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3四元综合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听风锋
我正在看【朱则平艺术教育工作室】,分享给你,一起看吧! https://mp.weixin.qq.com/s/2WxwiB80b_xxO2CPlB4V1g

中国“陶研会”全国“十三五”课题正在申报

原创: 朱则平  朱则平艺术教育工作室 2018-11-26

附件一

全国“十三五”课题《以“四元综合”楽教体系开展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子课题指南

第一部分(A类子课题)

“四元综合”课程“三楽”形式及“三楽”与其他学科课程及活动结合模式课题:

1、“三楽”与各学科课程结合,开展校园“新礼乐”文化建设的研究

2、“三楽”与艺术、体育学科结合,开展校园“新礼乐”文化建设的研究

3、“三楽”与各文科课程结合,开展校园“新礼乐”文化建设的研究

4、“三楽”与各理科课程结合,开展校园“新礼乐”文化建设的研究

5、“三楽”与大课间活动结合,开展校园“新礼乐”文化的研究

6、“三楽”与思品、社会等德育课程结合的模式研究

7、“三楽”与语文课程结合的模式研究

8、“三楽”与英语(外语)课程结合的模式研究

9、“三楽”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的模式研究

10、“三楽”与体育及体育活动课程结合的模式研究

11、“三楽”与历史课程结合的模式研究

12、“三楽”与美术课程结合的模式研究

13、“四元综合”楽教体系编钟编磬演奏与教学研究

14、课内外“四元”器乐合奏教学研究(含编钟、编磬的混合乐队)

15、课内外“四元”器乐歌曲伴奏教学研究(含编钟、编磬混合乐队器乐教学)

16、“四元综合”器乐即兴演奏教学研究(含编钟、编磬的混合乐队)

17、“四元综合”课堂竖笛与编钟、编磬的教学研究

18、“四元综合”课堂排箫与编钟、编磬的教学研究

19、“四元综合”课堂中华小四弦与编钟编磬的教学研究

20、“四元综合”课堂口风琴与编钟编磬的教学研究

21、“四元综合”课堂陶笛或埙与编钟编磬的教学研究

22、“四元综合”课内外编钟乐舞的教学研究

23、“四元综合”课内外编钟楽剧的教学研究

说明:“三楽”是对“四元综合”楽教体系中“编钟乐团”“编钟乐舞”“编钟楽剧”的简称,以上部分子课题是以“四元体系”之“三楽”作为教学手段和方式开展各学科的情境化教学,推进学校的传统文化(或“新礼乐”文化)建设的内容。有的子课题则是音乐或表演艺术类的“四元综合”楽教研究项目,申报单位必须选取其中一个子课题开展研究。子课题名称可在保持上述子课题原意的基础上有所调整。

第二部分(B类子课题)

四元综合楽教理念及教学法特色教学课题

1、竖笛演奏与教学研究

2、竖笛乐团的组建与训练研究

3、排箫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4、中华小四弦演奏与教学研究

5、卡宏鼓演奏与教学研究

6、口风琴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7、陶笛与埙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8、儿童作曲教学法研究

9、器乐即兴演奏教学法研究

10、音乐基础训练教学法研究

11、民族元素语言节奏训练教学法研究

12、古诗词歌曲表演研究

13、情境律动研究

14、中国民族舞蹈表演研究

15、世界经典民族舞蹈表演研究

16、中国经典民歌情境表演研究

17、外国经典民歌情境表演研究

18、听音乐即兴舞蹈研究

19、儿童歌配画创作研究

20、少年儿童即兴对歌训练

21、自制乐器指导研究

22、中国寓言、童话音乐剧表演研究(编钟楽剧1)

23、外国寓言、童话音乐剧表演研究(编钟楽剧2)

24、戏曲律动研究

25、戏曲表演研究

26、戏曲欣赏与情境表演研究

27、戏曲锣鼓模拟与演奏研究

28、曲艺音乐特色打击乐器练习研究

29、趣味发声练习研究

30、中国儿童民歌(童谣)演唱研究

31、世界经典儿童民歌(童谣)演唱研究

32、中国经典民乐曲欣赏及情境表演研究

说明:

申报单位可从B类子课题指南里面选择一项与已选定的A类子课题相关联的子课题开展研究。如果研究力量有限,也可以不选择B类。

【附件2】

“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概述

朱则平

“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中国本土民族普通音乐教育理念,它植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肥沃土壤,着眼于中国音乐教育的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其发展历程历经近四十年。这个音乐教育理念是笔者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一直持续不断地开展实践和研究的结晶。数十年来,从湖北到广东,从局部地区到跨省域,从国内到国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的基本观点是“以审美和创造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内核),以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母语和实施班级课堂教学器乐化为两翼(支撑)。四元素(审美、创造、母语、器乐化)综合运用,整合发展,同时体现音乐学科与姊妹艺术学科的综合发展,重视艺术学科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所提出的“四元素”与当前国际国内在课程领域所看重的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高度契合。

