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板与坏老板

2023-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颗小米粒

楚汉争霸的最后结局,好多文章上分析是由于项羽不善于谋划全局所导致,这是唯一原因么?!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中有一节挺有意思,题目是《刘邦和项羽,好老板与坏老板》,从人性的视角进行了探究。作者把楚汉争霸中的两方比作两个企业,刘邦和项羽自然就是两家的大boss,二人的出身、经历不同,导致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经营理念不同,最后项羽乌江边自刎,刘邦成为西汉开国皇帝。

书中说,项羽和刘邦是坏老板和好老板的代言人。

有些人可能不服气。看过《霸王别姬》的人觉得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神勇挺拔、千古无二,这种老板多牛啊。而刘邦是沛县无赖,一身的臭毛病,能得天下纯属机缘巧合罢了,是侥幸,怎么能与项羽相提并论呢。

但作者认为“假如他俩来开公司的话,刘邦依然能白手起家,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项羽依然会遭受破产。”为何呢?

员工的需求能否被满足,决定了他们的成败,这也是区分老板好赖的唯一标准。

具体看一下他俩的情况:

先说项羽。

他是富二代,含着金钥匙出生,即使后来家道中落,但他的叔叔项庄很牛,带他走南闯北,一直在上层圈子里混。虽然他也吃过苦、受过委屈,但他的缺点很明显:不接地气。

他的主要特点:很容易被自己的努力所感动,却忽略了别人的欲望。就像某些明星在电视中诉苦,疫情中自己就赚了几百万,都不能维持基本生活了,生活质量下降了,好难啊,我得努力赚钱呀。同时,他还属于很能说出“何不食肉糜”的一类人,不了解群众疾苦,更不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从来不会对底层人民感同身受。

在秦末大乱、群雄纷争之时,他作为西楚霸王,带领员工开创大业,其缺点便被无限放大。他对自己讲利益,对员工用情怀。财宝、美人、官职等所有利益被他收入囊中,员工们拼死拼活却只有死工资和口头表扬,在项羽看来,他们应该追求梦想,整天计较一点小钱就太俗了。日积月累,寒了员工的心,队伍也不好带了。

楚怀王的评价是:“项羽为人,彪悍猾贼。”孔武有力、神勇无二,但良心坏了。

坏老板让大家服务于自己的理想,只让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草。于是,韩信辞职,陈平跳槽,英布背叛,彭越观望,就连亲信吕马童也跳槽,还在垓下亲手分割项羽的尸体。

不仅员工不满意,他连客户的需求也不知道。当时国家的客户只有农民,需求很简单:生活稳定、庄稼丰收、能吃饱饭,最重要的是别来烦我。《史记》中记载:“项羽所过皆残破。”他经过的地方,就会被糟蹋得家破人亡。想想看,客户本想和你好好地长久地做生意,你却只想一锤子买卖,大家知道了,谁还敢上前?

项羽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客户、员工却要拿青春、生命和老婆孩子为他买单,而且还得不到回报。这种老板能成功才见鬼了。

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现在看来,过了江东,他也必败无疑。

再看刘邦。

刘邦很务实,不谈理想只谈钱。员工只要立下功劳,不论大小,都有相应的奖励:金钱、升职、股份……只有做不到,没有得不到。下属的功勋记录明确、数字详实、奖赏分明。只要有贡献,绝对物超所值。

他很大方,可以拿出一半的股份来奖励员工。公元前205年,56万汉军被项羽用3万骑兵击破,刘邦说,函谷关以东的地盘不要了,全部用来赏赐功臣。用半壁江山做期权池,员工们像打了鸡血,最后,韩信、彭越、英布等封王,还有143人封侯。

好老板的标准是:你努力工作,我包你富贵。谈利益,满足大家的需求。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出生在最底层,经历过见识过无数人的辛酸苦辣,所以懂得:自己的命是命,别人的命也是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没有个体何来集体。他被评价为“忠厚长者”。

有意思吧?!仔细想想很有道理呢。用现代人的思维和语言,从人性的根子上去解读二人的成功与失败,让人耳目一新。

在现代社会还是同样的道理。不论在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不管是老板还是领导,想要实现抱负,做出成绩,获取最大效益,靠的就是人。

从刘邦和项羽的得失中,我的收获是:老板和领导要想把下属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首先心态正。要有“良心”,做真正善良的人,发自内心地希望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做不到利益均沾,但让大家都受益。要知道有舍才有得,舍不了孩子套不着狼。只想自己得好处,让大家白白卖力的老板和领导,下场好不到哪里。第二就得接地气。体察民情,了解下属、基层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让大家看到希望,或是经济利益,或是自我成长,其所需都有实现的可能,心中有期待,才有努力工作的热情和干劲。第三是真实践。论功行赏,情怀与实惠并重。精神激励要有,更重要的是经济需求的满足、自我成长的进步。说到要做到,既不能信口开河乱许诺,也不能开空头支票,只许诺不办事,否则最后也会寒了大家的心。

记得有篇文章中说,在一个单位和集体中,人的精力分配是不同的,下层是70%干事、30%琢磨人,靠干事来赢得向上一步的资本;中层是五五开,既要通过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要带好自己的小队伍;高层是30%谋划发展、70%考虑员工的问题,目标早已制定,具体工作靠下属。不管是在什么单位,老板和领导都要把人的问题放在重中之重,这是干事的根本。理想再远大,没有了人,一切都是空谈。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

毛主席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邓小平他老人家也说过:“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

出主意,就是抓方针;用干部,就是抓头头。抓住了这两条,也就抓住了做领导的根本。

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当老板表面很风光,背后还不知烧了多少脑,掉了多少根头发,权利与责任同在。出什么主意用什么人怎么用,有些人无师自通,我是眼耳口舌脑并用都觉得好难,学习的道路漫长,可能一辈子都赶不上别人。

不能松懈,且学且行吧。

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