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九字诀

一个人最快的成长来自于家长和导师的言传身教,其次就是阅读。我们身处同一个社会,很难每个人生来就都拥有非常好的资源,比如富裕且有文化的家庭、比如行业领军人物是你的导师。
正是因为这些资源的稀缺,所以阅读才变得更有意义,因为它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成长利器,它是所有人花费非常少的费用就能得到极大收获的最有效方式。
希望所有人都能热爱阅读,从阅读中找到更好的自我,通过阅读帮助我们更好的看待这个世界,更好的与这个世界打交道。可是好多人宁愿沉迷于“奶头乐”的一些娱乐项目,也不愿自我成长。
为什么要组织阅读活动
组织阅读活动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一大批人对阅读的兴趣,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和乐趣,从而爱上阅读,实现良性循环的自我成长。
我曾考虑过组织线上活动,但随着实践和总结,发现熟人关系更容易培养群成员的凝聚力,而不用依附于其他虚无的东西,因此萌发了组织线下活动的念头,然而线下活动的问题在于辐射面非常狭窄,涉及人数可能非常有限,于是就有了加互联网的设想,以解决辐射面的局限。
综合下来看,通过阅读活动最广泛的辐射广大受众,核心的关键就是做到阅读活动九字诀,这九字诀包括:超(参与者)预期、全民化(可参与)、互联网(传播)。做到了这九个字,就可以很好的通过一场口碑好、辐射广、影响力大的活动,来最大化的激发一个普通人对阅读的兴趣,如果因为我们的活动,让参与者开始爱上阅读,那么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了。
超预期
要把一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满意度高,核心的关键不在于预算的多少、环节的设置、参与的人,而在于是否超出了参与者的预期。
你的安排既不能太透明,也不能不透明,因为如果不透明,参与者可能没法依靠你给出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要参加活动,而如果提供过多信息,又可能让参与者脑补预期,这样的话任何纰漏都将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你要适度的放出活动安排,吸引参与者加入活动,同时又要有所保留的预留一些彩蛋环节或惊喜设置,这样才能让参与者在活动期间收获惊喜,从而提升对活动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全民化
剪头发的生意很难倒闭,因为这样的需求是辐射全民的,受众面非常广,频次还高,所以是一门几乎不会倒闭的生意,当然也不一定能够赚很多钱,这还和很多其他因素有关。
如果一门生意的受众面非常广泛,那么每人贡献一元钱,获得的收益就已足够可观。而如果受众面很窄,当然也不是说就不会富裕,因为单价高的话一样可以实现不错的收益,这只是相对而言,如果单价不高、总量相当,那么明显是受众多有优势。
对于阅读这件事情来说,如果门槛设置得很高,需要很深厚的理论或基础知识支撑,相信这样的参与面会非常小众,从而直接导致活动无人问津或走入深渊。
而如果把活动的门槛设置得低一些,不需要阅读、甚至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就能参加,那么这样的活动不仅仅参加的人可能很多,而且还将为之后的广泛推广推波助澜,因为毕竟好玩有趣还不需要任何门槛的活动,谁会不感兴趣呢。
互联网
互联网的纳入,是为了解决传播问题,因为受制于地域空间,很难邀请很多人来参加活动,这样的话活动辐射面就很窄,如果通过互联网,输出活动的图文信息及视频,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认识这样的一场活动。
互联网可以无限次放大和传播活动的影响力,如果活动是好的,那么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活动的参与者就会越来越多,组织者基于此甚至都需要做一些有条件的筛选。加持了互联网传播的活动,吸引力很可能会得到极大提升,自此进入高人气的良性循环。
互联网还有一个作用在于谋求盈利模式,毕竟线下活动的组织筹备需要成本、参与者的福利需要成本,而寻求的赞助商则看重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加持,活动的影响面就会打很大折扣,那么就很难吸引到很好的赞助商及赞助金额。
我们阅读活动的定位,就是一场线下活动,很简单的线下活动,畅聊人生、构建联系,认识更多的人,还有书籍福利或视野拓展可以收获,而互联网则是我们活动的宣传媒介,因为互联网,我们才可能变得更好。
结语
帮助全民爱上阅读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全民开启新生活的伊始,因为明白了阅读的价值和乐趣,才更不容易被生活的各种折磨和残酷打倒,才可能运用阅读去寻找答案和生活的出口。爱上阅读,那时顿悟人生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 雷军,徐洁云.小米创业思考[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