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宇勤,读《放鹅少年》
认识宇勤,读《放鹅少年》
作者:梁爱琴
网络时代,人与人的相遇相知是件奇怪的事情,可以跨越时空,可以靠感觉,靠精神、甚至是灵性的、虚妄的、飘渺的力量,所谓灵魂共振。第一次接触到漆宇勤这个名字就觉得很奇怪,看他散文的题目“白鹭,白鹭”一种骨子里拥有的音韵,那时我还不知道他主要是个诗人。《白鹭,白鹭》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散文对白鹭回归故乡乃大自然的造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就会呈现美景回馈人类;跟随这个喜欢白色圣洁的、有着武侠情怀的、书生意气的漆宇勤,伴着古诗文的装点,了解白鹭的生活和带给人的灵性、浪漫、有趣、诗意和仙气,也领略了作者的求知、探索和天马行空想象的特质。作者牵挂故乡,与自然贴合融洽,感情流露非常随意。
后来在群里相遇时打招呼,他淡定一个拥抱,不张扬很亲切,我就知道这个人的不世俗了。我喜欢解读头像:正在拆除的破旧房屋,雨水晕染而发黑的墙壁,斑驳的痕迹,有白色的瓷砖、红色的烟囱、橙色的墙面装饰和勃勃生机的绿植,腼腆的书生,面容清秀,站在这破败的房檐下,表情平和、内心安静,无所谓看或不看这个世界;远处是高架桥巨大的桥墩和桥身,联通世界、奔向远方,更远处是山……整个画面给人传达着很多信息,颓废的和正在消失的,旁观者、体验者和留恋者,未来、希望和发达,自然、生命和永恒。
我被这个头像吸引,继而关注“漆宇勤说”,才知道他主要是个诗人,开始读他的诗,特别有感觉“满地温良的花瓣/比枝头繁茂的那一部分更让我喜悦/忍不住伸手触摸拥抱/更多的时候我想对着堆叠的花瓣啜饮/我并不愿告诉你这满地落花让我喜悦/像一个在枝头站累的人渴望温软/只有这堆积满地的花瓣/理解一个坚硬的人内心微妙的小心思”,似乎读懂了宇勤的小心思和那个瞬间的情感。组诗《我也曾有过如此多的春天》中写到:“春天过得太快/再不抓紧放肆就晚了/该美丽该纵情该表达的都要赶紧/不错,你还欠我一个春天美好的夜晚。”我就知道他的细腻和与自然达成的和谐与密契了。
我知道他很忙,他的圈子太大,我并不对他回复我的信息抱有任何希望,自己喜欢就喜欢,干嘛非要对方回应呢?但他还是回应了我,很大方很坦诚。他取得的成绩不菲,出书、发表是常态,还主编杂志,搞公益诗歌春晚,推广文化、熏染众人……我特别汗颜,我是赶不上这书生弟弟了,就胡乱充当他的一个“好友”吧,围观一下也好。
宇勤是一个用脑子做事的人,不苟言笑、做事认真,骨子里是个极有趣的人,他情有独钟白衬衫,清洁的样子,甚至有点小洁癖,让我忍不住喜欢。当他的新书《放鹅少年》出版,兴趣使然要了一本,抽时间读过,读得很轻松,都是些熟悉的事情和感觉,仿佛重温自己的童年,虽然我在北方,他在江南,我是女性姐姐,他是名人小弟,我是工矿子弟,他是农民后代,地域、生长环境和性别的差异,丝毫不影响人类情感的共鸣和交流,一样的认知和相似的感情,很多不谋而合的瞬间、同样的做法使我感觉我就是与放鹅少年一起成长的邻家阿姐或者芸香,或者学习委员,见证和经历了放鹅少年的童年。
《放鹅少年》李子是个皮实可爱、有点小调皮、绝对有个性、有自己独特思想的孩子,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所以生活认真仔细,每天都有做不完、想不完的事,是个忙碌的孩子。李子好奇心十足,喜欢胡思乱想,瞧,他带领着他的亲密伙伴大白鹅来了,跟鹅同甘共苦的,看鹅打架、想着大白鹅变成白天鹅飞起来……时光就在这与动物、小伙伴的亲密接触中轻易地滑过,有陪伴、有争斗、有沮丧。除了“放鹅少年”,还有“养狗的孩子”跟黑狗的深情,举行完这个仪式,家里的猫狗鸡鸭就相安无事了;“吃掉自己妈妈的小猫头鹰”小伙伴营救妈妈、却发现似乎古老传说的谬误;“鱼事”写孩子们捞鱼、馋鱼、在这小小的废井里捞出了将近一百斤的鱼,成了李子他们三人炫耀好长一段时间的传奇和抓干塘鱼的满脸污泥;“满地豆豉”竟然是写养羊、羊吃草和羊粪蛋的事情,李子买豆豉竟被人忽悠差点捡了羊粪蛋,李子将它当成奇耻大辱,从来不敢也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起,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日常琐事,让人忍俊不禁。
