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6

2020-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分享的智妈

《正面管教》第五章标题“当心逻辑后果”

这一章讲到的是孩子的不当行为所引发的两种结果:一种是自然后果,一种是逻辑后果。

一、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比如站在雨中就会被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忘记穿外套就会感冒。这样呢,孩子们从自然后果中可以清楚地学习到和体验到行为的后果,然后呢,大人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去救助,不去说教叨叨叨,不去干预。

往往大人们经常会在孩子的行为带来自然结果时,会借题发挥。“我早就告诉过你不要这样做”“不让你做,你非要做!活该”等等。在孩子承受自然后果时又额外附加给孩子各种压力,这样做会妨碍孩子们在体验自然后果过程中的自然学习,因为孩子们会停止体验自然后果,而后把心思集中到承受或抵制家长的斥责,羞辱和痛苦上。

那么很多孩子在受到惩罚时,想的是什么呢?有些孩子会认定自己是坏孩子或没用,有些孩子会决定不再做那些让自己受到惩罚的事,但他们只是出于恐惧和害怕,而不是因为有了对与错的概念,另一些孩子则可能琢磨着以后怎么打败你?或者将来怎样才不会被你抓到?很多孩子想的是报复。受到惩罚的孩子常常会很快做些什么来跟你扯平。

当然有的家长不会责骂羞辱孩子,但是她会趁孩子在承受自然后果时,强迫孩子做家长认为对的行为,比如不吃东西就会饿,当孩子们还没有体验到这个后果时,妈妈就赶紧备好食物,催促孩子赶紧去吃零食,他怕孩子饥饿,其实这反而让孩子错失了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这就过于溺爱了。

但是有些情况下不宜采用自然后果,就是当孩子处于危险的时候,比如:我们不能让孩子体验在大街上车来车往的地方玩的自然后果,还有就是不能让孩子体验摸电源插孔。还有就是,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比如不能容忍孩子朝别人扔石头。

第二种逻辑后果。逻辑后果区别于自然后果需要家长的介入,比如孩子随便扔玩具,后果是乱扔的玩具由家长暂时保管起来,如果孩子要,在孩子能够收拾好玩具的情况下,可以还给孩子。让孩子们懂得:

四个“R”缺一不可,如果缺一个因素,逻辑后果可能就变成了惩罚,逻辑后果的目的是为了停止不良行为,并找到解决方法,而不是为了报复而给孩子造成痛苦。

所以大人在使用逻辑后果时,一定要注意态度的转变,做到尊重,同时也要让孩子们事先参与规则的制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