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
2016-06-29 本文已影响91人
千里山南
早期道家和隐者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杨朱的基本观念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轻物重生之士也”
“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以立也”
杨朱的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这些观念显然是反对墨子的
杨朱基本观念的例证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老子》《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老子》“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是也一定不能多为善。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恶之间。他力求无用,但到头来,无用对于他有大用。
道家的发展
-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为了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是避
- 《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企图揭示宇宙事物的变化规律。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得事物转向对他有利的方向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庄子》产生了 “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它的意思是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从这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就能超越现实的世界。
物物而不物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