,但有一点,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肯定清楚,他的爷爷、父亲的王位(皇位)都是通过谋划而得,那时候,吕不韦一直唱主角。扶苏政治集团的三个核心人物扶苏、蒙恬和蒙毅,连老皇帝挂了的信息都被蒙在鼓里,显然在储君争夺的决策群里没有席位。失去了最有价值的第一手信息,导致扶苏政治集团处于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扶苏的威望及长子身份,加上蒙恬的30万军队,本是皇位争夺的绝对优势,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就烟消云散,这种优势牌局都被扶苏政治集团打输了,实在可惜。不过,我们还是假设扶苏登上了皇位。

第二、如何处理日趋恶化的国民矛盾。

大秦帝国的强大只能称作外强中干,只因摄于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及秦始皇超人般的统治能力,各种矛盾才没有彻底激化而酿成大祸。老皇帝一死,不管是扶苏继位还是胡亥继位,都得应对山洪爆发一样的各种矛盾。这些,绝不是扶苏的宽厚仁慈就能轻易化解。群众演员陈胜吴广造反的本质所在并非胡亥,而是风雨飘摇的大秦帝国给劳苦大众带来的深重苦难。陈胜吴广可以打着扶苏、项燕的旗帜造反,也可以单独打着项燕的旗帜,不过是找个理由而已。至于刘邦造反,连理由都可以省了,带着大家吃肉去了即可。

第三、如何处理大秦王朝与六国贵族之间的矛盾。

前面提到秦国的各种矛盾,其中与六国贵族的矛盾最为突出。前面也提到,这种矛盾之所以没有激化到酿成大祸,只是摄于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及秦始皇超人般的统治能力。老皇帝一死,两种关键性的力量难免遭到无形的重创。扶苏继续推行秦始皇的严苛法制的话,就是胡亥的结局。扶苏推行仁政的话,六国旧贵族当然开心,他们可以提前岳飞一千多年摇旗呐喊还我河山,对他们来说,这才是最大的仁政。还吧,等于葬送秦朝;不还吧,项羽代表六国旧贵族约扶苏单挑,麻烦大了。事实上,针对当时秦朝的实际情况,老皇帝的看法和做法基本是不二之选,包括焚书坑儒。那时候,你让一群脑残粉与书呆子整天谈思想和搞文化,汇六世之烈而换来的统一局面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第四,如何应对宫廷斗争。

不少历史发烧友认为,如果扶苏继位,首先干掉的就是胡亥、赵高和李斯。大家都低估扶苏的宽厚仁慈与赵高、李斯的应变能力。

首先肯定一点,扶苏不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杀自己除外),赵高、李斯的应变能力又的出类拔萃中的极品。如果扶苏继位,他会站在优势立场做出适当让步,赵高等人则会做出适当妥协,这是国民性格的一部分。在蒙恬、蒙毅的参与下,这种宫廷斗争极有可能旷日持久,而扶苏的性格恰恰就是这种局面的主导因素。

作为一代准帝王,我们来看看扶苏应该具备的两种关键性素质:判断力与谋划力。

赵高、李斯等人伪造诏书勒令扶苏自裁,诏书送达之时,扶苏就要马上自裁,这是什么判断力?蒙恬制止了,劝其“上述”,当心是阴谋诡计,最后扶苏还是自裁了,这又是什么判断力?这次考验只是扶苏人生的一个开端,却因他拙劣的判断力变成了人生的终点,可歌可泣也可悲。

看看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帝王们,有几个的帝位不是通过谋划取得。扶苏已过而立之年,老皇帝还未指定储君,扶苏、蒙恬、蒙毅等人还在傻傻等待顺利继承皇位而无所准备。导致老皇帝突然驾崩给了赵高等人一个绝好的机会将其一网打尽,他们却连老皇帝驾崩的消息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谋划能力?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去看,这是为愚蠢应该付出的代价。就算是扶苏继承帝位,他要处理的其他诸多问题,其难度系数绝不亚于谋划帝位。

不管是判断力还是谋划力,站在帝王素质的高度去看,扶苏都不行。扶苏的宽厚仁慈值得我们敬仰,但是,历代波澜壮阔的太平盛世,帝王宽厚仁慈的这种品质似乎从来没有唱过主角。

我们把文章开篇提及的人物重新排队,在此基础上补充几个关键人物进来:

【团队一】扶苏、蒙恬、蒙毅.....

【团队二】胡亥、赵高、李斯......

【团队三】项羽、张良、韩信......

【团队四】刘邦、陈胜、吴广......

团队一成员蒙恬手握重兵且政治嗅觉敏锐,可成大器,可是话语权却在懦弱寡断的扶苏手里,导致千古悲剧。

团队二的李斯,本是千古一相,可是晚节不保。在权谋水平方面比赵高稍逊一筹,最后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被腰斩告终。赵高的窝里斗水平还行,但也只有这点水平,最后遭到灭门,古今皆大欢喜。赵高最大的功劳就是把胡亥给剁了。

团队三才是毁灭秦朝的中坚力量,项羽和张良本就是六国贵族之后,值得深入讨论的是韩信。不能因为韩信贫困潦倒就把他划分到刘邦贫民队伍。从思想到言行,韩信的骨子里都渗透了士族气息。

团队四就不用大费周章讨论了,一句话,刘邦利用或整合了一切大秦帝国的敌对势力而天下在手。

最后啰嗦一次文章的标题:如果扶苏不死,能否撑起秦朝?

答案是,历史已经做出了必然的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