    下图为“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图示(“四元综合”龙凤八音图)。图的内圈为审美素养与创造素养龙凤图,龙与凤本来就是中华民族审美与创造的结晶,“龙凤呈祥”的寓意就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者分别为音乐教育审美素养和创造素养,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的内核。第二圈为母语素养和器乐素养,其中下面的母语素养底色为草绿色,意为民族音乐文化生态,祖国大地母亲用文化母语的乳汁滋养着自己的学子。上部是器乐素养,底色为浅蓝色,意为音乐教育之天空。学生若提高了器乐素养,整体音乐素养就更容易提高,犹如翱翔于蓝天。外圈“八音”是指音乐教育的八大内容,借用中国传统音乐“八音”一词,音乐微剧(戏剧)和舞蹈、律动亦在其中,更体现了学科综合之意。

以下将四个元素分别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 关于审美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基于音乐学科育人的需要,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必须重视的重要元素。这与当前党和政府提出的关于学校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度一致的。

百度文库这样介绍审美教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美育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几乎同步。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书”是学习书写,亦包含书法艺术的因素。“射”“御”是练习射箭与驾车的技术,在体育和军事训练之中也包含有体态气度的美化训练。“礼”除了统治阶级道德观念的灌输之外,也包括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的培育。以后历代的各类艺术也都对人们起着广泛的审美教育作用。

在中国近代,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视美育问题,如蔡元培继承中西美育传统主张,他曾大声疾呼“以美育代宗教”。陶行知创办的“工学团”与“育才学校”也都十分重视美育。陶行知提出:“重在道德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德。”他还直接提出审美教育即培养真善美的人的教育。

在西方,雅典教育制度中包括缪斯(文学艺术)教育和体育。希腊的教育和美学理论都强调“美德”,即美与善的统一。18世纪末,德国席勒的美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在《美育书简》中想要证明,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审美教育,他把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定作他的审美理想,要通过美育来变革社会,达到人的解放。他说:“道德状态只是从审美状态发展出来,而不能从自然状态发展出来。”“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别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学校教育中的美育功能。我国的教育方针就直接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显然,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音乐学科则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审美”乃是极其重要的元素。

曾经有一种说法:科学让人求真,宗教让人向善,艺术让人求美。笔者对此只能部分认同。我认为这种说法从某种角度来看还是过于绝对,我觉得即使仅仅通过艺术的审美过程就有可能让人崇尚真善美。比如在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驼背敲钟人,虽然其外形丑陋,然而其内心却体现出了真善美。正因为他具有“真”和“善”,所以他才是“美”的。这种美即为精神美、心灵美。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更能理解为什么蔡元培先生会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我在设定音乐(或艺术)优质课评定标准时,有一套关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要求,我要求音乐课堂环境美、师生语言交流美、演唱演奏音色美、音乐表达情感美、过程方法设计美等等。因此提出了如下具体的思路:

(一)音乐审美教育首先要体现音乐本体的美

    音乐本体的美要贯穿于歌唱、演奏等音乐实践环节,音乐审美与音乐实践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要注意音乐表现的音色之美、要表现多声部音乐的和声之美、复调之美、结构之美、织体之美,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音乐基础训练,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决不可偏废。在音乐欣赏中更是要关注优秀音乐家们表现出来这些音乐本体的美。

(二)音乐表现要体现音乐内在的美

音乐内在之美即为情感之美,这是审美教育之关键。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节奏练习、读谱视唱、发声练习、歌唱表现、器乐视奏、器乐练习、器乐表现等每一个音乐表现的环节都要注意表现出音乐内在的情感美,有情感地表现出来的音乐才能叫做音乐,否则只能称为“声音”。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亦要注意挖掘内在的情感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所体现的不同的美

世界是多元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都有不一样的审美观念或标准,在音乐欣赏和音乐表现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多元文化的比较,达至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风格、流派音乐之美的理解。

(四)要关注音乐教学过程的美

音乐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之美极为重要,好的方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好音乐,达到教学的目标,这叫做过程美。若要做到过程美则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恰如其分;

2. 教学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结构之美;

3. 教学方法使用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 教师本人情感充沛,以情感人,以爱育人。

