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駁胡適之《中國古代哲學史》

2018-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李茂英

因於前面的日誌中寫過駁胡適的話,故曰又駁。非好辨也,痛中華之文化入於神奇,成一“四不像”,不倫不類之物。人人暢曉自己之文化,實屬分內事,到得現在竟為“君子之道鮮矣”,知曉一二者有之,全然知者竟無。言歸正傳,來說說胡適。

既然胡適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當然有他的影響力,而我只是一教書先生,怕是有一“妄自菲薄”之嫌疑。切莫怪之。

胡適反對舊文化,倡導新文化,這與他的海外學習履歷不無關係,據稱深受西方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積極宣傳西方所謂之自由主義、科學、民主,為此,胡適學成歸國后,做得其中的一件事便是要推翻兩千年的文言文,當然,這與整個時代背景有關,人們盲從文化救國,而全面排斥、反對自己的文化,胡適便以西方之視角寫成此書,以合時代之需要。

書名既然為“中國古代哲學史”,我們先看看何為哲學?胡適自己對此的看法,“哲學的定義從來沒有一定”。而他自己的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胡適稱哲學只“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僅此而已。當然,哲學一詞亦是西方之舶來品,西方文化更沒有“先天”、“後天”的概念,從胡適為哲學所下之定義來看,西方文化只注重人之“後天”問題。我不知胡適先生寫此書時,有無發現此一問題,亦或是胡適先生對中國文化只是一知半解?我們亦不能全怪罪於胡適,中國文化之曲解始端於春秋戰國,故孔子才重新做了刪訂詩書的工作,尤自宋、元、明、清一路下來,宋儒尤甚,中國文化之演變在此暫不贅述,因跟所述問題無關。胡適想必是讀過點四書五經的,也便犯了五四時期讀書人的慣有毛病──全然否定中國固有文化,實一點都不曉得中國文化之精神,難怪乎對西方文化是極力推崇。

上面說過西方文化是沒有“先天”、“後天”的,所以他們不信天,亦不信地,而只相信上帝。連同他們所謂無所不包之學問──哲學,亦只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而已,即為“後天”的問題,若要問人生之前的問題,即“先天”的問題,他們的文化便無從回答,叫你跑去問上帝,這便是他們文化之悲哀。

中國文化從來對“人是怎麼來的”這一問題,不抱懷疑,所以西方文化有宗教,而中國文化沒有這個概念,因我們的文化只有天、地。西方文化說,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樣造得,對此,我百感好奇,上帝又為誰造得?他們的文化對這一問題,便有了另一名詞──疑神論者,要在中世紀,這是要被殺頭的,因為你不能懷疑上帝之存在。我們的文化有說,人秉天地正氣而生,先有天地,而後天地孕育了萬物,亦包括人,人為萬物之靈,其氣得天地之正。所以,我們的文化自成系統,更沒有什麼哲學、科學之分,胡適終究沒得明白中國文化之極處,對西方文化惟有盲從。

雖我們的文化沒有哲學這個概念,但相對應之有《易》,何為易?日月為易,多簡單,就一“易”字便明確回答了,“人是從哪裡來的”問題,不似西方文化有說“人是上帝造得”這般荒謬至極,這般哄小孩入睡的“把戲”,叫人連笑都不好笑。

至於天地如何生人,我們下次述《易》時再作解,暫且擱筆。

          於丁酉年仲秋十六日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