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今天早晨兰儿在引领我们共读的时候,她让我们对话自己内心的小孩,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听到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意识到正是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在源头上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一路走过来,也没有明确自己的具体方向是什么。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真的是太重要了。我想起在钱志龙先生的纪录片《出走》的一集中,迈克创办公益芭蕾舞学校,他会不断地问孩子们,“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帮助他们去实现他们的目标,为了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昨天在兰儿启动的北碚区第二期读书共同体活动中,一位年纪轻轻只有七年教龄的优秀班主任老师的成长过程也再次让我意识到了自己想要成为谁对一个人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接手学校那个年级最差的一个班级时,他给自己的目标定位是他一定要成为专家型的班主任,为此他读了大量的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籍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且把自己读到的学到的知识想方设法地用到自己实践的教学工作中,然后不断地梳理最后汇集成教学成果。他读书、学习、实践、总结、书写,现在他完全实现了自己当初给自己定的目标,而且已经在为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在努力了。
在这位老师的成长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个人必须先要清楚自己想要走的路,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巨大的内在力量去更好地发展自己,这位老师的成长经历就给我们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
一个人的成长一定是有自己的节奏的,我属于那种成长的比较缓慢的人,但是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吴校和兰儿,我开始觉察自己。
回到兰儿的提问上,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成为内心丰盈富足,带着善意去传播爱的人,我接纳自己目前的所有状态。我接纳自己的后知后觉,我接纳自己有强烈的情绪爆发,我接纳自己在所有行动前的小心翼翼,我接纳自己放不下的评判,我接纳自己无意识之中对他人的期待,我也悦纳自己很容易被点燃的热情奔放的表达,悦纳自己对细小事物的敏锐观察,悦纳自己对美好瞬间的感动,悦纳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我就是这样有着不同方面的特点,有着随时变化的不同状态,有着不同表现的自己,这就是真实而全面的自己。
我想要接受自己目前所有状态的存在,体验着自己所有的悲伤和快乐,失望与希望,沮丧与欣慰,平静与激动,生气与喜悦,在这所有的体验中好好地享受生命带给我的一切。自己是什么样的就随其自然流现,不再谴责自己,不再评判自己,不再轻看自己,不再忽视自己,不再冷落自己,而是去爱自己,去看见自己,去觉察自己,去倾听自己,去关照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支持自己,去陪伴自己,去相信自己,认同完整的自己。
我只能做自己,不去和任何其他人对比,带着我的善意,给他人带来温暖,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