“讨米”讲述掉进茅坑的倒霉孩为冲喜而讨吃百家饭的有趣乡俗,李子难为情的认为这不等于告诉全村人自己掉进茅坑里了吗?以此提醒孩子们做事要小心仔细,不禁让我想起小镇掉进粪坑的赵思甜,原来童年都是相似的,连掉茅坑都是相似的,真让人哑然失笑。“收惊喊魂”的事情充满了神秘,受惊或生病不见好的孩子被做简单法事,家长郑重其事的样子让我们都感觉是一件大事;“豺狗的正确遭遇姿势”告诉孩子们走山路时要加快步伐,如果感觉有东西从后面拍自己的肩膀,千万不能回头……我们童年也被家长告知同样的话,常被吓唬和警告,以致我比较胆小和爱胡思乱想的个性;“可怕的事情”都是黑,在暗夜中总觉得自己瞟到了一个动物或者人形的事物从那里走出来……我也感觉到了,甚至比李子还怕黑,记忆深刻的走在黑乎乎的巷道,总觉得身后有鬼尾随,慌乱地想跑、又怕更加激怒鬼、只能头皮发麻地故作镇静快走、快走回家,还有那黑漆漆的棺木给人的奇怪感应;“第二个名字”讲了神仙的故事,并且把孩子们都奉为神仙的孩子,只要心善,只要一心救人、助人,谁都可能成为神仙。这几篇文章跟神心灵魂有关,与人性有关,与信仰有关,可见作者的精神力量和对生命认识与思考之深刻。
“牛皇宫看戏、皮影、露天电影”那人挤人的赶场,加上附近村民卖冰棒、瓜子、茶叶蛋的流动摊点,小孩子更喜欢钻到后台看演员们快速而简单地化妆,演武生的中青年冲着孩子狠狠地凶一顿,看电影村子都是热闹的,孩子都是急躁的,恨不能坏人死得越早越惨越好,好人死而复生更好!不可否认无论赣西的李子,还是我这个山西小山沟的女孩都是一样的好奇,对放映箱、对光与影的调整、对热闹的追随等等,原来世界大同,灵魂共舞,经历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秘密而庄严地挖藏宝洞,土心脏的奥秘,看云、看飞机线、夹在书本里的花瓣的魔法、纸飞机、滚铁环、捞虾、看发大水、苍耳的恶作剧”这些都是李子们忙碌的生活和交流,是八十年代的集体记忆和活动。这些五花八门的活动和七嘴八舌的交流丰富了孩童的内心、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也进行着能量的流动和情愫的表达,一切都能引发小小的矛盾冲突和迅速和解。那个纯真的年代人问题不大,心理健康,就连学习委员都敢于表达内心的喜爱,不惧起哄,真是个精神丰盈的美好时代啊!
“捡废品、打糖、鸡鸭毛、收头发、拜师、爆米花、耍狮子的外乡人”等小商小贩的流动丰富了大家的童年生活,可以捡废品卖钱和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一个人吃打糖、全村都吃打糖……村里轮番上演着几乎是集体性的活动,昨天翻找着卖积攒的废品,今天都去看大师表演、做做武林梦或者爆米花,抓着就吃,明天好些个长头发的女孩、女人就一律剪了头发去卖,心伤的女孩哭两眼,一看那么多人跟自己一样的命运也就坦然了,毫无违和感。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对于乞讨的外乡人,人们是有着自己的一点小心思和一丝可爱的狡黠,这个无可厚非,但李子是良善的,做个善良的人,要帮助而不是要嘲笑那些身体残疾的人或弱势者。后来的乞讨变成了要钱,吃食不要了,只要钱,人心似乎也变了,少了温良恭厚,于是人们教育孩子又多加了一句:帮助别人要量力而行。
“属土的狗和挂柳树上的猫、稻田里养鱼”两篇着重突出李子对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对人类老鼠药等行为说不出来的愤恨,也深刻体会了生与死,不止一次。人是需要死亡教育的,李子面临了生命的奇迹,也直面了死亡,它嘴角留着白沫,眼里流着泪水,凄厉但又有气无力地嚎叫了几声,最后就那样趴在柴火堆前挣扎着死掉了。稻田里养鱼时李子那么上心,关照着有自己份额的鱼苗,辛勤劳作,细心观察,及时收获,并发现一条漂亮的红鲤鱼,这个善良的李子,也傻得可爱,急急忙忙捧着红鲤鱼回家,还为她人工呼吸呢!爱心可鉴,善良满满!
