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

教育部2019年自主招生十条军规,向“造假特长生”说不!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72人  9d1646c7015e

一、教育部重拳出击,向“造假特长生”说不

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第一条明确要求:

严格报名资格条件。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简章,科学合理确定报名条件,强化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以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为主,并组织相关专家对赛事的科学性、规范性进行认真评估。高校应于2019年1月底前将自主招生简章报教育部备案。

自主招生招收的是真正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

不是用钱买来的证书、论文、中介竞赛堆砌出来的“造假特长生”!

当资本的力量,向教育领域渗透,

当造假的恶,肆无忌惮地在中学教育中漫延。

明令禁止,重拳打击,让违规者品尝恶果,是立刻、必须、马上做的事。

二、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今年自招上名校的机会更大!

当风把沙子都吹走了,金子自然闪闪发光!

当把造假特长生清理出境之后,

获得“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的特长生,

胜出的机会自然就会增加。

考生和家长,

一定要理解政策给我们带来的福音,把握住今年的机会!

什么是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1、高校真正认可的创新潜质,如何评判?

我们以浙江大学初审和复试通过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浙江大学创新类初审通过人数25人,以论文、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初审的人数达14人,占比过半。在复试通过的人数中,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的人数,也占比很大。

如果按照教育部最新规定,

则类似于2017年有相当多以论文、专利通过复试的考生,则会无缘自主招生,

这就是机会。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初审通过的比例也很大。

那么这个赛事,是怎样的情况?我们来看下简介。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体育总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每年约有100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经过选拔,500多名的青少年科技爱好者、200名科技辅导员相聚一起进行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仅是国内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一项重要赛事,而且已与国际上许多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建立了联系,每年都从大赛中选拔出优秀的科学研究项目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等国际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这个赛事,相对于其他的中介大赛,是不是更有含金量?

如果买论文,买专利的没有了市场,

那么在“真正有含金量的赛事”中优胜的考生,将会有更大的选择机会。

如果你有这样的证书,那今年就一定要好好准备!

2、高校认可的学科竞赛,是什么竞赛?

我们以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复试通过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从上海交通大学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1)真正的理科名校认可的是奥赛成绩。

(2)会有笔试环节来对考生水平做验证,物理有优势特长的考生,将得到更多的录取机会。上交物理笔试通过人数为132人,数量是最多的。

(因为2018年很多学校都不公布为什么录取这些学生的原因,所以查不到数据了)

三、勋哥观点

1、“吹尽黄沙始见金”,真正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今年一定要做好准备,积极进行自主招生的报考。

2016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为45万,

2017年为58万,2018年为78万人。

在所谓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暧昧暗示下,

报名人数短短两年间竟翻番!

教育部2019年自主招生十条出台,对这种恶意炒作,绝对会产生威慑力,

相信今年自招人数报名不会上升,而会下降!

不再是“劣币驱逐良币”时,

“良币”的春天自然就到了。

2、已经交了钱做'买证”自招的家长,现在可以与机构交涉退钱事宜。

“不要造假”,因为假的永远是假的!

教育部十条中,警示那些造假人士可能的下场!

第七条:严格执行公开公示。完善教育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四级多次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明确告知公示网站,做到详实、准确、及时公示。在报名申请阶段,所有申请自主招生的考生名单、考生提交的成绩以及反映其综合素质的相关材料(竞赛获奖证书等)均须经中学审核并在学校网站和班级详尽公示,公示结果须由中学校长签字确认。在考核招生阶段,高校要及时准确公布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信息须保留到当年的年底。

第十条:严格惩处造假行为。对查实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学生,由高校依照相关规定取消其自主招生相应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由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取消其高考相应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其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对于自主招生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大规模舞弊、招生严重违规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

从现在起,

你只要造假了,

一辈子可能都要低头做人!

家长们,请评估下你将付出的代价!

请警惕机构给你新的话术!

(1)放心,我们这个全程都是真的!查不出来!(真相是:请家长不要抱侥幸心理,因为造假的代价不是由机构承担!)

(2)钱不能退,因为证已经办了!(真相是:办证的利润是最高的)

(3)家长不要着急,我们这个钱不退,可以做为孩子志愿填报一对一的服务费。(真相是:造假的没有底线,在意的仍然是钱)

……

只要一举报,

一查证属实,

你孩子的未来,什么都没有了!

3、自招报考准备工作,没有那么复杂,你自己报,完全能行!

按照这些年我与家长交流的经验,

符合条件的考生家长,只需要花一周的空闲时间就能完成搞定!

(1)自荐信

网上有范文,孩子自己写完,借鉴下范文,修改下就行。不会超过两小时。

(2)报考

上阳光高考网就行,所有流程网站全有说明,不需要有多么高深的技术!

(3)专家推荐信

不要在意那些专家推荐信,买的推荐信,管用?你信吗?

你只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把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看上一遍,就行!

……

不要相信花钱,就能行!

有些时候,你只是花钱买个心安!

但,花钱买不到别人对你家孩子的责任感!

4、自招政策的价值回归,让教育回归教育本源,家长和考生应学习政策,尽早做好学业规划。

不要想着投机取巧地准备自招,然后低分上名校!

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

培养孩子,应回归教育本源,立足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对标自招和综合评价的真正要求,做好准备,才能在未来的学业竞争中领先一步!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学校官网整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