总之,音乐教育的审美元素始终应该放在重要位置。审美元素成为“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的重要元素。

二、 关于创造素养的培养

笔者认为:艺术即意味着创造,艺术教育很容易启迪人的想象力。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演的过程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艺术教育的过程应该体现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现今的学童若经过艺术的熏陶,通过接受艺术教育进行过创造思维的训练,将来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将会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新人。

纵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各种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无不体现出“创造”的主题。美国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美国的艺术教育(包括音乐教育)所体现的就是“创造”二字。而我国在民族民间音乐传承(教育)方面,自古以来就非常看重对人的创造性的培养。比如民间音乐的传承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延续,而是在很多的即兴演唱、演奏中创作和传承的。我国各种不同的地方戏曲,也都是在传承中变化和发展的。继承者向来都是一方面继承,另一方面创造和发展的,这样就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中国很多民族器乐的传承亦是如此,如古琴传承中的“打谱”即为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器乐传承方式。

上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的即兴演唱演奏、具有创造性的传承方式实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创造性教育方式,为当代国民音乐教育体系或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在反对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斗争中,根据中国国情开展实践,逐步形成了系统、独特的创造教育思想。他提出: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他认为创造的儿童教育就是“要在儿童自身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陶行知全集》第4卷)。笔者早年受陶行知先生影响甚深,我将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音乐教育理念,选择从儿童音乐创作教学入手开展音乐学科中的创造教育,取得成效。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通过对儿童能写作文这一项语文科的创造性教育活动的观察,决定着手开展音乐学科中的音乐创造活动——“音乐作文”的教学探索。我教一些8、9岁的孩子学习“音乐作文”即作曲,这一项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探索了一整套教普通儿童学习音乐创作以及针对普通儿童的系列音乐创造教育方法。我始终坚持平民音乐教育观,即音乐作文的创造训练是针对课堂里的每一个孩子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少数音乐天才,而是培养普通孩子——未来的普通公民,使之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1986年,我成为建国以来第一位由教育部派往西方国家交流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和中小学进行了访问交流。我的音乐创造教育教学经验受到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文中教授、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雷默教授等著名专家以及美国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充分肯定和热情赞扬。1986年10月,我在离开纽约访问康涅迪克州的哈佛特市时,世界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专程自驾车前往康州与我会晤,他兴致勃勃地就儿童作曲话题与我谈了整整三天。我在后来多次的赴欧美多国的音乐教育交流中,同样受到各国音乐教育家和教师的肯定。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专门对我所在的学校进行了考察和采访,并播出专题节目、发表长篇报道介绍了我的音乐创造教育,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关于民族音乐母语素养的培养

笔者认为:“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某一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往往会衍生出该地域的人类文化生态,相应的音乐文化生态也就由此形成。所以,尽管音乐是不同地域的人群相互间无需翻译的语言,但它又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母语。中小学生如果从小就接受民族音乐母语的熏陶,不仅可以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产生对于自己是中国人或某地域人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亦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生态的最好保护”。(选自朱则平《审美、创造、母语、器乐化——广州市音乐教育发展战略及实施》 载《儿童音乐》杂志2008年第二期)。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基层学校任教开始,我就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母语的教育。我采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编写了儿童民歌欣赏、儿童民歌演唱教材、儿童音乐基础训练(含以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编写的儿童节奏训练、视唱练耳训练教材)。在我当时工作的学校,民族音乐母语的教育蔚然成风。

担任湖北省教研员后不久我就主编了全套的湖北省中小学乡土音乐教材,将湖北省最重要的民歌、说唱、戏曲、民间器乐等音乐瑰宝收入其中。2003年调入广州不久,我又积极组织修订了《广州音乐》小学音乐乡土教材。针对广州地区中小学生受到各种媒体音乐洋快餐影响的现实,我担心现有的音乐教育模式导致在我国本土却培养出音乐文化的“香蕉人”,担心“音乐文化生态出现沙化现象,”我认为“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缺失是不可容忍的”(见朱则平《审美、创造、母语、器乐化——广州市音乐教育发展战略及实施》 载《儿童音乐》杂志2008年第二期)。于是,我于2004年初制定了广州音乐教育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制定以审美和创造为主体,以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母语和开展班级课堂教学器乐化为特色的广州音乐教育发展战略”。在广州市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音乐母语教育活动。如组织教师到客家山歌聚集地广东梅州采风;开展广东音乐、咸水歌、粤剧、客家山歌、广东狮子锣鼓进课堂的系列公开课活动;开展全市民间音乐优质课比赛;开展名为“南腔粤调”的乡土音乐比赛等等。在我的大力倡导和带领下,广州市中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母语的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广州市一系列具有地域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音乐优质课在全省和全国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大奖。

