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周日,迎向周一——阅读带来的满足感
一礼拜又飞快结束了。比工作日结束更快的,是周休二日。工作日五天忙忙碌碌都是工作,周休二日则在陪伴孩子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度过。这时间过起来就更快了。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可时间却不够不够。想到周一有好几样费脑力的工作正等着我,想到下周整周都将是马不停蹄的节奏,就更加想抓紧周日的晚上多做一点喜欢的事,做一点,多做一点。
比如,读书和输出思维导图和视觉笔记。阅读的美好体验自不言喻,而在理解之后的笔记制作和创作,对于我而言更是一种乐趣。知识消化吸收毕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转化,并可以为自己输出读后感提供思路,成就感满满。最近在阅读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寄给我的韩国心理学者姜弦植写的书《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和孟馥、姚玉红、刘亮等心理学专家共同撰写的《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这两本书。看了一部分内容,觉得受益匪浅。很多内容看了之后,都很有想要输出、表达的意愿。
比如,今天在《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中,有一段内容提到给年龄小的孩子讲睡前故事的重要性,就有新启发。之前总是认为讲故事对孩子来说非常有益,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啦,密切亲子关系啦,帮助他们入睡啦等等。但对于为什么睡前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入睡,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我们也似乎更加关注提升孩子智力能力方面。
而读了书后,就了解了,原来给低年龄的孩子读故事,特别是重复讲同一个故事,比起让他们加深记忆之外,舒缓、规律他们的心跳和呼吸则更加重要。
因为在一个时期内,比如一周内重复讲同一个故事,孩子必然会非常熟悉故事的情节,那么孩子在睡前听这个故事时,对于文字和内容都是非常熟悉的,熟悉到都可以背出来了,因此孩子会很有安全感,呼吸和心跳也就会非常平稳,这不仅有利于入眠,而且也非常有益于他们的免疫系统。
当了解了这个原理之后,我对于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就更有积极性了。比起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记忆力、学习故事中的道理等之外,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似乎更加重要。而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好处就像是附加值一般的存在了。想到这里,对于讲故事这件事能不能提升孩子的能力就不会过于要求了,因而也就不会过分焦虑了。
而最近给孩子讲绘本时,或者他们睡前听“凯叔讲故事”里的睡前故事时,小宝就常常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连续许多天,直到自己提出要换。不仅他入睡更快了,也更喜欢听故事了,也不知不觉就记住了故事内容,可以一字不落背出整个故事或者是片段来。
所以,对于孩子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学到什么,根本不需要焦虑。因为,只要天天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不断输入,他们一定会有所输出。
但对于舒缓他们情绪的作用则更加重要。
这也恰恰反应了《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这本书中在“学习心理学”的内容中提到的元认知的重要性一样。所谓元认知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
而我们只有对自己的认知有正确的认识,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才能学得更好。
因此,当我了解了睡前故事的深层意义之后,我给孩子讲故事这件事就更加有动力了。
读了好的书,有所感悟,并记录下来,为休息日画一个圆满的句点,也已更加充满元气的态度和心情去迎接周一即将到来的挑战。
无戒学堂日更第3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