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不接受投稿)万物生灵自然科普

卷柏和黄山松

2017-07-13  本文已影响121人  山居中人

文/山居中人

老子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成语以柔克刚、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我想到了卷柏和黄山松这两种植物。

当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卷柏这种奇怪的植物时,暗暗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卷柏,又名回阳草,它是一种叶子很像柏树的蕨类植物。蕨类是一种很古老的物种。在一些山上和石缝里也很多见。在沙漠地带,你如果见到一株枯黄的卷柏,千万别以为它已经死了。你如果感兴趣把它带回去,泡在水里,不久就会看到一个奇迹的发生——叶子慢慢舒展,绿色由淡变深,直至绿意盈盈鲜活起来,惊艳你的双眼。一个生命起死回生的过程就在你眼前跳跃奔放。

曾经在日本的一个实验室里,教授不小心把一滴水溅到了卷柏的标本上,没想到它居然复活了。而它作为一个“死去”的植物标本,已经在这个实验室待了十几年。

南美洲的卷柏更加厉害。当天气极度干旱的时候,它的根会自动折断,全身卷成一个小枯球,随风到处流浪。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居住下来,没有水则继续流浪,一路欢歌,一路磕磕碰碰,坚信水就在前方。

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植物,这是一种强悍的生命体。它常常滞留于死亡的边缘,而后又绝处逢生。

它在哪里都能生存。遇到恶劣的环境就让自己枯萎、沉寂,积蓄能量,静静地等待,等待雨水的降落、人们的光临、春天的来临。

它卑微到极处,柔弱到极致,你可以把它任意地踩在脚下,你可以轻易地折断它的根,但它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它的生命不会因此停止,一旦机会来临,它就会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它也被人们视为一种吉祥草,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在大自然的竞争中,看似柔弱的一方往往拥有更强大的方式。

我们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如意,环境的糟糕,如果与大自然的某些动植物比起来,人类真是幸运许多。它们尚且活得如此精彩,我们又有何理由退却或者不思进取。

卷柏的生命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它的坚韧、坚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百折不挠;学习它的信念、乐观,即使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也不泄气,等待时机的到来;学习它低调柔弱的姿态,在时间的长河中尽显生命的本色。

迎客松

在黄山之巅原先是没有黄山松这样的植物的。一开始或者是一只小鸟,或者是一阵风把一粒松树的种子带到了黄山的悬崖峭壁上。这粒种子真不幸,因为它到了一个最贫瘠最不适宜于它生长的地方,但是后来,我们看到黄山松成了黄山的奇观,成了黄山的招牌。

黄山石大多是由花岗岩组成。这种石头非常坚硬,石头缝里也没有土壤,没有土壤即使有雨水,也会很快干掉,植物就会缺水而死。

没有土壤就创造土壤。黄山松根部会分泌一种有机酸,将岩石悄悄地分解,坚硬的石头变糟了,渐渐的就会转化成土壤。

黄山上风很大,云海翻腾,它要在岩石上立下根,就意味着它的根系要非常发达。它的长度往往要比树的高度长出好几倍。为什么要那么长?一方面是为了让树干立得稳,另一方面能将足够多的岩石转化为土壤,获取养分。

黄山松形状很奇特,弯弯曲曲,有时甚至是朝下生长的,好像要去钩一个什么东西。它长得如此,是因为哪儿有阳光,它就朝哪改变自己的形状,主动去接近阳光。

黄山风光无限,但属于黄山松的资源如此匮乏,它不能多消耗一丁点的能量。它必须要做一件事,就是控制生长的速度。如果疯长,枝繁叶茂,就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枯死。我们看到的黄山松造型优美,好像多一簇少一支都不能。

我们那么爱黄山松,爱它的傲然奇骨和绝美风姿。它破石而生,苍劲挺拔,它的美是从里往外散发的。那么它美在哪里呢?

它的美藏在它的骨子里。

它既来之,则安之,没有我生存的环境,我就要使出浑身的解数创造出利我的环境。

它深挖洞,广积粮,不做任何浪费的事情,哪里有阳光就往哪里生长。

它不趁喜而多事,不盲目生长,居安思危 。我们多数人容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高兴之余而忘乎所以。

它把自己的一切生长,管理得就像一个经济学家,自律、节制、低调、顽强,并且勇往直前,不惧风雨,在天地间创造了另一种大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的运行都要遵循“道”的统一,而“道”的运行则以自然为法则。自然包括自然而然的一切事物。而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更像是我们人类的老师,我们必须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敏锐的心灵,才能捕捉感知未知的奥妙,悟出一些道理,让生命多一些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