当然,培养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素养绝不是为了培养极端民族主义者,我认为:“在向学生传承本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母语的同时,也应注意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达到对其他文化的理解。

四、 关于培养学生的器乐素养

笔者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前述的音乐文化母语当属人类语言之一),另一个重要标志即对工具的使用。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中,乐器自然属于人类的一种高级工具。所以任何人学习音乐不可以不学习乐器,否则,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音乐。专业音乐的学习是如此,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亦如此”。

我还认为:“器乐教学是在音乐学科里让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最佳途径。常言道:十指连心,器乐教学是最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通途。通过器乐教学,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音乐训练,如音乐听觉训练、音乐视觉(读谱)训练和音乐动觉(乐器指法)的训练,久而久之则可形成‘三觉联一’的‘音乐联觉’,这才是完美的音乐素养。所以器乐教学是培养耳聪目明的人之绝佳路径。”(朱则平《基础音乐教育学应该走向器乐化》,《中国艺术教育》等。)

我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和课堂器乐教学的实践,对于通过器乐教学来培养人的创造性和人文素养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对全日本器乐教学大纲的学习中,我发现“培养学生的忍耐力、达成感”(摘自竹森雅裕先生讲课介绍的《全日本中小学器乐教学大纲》)竟然成为日本中小学器乐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是说,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局限于音乐本身,而对人的人文素养的培育则是更为重要的目的。美国学者理查德.加纳罗和特尔玛.阿特休勒在他们合著的《艺术让人成为人》一书中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即“人不是仅仅作为活着的人,而是要做真正人文意义上的人。人只有经由艺术的教育,才可以成为一个人文的人。”

在这一系列认识的基础上,我进而理解到:器乐教学虽然是音乐学科中的一个子系统,但也是整个大教育系统中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育人环节,是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整个教育观念究竟是先进还是落后的重要观察点。

我认为中国基础音乐教育经历了若干时代,器乐教学受重视的程度在不同的时代可谓起伏跌宕。当前已进入到了7.0时代,学生的器乐素养将会逐渐受到重视。列表如下:

时代序号

时代特征

音乐教学内容

器乐教学重视度

1.0时代

学堂乐歌时代

学堂乐歌(唱歌)

不重视

2.0时代

1932年起

唱歌、乐理、欣赏、乐器

开始重视器乐,但国家经济基础差,无法落实。

3.0时代

1949年起

《唱歌教学大纲》时代

未受重视

4.0时代

1979年、1982年

《音乐教学大纲》时代,仍规定以唱歌教学为主。

未受重视

5.0时代

1992年起

唱歌、器乐、欣赏、读谱

开始重视,实施困难但有所成效

6.0时代

2001年起

唱歌、器乐、欣赏、创造(创作)乐理、读谱

地位上升,

更有成效

7.0时代

课程改革新时代、互联网+时代(2011年至2017年“课标”修订)

唱歌、器乐、欣赏、创作、乐理、读谱、舞蹈、戏剧等(以2018年颁发高中“音乐(艺术)课标”为重要标志)

进入高度重视器乐素养的时代,借用互联网+音乐教育,形成优势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一直努力耕耘在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园地里。我对国外多种音乐教育体系或模式进行了考察,发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创造素养)和开展“器乐化”的教学是诸多教学体系的共同点。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形成了如下的器乐教学观念:

(一)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应该体现“听觉优先”的理念,学生不学习乐器等于没有学习音乐。器乐教学手段是让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感知的绝佳途径。通过器乐教学对于学生形成绝对音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而绝对音高能力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学生音乐素养。所以,中小学应该创造条件开展器乐教学,以达到促进学生形成“音乐联觉”,进而全面提升其音乐素养之目标;

(二)器乐教学要体现合奏性原则,从最初的器乐启蒙教学开始就要进行简单的重奏与合奏,然后逐渐深化。通过重奏与合奏教学让学生享受到音乐的横向与纵向不同的美。乐器的选择要注意适合于合奏的中性音色的乐器,色彩性过强的乐器不宜进入课堂,因为它一是不利于合奏的练习,二是有害于学生的听力。

(三)在器乐教学中要贯彻民族音乐母语教育和理解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器乐教学能让学生通过乐器“浏览”古今中外的音乐经典,接触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多样化音乐,达到理解多元音乐文化,不至于形成“音乐偏食症”。

