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复杂度与职业发展
生涯建构系统
(一)认知复杂度
(二)认知复杂度与职业发展
根据蓝菲尔(Landfield,1977)的观点,分化性与统整性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可以用图6-1来表示:X轴代表分化性,Y轴代表统整性。倪麦尔(Neimeyer,1989)将这个概念扩充,结合认知分化性与统整性,形成一个单一系统,用以了解个体的职业发展。
认知分化与统整性倪麦尔指出,在职业发展初期,分化性与统整性的发展未臻成熟,处理职业信息的图式层面较少(象限Ⅲ)。随着个体学习经验的增加,认知系统的统整性慢慢提高(例如:待遇的提高也表示责任的增加)(象限Ⅱ)。持续不断的成长使得认知层面也渐趋复杂,个体也渐渐能够区分不同的建构(例如:兴趣和能力是不一样的)(象限Ⅳ);在这个阶段,个体有时会被太多的职业条件搞得晕头转向,因为尚未发展出成熟的统整系统,还不能将这些不同的认知层面很好地整合。在最后阶段,分化性与统整性都已成熟,个体不仅能区别不同的建构在职业上的差别,也能将这些建构统整在一个谐和性高,而且具有弹性的图式上(象限I)。
吴芝仪(Wu,1997)结合了凯利建构历程演变的概念,亦即所谓的C-P-C周期,综合上述蓝菲尔(Landfield,1977)的观点,提出了一个生涯建构系统与生涯决定的发展性架构,见图6-2。
生涯建构系统与生涯决定的发展性架构所谓C-P-C周期,是指一个人在做有效决定时,通常会经历“慎思”(circumspection)、“明辨”(preemption)与“笃行”(control or choice)三个循环历程(Kelly,1955)。“慎思”相当于“竖穷三界,横遍十方”,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从多方面搜集可能的信息,集思广益,暂不做分析。进入“明辨”阶段后,才开始缩小范围,针对搜集来的信息,分析利弊得失,聚焦思考的重心。到了“笃行”阶段,才能采取明确的行动。
在这一发展性的架构中,吴芝仪(Wu,1997)假设一个低分化且低统整的生涯建构系统,是个人生涯发展历程中最原始的状态。由于包含较少的建构数目,且彼此相关程度较低,其预测生涯事件的功能最低。这一阶段的个体,可能处于生涯发展阶段的初期,对自我及工作世界可能惜懂无知,尚无足够的能力思考生涯决定的问题,多属“发展性未定向”(developmentally undecided)。
当个体逐渐接触到较多的信息,生活中的反思经验多了之后,其建构系统可能朝三方面进行:①过渡性决定(transitionally decided):反思经验增加,建构系统形成高统整性,但对工作世界了解不多,改变的可能性还很大;②慎思性未定向(circumspectively undecided):个体接收到的信息多元而庞杂,但是反省思考的统整性未增加,面对诸多的信息迟迟不能下决定;③精性定向(elaborately decided):多元分化的生涯信息能被个体的建构系统所统整,经由慎思与明辨的过程,而能笃行其决定。一般而言,这是最佳的生涯决定状态。
明天分享建构系统的经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