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孩子吃饭难而产生的想法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黄承和昊宁的妈妈
最近一位妈妈跟我抱怨,使出浑身解数与孩子展开较量只是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饭,担心孩子进食太少,健康和身高受到影响,联想到各种可怕且严重的后果压得这位妈妈喘不过气向我求助。
在我看,吃东西以维持生命,这是人类的本能。当孩子吃饭出现问题,一定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吃东西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少管孩子的闲事。
为什么父母孩子不好好吃饭动手打孩子的时候,不会因为孩子的疼痛而不安或懊恼,反而会为孩子因自己的行为体验饥饿而忧心呢?表面上看起来父母深信给孩子提供食物是自己的重大责任,看着孩子挨饿而什么都不做,这就不是好父母。然而,我们对吃过分注重,对孩子瘦弱和健康焦虑不安,通常都是面具。父母可能选择相信自己这么做是出于责任感,而事实上这是在掩饰控制孩子的想法。“我的孩子应该按照我的想法吃东西才会保证长得好。”很多父母受到这种控制欲的驱使,孩子会反抗这样的控制权。当孩子感受到这个权威没有了,她没有了反抗的对象,不吃东西对她没有什么好处,自然就会好好吃饭了。这个改变可能需要花一段时间,而且肯定需要耐心。

在吃饭问题上,最容易看出来家长的育儿能力。在吃饭上控制孩子的家长(软硬兼施的让孩子多吃几口),一定会在学习和其他方面控制孩子,亲子关系也一定不会好。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事无具细都被家长控制和决定,孩子没有参与过自己的生命,被压制的生命力要么自我攻击,自闭抑郁,要么向外攻击,性情狂躁。在处理和解决问题上,自然会产生依赖心理,只会被动等待他人的发号施令,我想着这也绝对不是家长所期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