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权威的态度体现了你的精神高度

2016-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人间四月2012

看到微信一篇文章,有所感触。

三种能力决定孩子的阶层

沟通能力,语言能力,

逻辑情感

人际交往等

文化、社会资本。

深以为然。

金钱很重要,但文化的气质,背后体现的教养,气场更重要。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领域知识很重要,学习元知识,心理和大脑运作的知识更重要。即术与道的关系。

既要上升,也要下切,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

为了孩子,是有焦虑,可是不能本末倒置。语数外是很重要,可是言行举止中的教养更重要。

认真但不钻牛角尖,踏实但不计较鸡毛蒜皮。大气自信。

想起几年前在公交车上看到的一幕,

车厢前排横坐,面对面坐着两群女学生。十几岁,初高中的样子。

一边的女生穿着蓝白校服,松松垮垮,看起来也不是很干净。

头发随便的扎着,或者披着,不修边幅,带着眼镜,眼神迷蒙,一脸疲惫,弯腰驼背,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这哪里是十几岁少女应该有的样子?

另外一边的女生,可能是学音乐的,前面的箱子里放着大提琴之类。发型扎的清清爽爽,眼神干干净净,皮肤光滑,坐的笔直,朝气蓬勃,穿着T-shirt牛仔,青春阳光。忍不住让人多看几眼。

对比强烈啊。

外在形象拖沓,内在精神疲乏,真是看不下去。

我自己女儿一定要养成一个‘阳光小美女’,任何时候。

文中说:

经受了中产阶级甚至富裕家庭教育的孩子,他们在言行举止和思维逻辑上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即使突然被剥夺财富,也还拥有口才与能力,甚至一种所谓“气质”、“气场”的东西,这使得他们仍有很大的几率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女孩的富养,也就是在在眼界,气度,知识面,识人能力,辨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言行举止,落落大方,

思维逻辑,理性客观,

这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气质。

可以多关注优秀的人,向他们学习这种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态度。

文中说,

两种家庭养孩子方式不同,一种是完全放羊,一种是陪伴和指导孩子学习,报兴趣班,孩子过着规律的课外生活。

语言运用不同一种是权威命令式的,一种是平等讨论鼓励式的。

与权威的交流不同。

这段说的好,也是我感触最深的地方,

当父母与权威相处融洽,孩子也会被潜移默化出一种“气场”,不会被权威高高在上的面孔吓到,二是习惯于平等的相处。如何与权威握手对事,如何巧妙的向权威提出意见甚至质疑,甚至如何“操纵”权威,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

对自己的再教育:

学会了解规则,与权威进行顺畅的沟通,而不是背后腹诽,消极抵抗。

让自己有逻辑有条理的跟家人交流,而不是粗暴的责骂。

让自己给孩子设计一些有趣有意义的课余活动。

我们这一代,对权威崇拜和惊恐,有距离,胆怯,逃避

权威无限扩大,个人无限缩小,

更不要说提出意见和质疑权威了,

于是整个人活的很憋屈,不敢发表个人意见,毫无个性,人云亦云,

但内心又很想做自己,外冷内热,既要圆滑又很叛逆,

于是很纠结。

从小受到的灌输教育,被动的学,老师填鸭式的教,而不是启发式教学,个人意识没有被唤醒,屈从在权威的阴影下,害怕权威,远离权威,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唯唯诺诺的心理,缺乏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

而这篇文章就指出来了。

你对权威是什么态度?是平等的对话,提出意见,质疑权威,发出声音。

是利用规则,表达自己的思想,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是小心翼翼陪笑脸,还是坦坦荡荡作交流,

整个人的精神气场,天壤之别。

原来民国时候的大师让人钦佩仰止,正是这种自由独立的意识,平等对待权威的精神气场让人钦佩啊。

简爱里说,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

这句话就是这本书的灵魂。

当然,这种平等的态度,也取决于你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是不是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只要有这种意识,你自然会去学习提高,让自己有资格有能力与权威对话。

甚至你还要操纵规则,为你所用。是要有方法的。

国外的教育,重在演讲表达,个人竞选,就是在锻炼这种能力和气场。

如何说服别人,如何推荐自己。你自己就是自己的CEO。

现在在看的高效演讲,也有这方面技巧的传授。

都是相通的。

有个朋友很有个性,很少赞同别人,总是损人,很有批判思维,但有时候也觉得不是很懂礼貌。

她的女儿也像她。这有积极的一面,思想比较解放,不落俗套,有主见,可能还有远见,

但有时候就不那么可爱。

最好的是,能提出不同意见,同时又很有教养。

挑战权威,不是蔑视权威,要有起码的尊重。

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条件和道理。

所以,如何看待权威,如何与权威相处,甚至与权威斗智斗勇,为你所用,形成了你的风格和气场,

你的孩子也在看着你。

把他们培养成有教养,有气场,个性鲜明,不卑不亢,独立自由,不畏权威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