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教语文六

2024-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摆渡求真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概括文章中心。怎样引导?今天执教《花之歌》一文,对于以上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

阅读课怎样上?个人认为应把握三点: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前两个问题指向老师,第三个问题指向学生。

《花之歌》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诗。全文运用第一人称,以花自喻,前四段写“花是什么”,后三段写“花怎样做”。文章最后写作者的人生感悟:失意时不悲观失望,得意时不骄傲自大。我们应该用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唤起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问学生,词句段篇各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组成段,段组成篇。由此,引导学生倒推:我们要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要看什么?学生回答:段。追问:一段中心呢?学生回答:要看句。由此推出:正向(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反向(理解篇找段,理解段找句,理解句找词,理解词找字)

其次,让学生结合文本练身手。

1.提问:要理解本文的中心,你会关注本文的哪些段落?

学生回答:结尾段。

2.追问:你会从结尾段中找到哪些句子?

学生回答: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3.你会从本句话中找到哪些关键词?

学生回答: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光明

追问:顾影自怜和孤芳自赏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顾影自怜是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自己怜惜。形容悲观失望。

孤芳自赏:形容自命清高或自命不凡。

引导:这两个成语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顾影自怜用在悲观失望的情况下。孤芳自赏总在得意时。

4.连词成句。将关键词连词成句谈理解。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先找到关键段,然后找段落中的关键句,接着找关键句,最后联系生活经验连词成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