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我就是那个一个人玩的孩子,你是吗?

2021-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光华同学

在《生命.成长》纪录片里,心理咨询师李松蔚面对主持人问到,担心孩子一个人玩,要不要给他创造条件跟别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说,“我就是那个一个人玩的孩子”。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被击中了,因为我也是从小喜欢一个人玩的。但我却因为不够坚定,让自己走了不少废路、弯路。

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非常喧闹的地方。说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在我还不会独自玩,需要大人带的时候,每次亲戚朋友家办喜事,我一去到现场,看到那么多人,就觉得乱轰轰的,要么闹着要回家,要么现场无缘无故闹脾气,各种作,就是不能好好玩,好好吃饭。

再大点,我也几乎不主动找别的小朋友玩,都是别人来我家找我。然后,父母或别的大人就会陆陆续续地说我,要多跟小朋友一起玩,不应该一个人待在房间里。虽然我一个人在房间里也能玩得很好,但内心显然是动摇了,怀疑了,开始试着去找别的小朋友们玩。虽然我的体验并不好,但还是告诉自己,要跟大家一起玩,这样才算正常(好像一个人玩就是有问题的孩子)。

后来,上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我都一直在一个人玩,跟有意地去找别人玩之间来回摇摆,不管是去同学家玩,还是每次带同学回家,爸妈都很高兴,觉得我“正常”了。

再后来,毕业后也受所谓成功学里的“社交理论”影响,热衷过一段时间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但每次回来都感觉很疲惫,需要安静好一段时间才感觉能量得到恢复。

在有一次对性格这个主题学习的时候,让我重新理解了内向者与外向者的根本区别,是因为他们汲取能量的方式和途径不一样,内向者是向内汲取能量,向外者是向外获取能量。所以当一个内向者要去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消耗能量,而一个外向者如果要他一个人待着,他也会焦躁,无处安放。

外向者有外向者的优势,内向者有内向者的擅长。每个人不是要活成某个“应该”的样子,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李松蔚老师说,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看了好多别的小朋友没有看的书,我研究了大量我感兴趣的数学题、物理题。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玩得很自在啊。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把家里、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可以沉浸地看一上午书,看一晚上电影,我可以几个小时候摆弄阳台上的花花草草……

我喜欢《大学》里开篇讲的“止、定、安、虑、得”。一个人只有先找到那个能让自己的心安住下来的地方,才有多余的精力、多余的能量去走出舒适区,去探索这个世界,而不是在焦虑中始终在应对自己的安全感。

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一个人玩,且一个人玩得好的人,千万别怀疑自己,假以时日,你一定能玩出个名堂。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人就玩得很好,那也千万别打扰他,就让他好好去探索他感兴趣的世界。

罗振宇说,每个人一出生就自带剧本来的。如果要定义一种成功的人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剧本来演,而不是试着去演别人的剧本。因为那注定是失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