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原行】红原,爬雪山过草地

2018-08-03  本文已影响29人  金春妙

每次启程都是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我们要填写的空白页。

飞机在红原机场降落。红原机场是备战机场,半军事用途和半民用机场。红原的地名来自1960年周恩来总理把红军走过的这片无名草原叫红原,意为红军走过的草原。

蔚蓝的天空,伸手可摘的白云,让人一下子爱上了这片辽阔的草原。

我迷迷糊糊跟团而来,尚不知红原6日行过的是重走红军长征路。脑中留存着浪漫的设想,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草原上星星点点的牛羊。

草原变换无常的气候给了我们结结实实的下马威。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转眼阴云密布,大风呼啸,裹紧的棉衣御不了寒。冰雹雨水轮番上阵,六月飞雪在草原不是一句神话。在红原,即使是两小时一报的天气预报也是失效的,你不知道那片云彩会下雨,哪个山坳会刮风?

达古冰川是红军长征时翻阅的最后两座冰山之一。汽车载着我们走走停停,一路风光无限,特别是路过藏寨时,我们兴奋地跑下车,穿过村口的塔林和玛尼堆,进村入寨。寨子里空无人烟,除地上干巴的牛粪,看不出有生存过的迹象。寨子很美,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饰以五彩的经幡和红色的大门、黄色的穹顶,发出神秘的气息。

我心想,达古冰山没有什么畏惧的吗?可以征服。我的乐观为时过早,缆车把我们从海拔四千米的高度,直接升到了近5000米的高度,一路上我的耳鸣开始发作,嗡嗡嗡作响,一说话,那声音仿佛调入无边的黑洞中,寻不到着力点,又好像梦中飘出的话,失重又失真。

出缆车车门,一迈步就登上了海拔4860的观景台,凛冽的寒风刮过耳膜,如一个个结实的巴掌打在脸上,硬又疼。远山白雪覆盖,升腾的烟雾充满变幻莫测的未知。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吹断粮……师范时,唱这首歌以为是寒冬腊月,殊不知红军过雪山草地时时1935年的六月,和我们出发的时间相同,没有身临其境的就无法体会其中的艰难险阻。红军长征出发时穿着单衣,遇高原的寒冷冻死无数。如果不在高原生活过,没有人能想象得了高原的冷。记得临出发前,我将棉衣放在行李箱,先生讥笑道:又不是到南极考察,带那么厚的衣服干什么?说此话时,家乡温度逼近40度,一个鸡蛋掉在地上马上烤熟。站在达古冰山的观景台上,我棉袍裹身,围巾包头,还颤抖不止。在观景台上呆不了十分钟,胸闷、头晕、眼花,我赶紧蹲下来。如那些贴地而生的植物。此刻,我才明白,并非高耸入云的树木就是伟岸,贴地而生的苔藓同样令人肃然起敬,低到尘埃,然后在尘埃中开出花来。就如长征,避开锋芒,等待时机绝地反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