“龙潭村的龙、火炉房里的事情、过年”讲述了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的温馨,一家人围拢来,或者老幼、邻里相聚,说话解闷玩闹,既解了老人的孤寂落寞,又安慰了儿童好奇好玩的心理,两下里自在。亲情和爱的能量流动交互,是真正地天伦之乐和和谐美好。那个时代人与人交流互动那么多,那么琐碎和漫长,人人都很健康,虽然穷、虽然苦,但幸福感那么强烈,那么知足。那时候的食物也香甜可口的,让人馋,金黄、喷香的红薯会让人吃的满嘴满脸的污黑,一两块的压岁钱,就是过年的好光景,好热闹,是令人终身难忘的好日子。老校长编的故事、大人们的闲聊八卦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都可算作文学启蒙,都有可能开启少年心中的文学想象和殿堂。我小时候也是听着姐姐讲鬼故事,讲文化大革命,看小人书来消磨时光,沉溺于想象中没完没了。
“向日葵,向日葵,打沙袋的孩子”是李子这个少年的美好梦想,他爱思考,小脑袋里总有很多问题,比别人想得细、想得远,还常常闷声不响地琢磨,他也务实。他是村里第一个种向日葵的人,第一充满梦想的孩子,做着仗剑行侠的武林英雄梦,手指流血结痂,还继续着苦练;当梦想终归是梦想,向日葵无法继续生长时,李子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秘密成全自己的梦想,在大片大片的向日葵中跑啊跑啊,怎么也跑步出来。我就想起我的“风筝和幸福的童年”,虽然是风筝,但与李子的梦想不谋而合,人生何处不相逢,天下谁人不识君!天下大同,情感共存,敏感而细腻,文章是写自己的,其实也是写别人的,共鸣自然吸引。但凡作家都是敏感的,单单用笔就可以写出人们共同有过、却不曾刻意体会的经历,作家一旦写出来,被读者捕捉到这相似的经历,便有了心灵相通的幸福感,被认可的满足感。
李子的少年,我们共同的少年,读着李子,好似读着自己,熟悉的光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觉,看来很多人都想穿越,年纪越大,忘性越大,但忘不了的是童年,年纪越大,童年愈加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所谓返璞归真、返老还童。
跟随《放鹅少年》李子过一段乡村生活,温馨甜蜜忙碌热闹的,每天都有那么多的大事、紧要的事发生,作者却以闲散的笔触营造、还原和回归了一个美丽闲适的乡村生活,无忧无虑,又重大无比。李子全天候地与植物、动物、人物、事物接触,深刻体会着这个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有着欲穷尽的初心,充满热情和执行力,对生命充满无限的悲悯情怀,与宇宙万物和谐共生。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纯真善良的《放鹅少年》李子或者宇勤,读读穿插书中的赣西童谣和方言。童谣民谣朗朗上口,反映了民俗文化,读文章,听童谣,相映成趣,更加形象地再现乡下的生活场景,孩子的调皮和顽劣,民谣之声不绝于耳,让人回味无穷。另外,书中的水粉插画,李子大大的眼睛,胖胖的小脸以及粉色的花,绿的山,满脸祥和的人物表情无不勾划出一幅温暖的画面。清新淡雅的装帧,充满了大自然的和谐和人文的良善精神,撩拨人心展开无限想象和美好,让人心驰神往。整本书风格自然流畅,以淡绿色为主,生机勃勃,朴素自然,给人力量,一种沁人心脾的、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清新温暖和善的力量,一如宇勤安静的外表,良善的、细腻的、敏感的内心,淡淡的芬芳,弥漫在赣西小村的天空,不断随风飘散,飘至湘西、闽西、浙西……散至大自然的每个角落,与世界每一个小小村落的李子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