(四)器乐教学要注意贯彻符合国情、切合实际的原则。比如中国学校一般都是大班制,很多班级都是50人左右,若采用较多大型乐器则不现实。这就需要采用一些便于携带的小型乐器。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一般接受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的机会并不多,便携式乐器则可以让他们能把在课堂学到的演奏知识与技能在家里继续得到巩固和延续。

    不同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条件选用不同的乐器,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具有2400多年至2700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编钟和编磬进入课堂,辅之以产生自七千多年前中国河南舞阳、流传于世界的骨笛——现称竖笛以及中国古老的排箫(加嘴)、埙(加嘴)之类的乐器开展教学,以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校音乐教育特色。这些乐器虽然历史悠久、十分古老,却具备演奏当代音乐和兼容东西方音乐的属性。暂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如有的农村学校连音乐专用课室都没有,那就直接采用竖笛、排箫等小型乐器。

    (五)提倡采用轻型吹奏乐器进入课堂,理由如下:1.如前所述,轻便乐器便于学生携带,课内外学习;2.吹奏乐器的呼吸、运气与歌唱相似,特别是竖笛的吹奏几乎与歌唱一致,因此学习这一类吹奏乐器可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体验歌唱的感觉,使学生演奏出来的音乐极富于歌唱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六)在器乐教学方式上,“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倡导每一个教师都必须以母亲般的爱来对待学生,提倡采用母亲鼓励孩子学习母语般的赏识教学。简而言之,即母爱式赏识教育;

(七)课堂器乐教学自始至终都要注意贯彻创造性原则,要在一定器乐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开展即兴演奏、集思广益创意排练等创造性表现的训练。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

(八)课堂器乐教学既要注意贯彻“学具性”原则,也要注意贯彻“艺术性”原则,二者要有机结合。在课堂中,乐器就是学习音乐的“学具”,通过乐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加强器乐教学并不是对音乐欣赏教学、歌唱教学的排斥,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这些内容。当然,不能因为乐器是“学具”,就忽视了器乐演奏的“艺术性”原则,哪怕是在进行最简单的器乐合奏练习时,也要注意体现出音乐的“艺术性”,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九)器乐教学要注意课内外的衔接与延伸

课堂器乐教学由于受到课时和每一节课其他教学任务的限制,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注意在课外延续和深化器乐教学。一般情况下在课堂内,旋律性乐器往往只能采用单一性乐器,辅之以节奏乐器,但在课外则可以形成音色不同、演奏方式不一样的混编乐器的器乐合奏。

(十)器乐教学除了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之外,对于学生形成能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等都有极大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器乐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 关于“综合”

前面已对“四元”进行了阐释,那么“综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四元综合”音乐教学理念的“综合”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是四元素的综合与融通。在实施该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切不可将“审美”“创造”“母语”“器乐化”四个元素相互割裂开来。实际上四个元素是在相互的综合与融通中进行的。比如在进行某一音乐作品的欣赏或表现过程中,不可能只体现“审美”而不体现其他元素,也不可能只体现“器乐化”而不体现“创造”、“审美”抑或“母语”。例如采用乐器演奏一首广东音乐的乐曲,这里面就包含了“母语”和“审美”等元素,在表演过程中,任何二度创作的创新行为都是“创造”元素的运用。

再比如在音乐创作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即兴的口头音乐创作和即兴的器乐演奏式的创作,而且还要求学生会使用民歌作为创作的素材。这样的过程就将器乐与歌唱元素、民族音乐母语元素和音乐创造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了。而这一过程亦是一个音乐审美的过程。总之,所有音乐表现的过程都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其二是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需要与相关姊妹艺术进行适当的综合与关联。

中国古代的“楽”字实际上是代表了诗乐舞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人类社会自工业化以来,文理相分,世界各种专业技术的高度分化、分工,逐渐形成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发展到20世纪终于出现了高度综合的趋势。如今学科的交叉、跨界、综合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所以,现今音乐学科与戏剧、舞蹈甚至视觉艺术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综合或关联。“四元综合音乐教育体系”也看重音乐与戏剧、舞蹈等姊妹艺术的综合与关联,提倡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活动。

结语

尽管“四元综合”音乐教育体系是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现实而创立的,但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多民族的大国,各民族、各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态迥异,决不能按照一种模式而行之。在采用这一音乐教育理念的开展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更应该结合各地的具体实际而灵活运用。只要遵循“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既结合本地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母语、又面向世界,体现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通过器乐化教学手段的支撑让学生有效感知音乐艺术,坚持突出音乐教育的审美和创造主题,就一定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