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阮瑀1:被逼出山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这么说,很多人还是不知道阮瑀是谁。
阮瑀的儿子、孙子都比他有名。
他儿子叫阮籍,如果魏晋时代你只知道一个人的名字,那必须是阮籍。
魏晋除了“建安七子”,还有“竹林七贤”,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儿子阮籍是竹林七贤之首。
他还有个孙子叫阮咸,阮籍的侄子,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他似乎继承了阮瑀的音乐天赋,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就是以“阮咸”为名的。
这叔侄俩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讲。
阮瑀年少时,曾师从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
在董卓挟持朝廷西迁以后,阮瑀大概也是在长安朝廷当中做一个小官。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他可能躲过了匈奴人的掳掠,没有像师妹蔡文姬那样被匈奴人抓走。
因得名师指点,阮瑀文章写得十分精炼,闻名于当时。
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引来杀身之祸,不久便死于狱中。
求贤心切的曹操听说阮瑀有才,就召他做官,阮瑀拒绝了。
在建安初年,别人都摩拳擦掌要建功立业的时候,阮瑀选择了隐居。
和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傲不一样,阮瑀压根是逃避的。
群雄并起,战乱频频,阮瑀不想搅进乱世这淌混水,本来想隐居修心养性,明哲自保。
可是名声在外,隐居的日子也不太平。
求贤若渴的曹操,一次又一次派人召见,阮瑀都避而不见。
曹操竟然命人放火烧山,逼出阮瑀。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重耳也曾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和他的母亲都烧死在大山里。
介子推在晋文公饥寒交迫奄奄一息时割下大腿上的肉煮汤给重耳喝,他知道重耳召他是想给他奖赏。
他却以死自证清高,拒绝回报。
阮瑀没这个必要,和重耳要回报介子推不同,他和曹操两不相欠,他无须自证清高,于是投奔了曹氏。
后来,他这种貌似刚直不阿又能见威武而屈的性格,也完全遗传给了他的儿子阮籍。
阮瑀可能是在官渡之战后,投靠曹操的,与陈琳投曹的时间差不多。
此后,曹操军中檄文多出于他和陈琳之手。
由于阮瑀多次辞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宾客时,把他安排在乐队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气。
不曾想阮瑀竟然精通音律,即兴抚弦而歌:
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
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
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
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
他在歌中热烈歌颂曹操的宏图伟业,是顺应天运的事业,全天下都拥戴曹操,曹操就是他的一生的知己。
这个阮瑀有意思,前一刻还坚定地拒绝做官,后一刻便写出这样精准拍马屁的诗句。
时势早已经变了,在生存现实面前,坚定如阮瑀也不得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